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城市地理杂志:常德四大古井——那些甘冽的历史传奇​

 文山书院 2019-10-17


《中国城市地理杂志》截图

          常德四大古井

         ——那些甘冽的历史传奇

文+徐虹雨 图+许山海 龚光平 裴勇 李朔 陈杰

湖南常德,枕长江、倚洞庭,城内河湖交错,水系密布。

水井曾在常德城里扮演过重要角色,又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城内至今还流传着古井的故事,四眼井的历史风云,葵花井的沧桑,崔婆井和丝瓜井的玄幻,都在述说这座古城的历史和传奇…… 

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湖南常德市,依水而建,沅江是其母亲河。

常德人围绕沅江而居,逐渐盖起了三条大街——大河街、小河街、麻阳街。

随着聚居区域不断扩大,新建的街巷也离沅江越来越远。

新街巷诞生之初,首先考虑的是生活用水问题,因而水井成了街市里不可或缺的建筑元素——城区因井成巷、沿井开市。

据史料记载,常德市内的大小水井,最多的时候有100多口。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家就能享受到清澈的自来水,古井逐渐成为了文化遗存和历史符号。 

目前常德市城区仅剩四眼井巷、丝瓜井巷以及百姓巷、方家巷等地的古井遗迹尚存,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四大古井”——四眼井、葵花井、崔婆井和丝瓜井。

即使古井已不再具备为生活供水的功能,但那甘冽清凉的井水和传奇故事,依然在人们心头氤氲。

四眼井 :见证常德的历史变迁 

四眼井是常德现存最古老的井,位于市中心的步行城内。古井虽无言,但一旁刻有浮雕作品——“四眼古井”“西汉开凿”“张飞重建”“泽润桑梓”“饮水思源”,来介绍它的来历。

四眼井始建于西汉初年,外形为椭圆形,用块石、青石砖砌成,井内放置两块条石,在条石上各凿两眼,形同四眼,故而得名。

相传四眼井曾一度毁于兵灾,三国时期猛将张飞取武陵郡时,在此安营扎寨,并对古井进行修复,因而井壁上曾刻有“张飞重建”的字样。

四眼井与沅江水源相通,大旱时节,井水不干枯;大涝时节,井水亦不满溢。

如果四眼井的水位升高且水质泛黄,便是大水来袭的征兆。

古井的这一“先知”功能,成功让常德百姓躲过了一次次的水患。

四眼井是常德的眼睛,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变迁。

常德素有“川黔咽喉”“湘西门户”之誉。

沅江曾经是常德经济与交通的生命线,上游川、黔境内的桐油、靛碱、木材、山货、土产等顺流而下,在常德中转,再行销海内外。

水运的昌盛带动了沅江沿岸街市的发展,河街成了常德城的主轴线,这条主轴后来又逐渐发展成为大河街、小河街。

新世纪伊始,常德市破旧立新,旧城改造、商业建设、文化复兴等工程接踵而至。

河街上修筑起世界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中国常德诗墙”;常德步行街逐渐崛起;而隔江相对的万亩田畴则发展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集贸市场之一——桥南大市场。

尽管四眼井的周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古井却宁静依然。

市政府在四眼井所处的位置隔出了一条通道,并将其置于道中,来往车辆都得减速绕行。

那口曾见证过船工纤夫的呐喊、商贾挑夫的吆喝、酒庄茶肆的喧闹、舞榭歌台的弦音的四眼井,尽管已失去了原有的实用价值,但作为常德目前现存最古老的井,它所负载的文化积淀,又岂是荏苒光阴可以磨灭的。

葵花井 :守望没落王朝的背影 

走进常德市第一中学,在绿树掩映中,顺着斑驳的墙垣往更深处探寻,明朝古井——葵花井便静卧其中。

时光回到了400多年前的明朝。

明宪宗的第13子、荣庄王朱佑枢(1485年—1539年),其封地正是常德府。

建于常德的荣王府规模宏大,按照京城王宫的模式,外修王城,内设王宫,砌以砖城。

据史料记载,距离现常德市第一中学大门两公里处的青阳阁曾是荣王府内宫梳妆处,现已变成商业街和菜市场。

而葵花井,则是荣王府邸原址唯一的遗存。

朱佑枢在世的短短54年间,先后有明宪宗、明孝宗、明武宗、明世宗4位皇帝继位,每一位新皇帝的继位都是惊心动魄的皇位争夺战,藩王们提心吊胆,不知明夕是何夕。

而远离京畿的藩王们,为了躲避政治风波,大多追求享乐,日日饮酒、夜夜笙歌。

荣庄王及其子嗣在常德生活的135年里,对常德最大的功劳便是将江南小曲带到了常德,促进了当地戏曲的繁荣发展。

荣王府第三任主人朱翊珍一生酷爱戏曲,“音律刻漏,咸究厥妙”,他曾手订《中原音韵》一书,还能自制新曲。

遥想当年,荣王府内鼓乐齐鸣,欢腾的音符掠过葵花井,想必井水也是欢快的。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张献忠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入常德,荣王府最后一任主人朱慈炤携母仓皇出逃,不知所终,代表封建王权的荣王府从此繁华落尽。

