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锡澄S1线,对无锡有多重要?

 无声一笑 2019-10-17
今天上午,连接无锡主城和江阴主城的锡澄轨道交通正式开工,这标志着大无锡的轨道交通建设,从主城市内轨道交通建设,提升到了无锡大市市域轨道交通建设的新阶段。
 
这对于无锡这个城市发展的意义,无疑是空前的。

锡澄轨道交通S1线开工仪式

10年前的2009年5月,无锡地铁1号线开工,2011年1月份2号线开工,到2014年下半年1号线和2号线相继运营通车,再到2016年和2017年分别开工的3号线和4号线,彼时无锡地铁的建设进展,在全国处于靠前水平。
 
在无锡人看来,那些年份算是无锡轨道交通事业发展的高光时刻,作为大陆第21个开通地铁的城市,也是全国第2个开通地铁的地级市,无锡的这个光环,当时碾压了诸多省会城市。5年,地铁给无锡带来了什么?
 
如今,无锡进入地铁时代已经5个年头,5年时间,全国范围内,又新增了12个城市开通了地铁,这包括省内的常州和徐州。
 
其中徐州更是三条线路同时修建,势头一时无两。比无锡早两年开通地铁的苏州,如今已经通车3条线,试运营1条线,同时在建4条线。
 
无锡这5年,只有1号线南延线新增运营,在建的也仅有3号线一期和4号线一期两条线路。
 
因此,无锡在这方面,这些年又是失落和焦躁的。无锡太需要一个地铁工程,来弥补和刺激一下了。
 
从2009年11月,江阴市政府正式向无锡市政府提出实施无锡地铁S1号线开始算起,这个备受锡澄两地期待和瞩目的市域轨道交通,如今历经10年,终于落了地。
 
这虽然来得晚了些,过程也充满了坎坷,但是,它总归还是来了。
 
今天,锡澄轨道交通的开工,在无锡各大媒体和朋友圈引起的轰动,足以证明,这个工程在两地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所爆发的影响力。
 
这其中,影响最大的,也是被提及很久的锡澄一体化,将因为锡澄S1线的开工建设,进入实质性的推动阶段。
 
两地一体化,从目前中国城市的实现过程来看,无非有两种情况,一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区划调整,即最常见的撤县(市)划区,或两个平行的地级市合并,这其中的案例,吴江市撤市,设立苏州吴江区,金坛市撤市,设立常州金坛区,包括地级市之间的合并,如莱芜并入济南等。
 
两城一体化的另一种途径,则是通过轨道交通的形式,以自下而上的形式来实现,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通过广佛地铁逐步实现的广州佛山一体化,以及通过上海地铁11号线实现的花桥融入上海。
 
舆论叫嚣多年的江阴撤市设区,目前来看条件并不成熟的条件下,寄希望于通过S1线实现自下而上实现无锡主城和江阴的同城化,变得很现实。
 
围绕S1推动下的锡澄一体化实质性进展,后续将带来的是一个万亿级别经济体的深度融合和530万人口红利的共享。
 
按照2018年城市GDP的统计,无锡主城加上江阴市的GDP总量为9880.43亿元,而这一数据在2019年铁定将超过万亿。
 
这在全国城市GDP万亿俱乐部目前仅有16个城市的背景下,锡澄S1所连接的经济体量,在全国范围来比较,也份量十足。
 
而在强大的经济体量背后,是无锡主城和江阴近540万人口的紧密流动。
 
考虑到无锡主城和江阴市区的实际距离,以及沿线乡镇的经济发展水平,S1线在2024年通车后,如果将无锡主城区的人口定义为540万,似乎也合情合理。
 
而540万的城区人口,这一规模,将超过郑州和沈阳目前的水平,这其中蕴含的人口红利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不言而喻。
 
另外,在S1建设期间的利好,和通车运营后的实质拉动下,“大无锡”的概念将真正形式。
 
无锡,本身就是一个底子十分不错的城市。
 
它是中国大陆唯一一个同时拥有地铁、高铁和机场的普通地级市。
 
它也是城市GDP万亿俱乐部成员,中国人均GDP第二城。这里有在全国商业集中度和国际奢侈品牌集中度最高的商圈之一的崇安寺商圈。
 
无锡是2019年度,江苏省唯一一个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企业500强、中国服务业500强三个榜单的“大满贯”城市。

这里还是中国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高地,在产业经过成功转型升级后,无锡还是中国物联网产业高地,这方面的产值占到全国的近四分之一。
 
但无锡主城区的面积,却又是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中,规模偏小的,且无锡南临太湖,向南发展的腹地已经完全没有空间,东西向的发展也因常州和苏州的存在,难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无锡人心目中理想的“大无锡”,没有地域面积的支撑,是很难实现的。于是,向北发展,是无锡最可能的方向。
 
以锡澄S1开工为标志,让这种可能变成了现实。
 
按照S1线的运营方案,在其2024年通车运营后,将共享无锡地铁线网控制中心,并在堰桥站和无锡地铁1号线相接并贯通运营。
 
按照此方案,2024年无锡地铁运营的格局,将是地铁1、2、3、4号线、1号线南延线和锡澄轨道交通S1线成网同步运营。
 
也就是说,通过S1线,江阴市民可以实现和无锡主城五个区的无缝通勤,通过地铁网络,江阴市民可以到中山路上班,可以通过高铁东站去东北避寒,也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硕放机场去东南亚旅游。
 
至于逛恒隆,游太湖,那更是相当方便的事情。
 
通过地铁网络,实现了人口的双向便捷流动,其后续带来的就业转移、消费互通、甚至是置业互通,都才有成为现实的极大可能。
 
那时,无锡才有成为“大无锡”的可能。
 
如果说今天S1的正式开工,还有什么更现实的意义,那应该是随着锡澄轨道交通的开建,连接无锡主城和宜兴主城的S2还远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