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人言:貪酒不顧人,貪色不顧身,後面還有一句,透露真實人性

 白力士 2019-10-17

俗語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俗語、常言、老話,可能現在城市中聽到俗語的機會變得比較少,但是小時候大家應該都有聽過很多,比如說孩子在調皮的時候,老人們就會一邊說「老話講:棍棒底下出孝子」,一邊就抄起了棍棒。這些俗語雖然通常看上去簡單粗暴,有的也已經不適應現在的時代環境,但是也有很多至今依然適用。

「貪酒不顧人,貪色不顧身」便是這麼一句俗語,現在依然經常被老人們言及,用以教導後輩不要貪酒貪色。具體來說,便是因為人在貪酒的時候,會因為沉迷於酒精飲料,在喝醉了以後就不再懂得去照顧家人以及朋友,所以古代文學作品中,「酗酒成性」往往與「妻離子散」之類的詞語聯繫在一起。

至於「貪色不顧身」就更容易理解了,《水滸傳》大家都看過,其中有一個故事叫做「武松醉打蔣門神」。蔣門神身材極為高大,而且武功高強,一手槍棒功夫極為精妙,所以人們會將其稱為「門神」,他憑藉著高強的武功強占了快活林,最終引得武松出手,於是兩人交起手來。

兩人交手的過程非常簡單,《水滸》上的原文為「蔣門神雖然長大,近因酒色所迷,淘虛了身子……打得蔣門神在地下叫饒」,也就是說蔣門神雖然原本武功高強,但是因為沉溺於酒色之中,所以很快就敗下陣來,這也是典型「貪色不顧身」的例子,因為迷戀美色而不再顧惜自己的身體。

在「貪酒不顧人,貪色不顧身」的後面還有著一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更加常見,透露出了真實的人性,那就是「貪財不顧親」。法國著名作家巴爾扎克,在他的名作《歐也妮·葛朗台》中,便刻畫出了一個全世界知名的吝嗇貪財的人物形象:葛朗台。

葛朗台對於財富極為迷戀,具體到了什麼地步呢?他原本答應女兒每個月一百法郎作為日用花銷的月費,但是到了時間卻啥都沒給;在妻子重病的時候,他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給妻子治病要用掉自己一大筆錢;在知道女兒把積蓄都給了男友以後,他在第一時間將女兒軟禁,而且為了節省花銷只提供清水與麵包。

正是因為極度的貪財,所以葛朗台一點都沒有照顧親人的想法,所以他一生之中自然也沒有享受到太多的親情,反而充滿了各種關於金錢的算計,哪怕是夫妻之間、父女之間都是如此,體現出來的是一種被金錢所扭曲的人性。當然在現實生活中,像葛朗台這樣貪財吝嗇到極致的人還是很少見,但是因為財富而導致親人成仇的例子相信大家都有見過。

無論是「貪酒、貪色」還是「貪財」,其實問題都是出在這個「貪」字上,畢竟「食色,性也」,大家對於美好的事物都會有所嚮往;同時「君子愛財」,對於財富也會有所嚮往,但是卻不能過度,也就是說我們要懂得克制自己的慾望,有克制的生活才會顯得更踏實安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