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奇特的现象。 好久不联系的初中、高中、大学同学结婚了,然后就突然开始在朋友圈卖起了东西。 碍于同学情面,我默默观察了几天,反复确认。 没错,她们已经变成微商了。 卖各种纯天然、无添加、古法手作的护肤品,还特别强调没有防腐剂,防腐剂会让你烂脸。 我:哈???!!! 没有防腐剂,这些东西才会滋生各种细菌、让你烂脸好不好! 为什么大家这么害怕防腐剂啊? 我们平时吃的盐、醋、糖其实都是防腐剂的一种。而且护肤品里没有防腐剂,才可能真的有危险! 今天的文章来自清华化工博士、前强生资深研发经理@三亩 老师,为大家揭开护肤品防腐剂的神秘面纱。 可能会有一些看不太懂的专业名词,请大家先别害怕!耐心看完。 实在难懂的,可以把自己护肤品掏出来,对着成分表看,就很容易搞明白啦~ 
国家疾控中心2012年做过一次调查,当时市面上的化妆品(包括“洗去型产品”、“留置型护肤品”和“美容修饰类”)中: 65.33%含有「尼泊金酯类」防腐剂 37.59%含有「苯氧乙醇」 11.31%含有「甲基异噻唑啉酮」 还有一些含有「咪唑烷基脲」和「DMDM乙内酰脲」。 「尼泊金酯类」防腐剂被妖魔化得很厉害,在很多产品上,都写着“不含尼泊金”(Paraben free),它们大概都长成这样:看起来很可怕(因为带着“苯环”),而且近年来有很多人在攻击它。但鉴于使用的广泛程度,它的潜在威胁真的是微乎其微。一些研究者认为长期使用含有「尼泊金酯类」的护肤品,可能会导致乳腺癌,但是目前我认为最权威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似乎并不认同这一点。FDA只是在网站上提到有这些研究,但是认为护肤品可以把「尼泊金酯类」用到20%(甚至更高),这基本上就是表示这东西没啥危害。从我目前调研的其他文献来看,只要是皮肤没有破口,「尼泊金酯类」,尤其是最常用的「尼泊金甲酯」是相当安全的——很多药品都用它来做防腐剂。只要皮肤没有破口,「尼泊金酯类」,尤其是「尼泊金甲酯」就是安全的(至少FDA这样认为)。 这是出现得第二多的防腐剂。它安全到什么程度呢?很多注射剂(疫苗)都会选择「苯氧乙醇」来防腐——也就是说,它可以直接被注射到血管里面,这可是最高级别的安全性了,稍微有点儿不安全,都会被排除掉。因为“不安全”和“痛感”虽然常常有关,却不见得总是一致。皮肤的一个报警装置是TRPV1,它在遇到问题时大喊大叫,让皮肤有刺痛感——被“烫”,被“辣”,或被“酸”,TRPV1都会释放出大量的钙离子,让神经细胞向大脑传递“刺痛感”。对于一部分人来说,「苯氧乙醇」这个人畜无害的家伙,居然也能够撩拨到“TRPV1”。本身足够安全的「苯氧乙醇」,对于一小部分人来说却难以接受,因为它会让这些人的皮肤“错误报警”,产生刺痛。甲醛释放体类的,包含有排名第三位和第四位的「咪唑烷基脲」和「DMDM乙内酰脲」,它们的作用就像名字说的那样:“释放甲醛”。那时候人们使用护肤品的机会不多,大部分人也就是每天一两次抹个霜。也没有什么上妆卸妆过度清洁的事情,环境也好,没有PM2.5(以及这家伙身上携带的各种“重金属”和“多环芳烃”)——一句话,皮肤基础好。护肤品如果不放防腐剂,就会长霉长菌,不但不会带来“保湿”“防晒”的好处,反而可能引起感染危险——于是只能现做现用,或者是干脆不用。「甲醛」可以杀菌抑菌,但是怎样让产品长期有「甲醛」来保护呢?但是,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皮肤面对的挑战越来越多,污染、过度清洁和产品堆叠,都构成了新的威胁。如果这时候再用“甲醛释放体”类的产品,尤其是“留置型” (相对于“洗去型”)护肤品中使用,造成的问题可能就比较多了。对于“甲醛释放体”(你可以看看有没有“脲”这个字来大略判断)类的防腐剂,我们还是建议用在“洗去型”产品中。最后,我还要补充一个防腐剂,虽然排名没有那么靠前,但是要提出来讲一下。 前些年,因为大家一顿喊打喊杀地要剿灭「尼泊金甲酯」,有的厂商就选择了「甲基异噻唑啉酮」,结果没过两年就出现一大波的刺激和过敏的反馈。目前在“洗去型”产品中使用「甲基异噻唑啉酮」和「甲基氯异噻唑啉酮」还是可以的,如果是“留置型”产品中还在用这个防腐剂,而且自己如果不是一直在用的话,就要谨慎选择了。皮肤没有破口,「尼泊金甲酯」和其他「尼泊金酯类」的防腐剂,问题不大。用护肤品会刺痛的,看看有没有「苯氧乙醇」,如果有的话,可能是这个安全的防腐剂在撩拨皮肤的痛觉神经。如果某个“留置型”护肤品含「咪唑烷基脲」、「DMDM乙内酰脲」或者「甲基异噻唑啉酮」,而你不是一直在使用它的话,建议谨慎选择。如果是“洗去型”产品,因为接触时间短,所以问题并不大。防腐剂是“必要之恶”,没有它很容易出现护肤品“长毛”或者“菌斑”,这种问题护肤品对皮肤的危害很大。 减少防腐剂危害的方法,并不是选择一个“完美”的防腐剂,而是减少层层叠叠地过度使用护肤品(总量减少),减少过度清洁造成的过多渗透(控制进入),减少胡乱刷酸和滥用面膜造成的皮肤炎症(避免激惹)。 防腐剂是为了对付“货架期”内的细菌的,理论上不影响皮肤。之所以现在这么多对于防腐剂的讨论,还是我们的皮肤变得脆弱了。小时候看连环画,有句话一直记得: “只要篱笆扎得紧,野狗就钻不进来。” 余不一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