明朝覆亡后,荣王府曾作为清朝巡抚翟浩的私宅,后几易其主,直至湮灭。

到了当代,与葵花井仅一墙之隔的陈厚华老人成为当地公认的古井看护者,守护着这口滋养过王室贵族、也滋养着凡夫俗子的古井。

2004年,陈厚华的房子被纳入拆迁范围,古井守护者搬走了,古井被纳入了常德市第一中学的范围之内。

葵花井记录了荣王府135年的盛衰,也留存了无数寻常人家儿时的美好记忆。

2012年,葵花井新修了井壁顶部,设葵花叶纹饰,添石质栏杆,上书篆体井名,栏杆上雕刻葵花朵朵,并在井的栏杆四角砌石狮4尊。

葵花井,相传井中常现葵花,舀水入瓢则瓢中有葵,注水入桶则桶中带花,因而得名。

400年后的某个午后,放下长着青苔的井绳,打起一桶清澈的井水,却不见水中的葵花,也许是随着荣王府的王气一并消散了在历史中吧…… 

崔婆井 :藏一池陈年佳酿 

在河洑森林公园太和观附近,过膝的草丛中藏着一口古井——崔婆井。

当年崔婆酒肆酒香扑鼻、客似云来的景致已经难觅影踪,曾经酿造出美酒、醉倒过宋代道士张虚白的古井也已古波不兴,古井周遭的空气中夹杂着青苔和杂草的气息,水中偶然落入几点飘浮的云影,合着斑驳的青苔,令人回忆起古井的陈年旧事。

崔婆井何时开凿?有考古专家推测大致在宋朝时期。

据明嘉靖《常德府志·仙释》记载:“赴西三十里,武山下有崔婆宅,相传宋时道士张虚白尝馆于酒姥崔氏家,索酒不责偿,经年无厌。

后询姥所欲,姥以江水远不便汲为词。

张遂指舍旁隙地堪为井,掘不数尺得泉甘洌过于酒,人争市之,家道日裕。

后虚白仍有诗遗姥,今其地井存而泉则非矣。”府志中所记载的武山,便是今天的河洑山,宋代道士张虚白曾云游至此。

崔婆则是山中普通的酿酒村妇,道士张虚白长期在她家喝酒不付钱,崔婆从不生厌。

张虚白为了感恩,便指地为井,解了崔婆汲水之困,井便依崔婆而名。

由于井水甘洌胜过酒水,崔婆便直接取水而沽。

“酒”香无比,崔婆酒肆很快就在附近一带出了名。

几年后,崔婆酒肆由破败小屋变成宽敞瓦房,崔婆的衣衫也由粗头乱服换成绫罗绸缎,可惜她的慈善之心也变了:“既然道士有变水为宝的法术,何不也连酒糟一并变出,好让我崔婆既能卖酒又能喂猪呢?”道士见状,题诗“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井水当酒卖,还说猪无糟。”于墙,后掷笔而去。

从此,井不再出酒。

▲河洑森林公园

常德是著名的酒乡,在这片古老土地上酿制出的玉液琼浆,滋养了历代文人骚客,也慰藉了世间凡夫俗子。

崔婆井曾是武陵酒的水源地。

井水虽不像民间传说的那样直接当酒卖,但崔婆井水酿出的酒,馥郁芬芳、高贵典雅。

崔婆曾用的蒸煮、吊酒等酿酒法,至今还能在常德民间的酒作坊里见到。著名书画家周怀民还曾为武陵酒题书“十里酒香飘武陵”的条幅。

如今,崔婆井日渐落寞,只剩井旁石碑撰刻的“酒馨冲天飞鸟闻香化凤,糟粕落地游鱼得味成龙”的对联,还在静静地追忆着当年的风光与热闹。

丝瓜井 :人狐无界的绝世传奇 

丝瓜井是常德城内最具传奇色彩的井,中国著名的经典爱情传说——《刘海砍樵》,就与丝瓜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丝瓜井位于常德畔池街内。

丝瓜井历史悠久,有专家根据出井文物、井壁构建分析,认为该井建于明代以前;也有专家从井附近出土的汉朝、三国时期的文物推测,丝瓜井的建成历史应该更为久远。

相传刘海和母亲就生活在丝瓜井畔。

花鼓戏《刘海砍樵》这样唱道:“家住常德武陵境,丝瓜井畔刘家门。”刘海勤劳善良,孝顺老母。

在刘海砍柴的花山一带住着一只修炼多年的狐狸精,名为“胡秀英”,执意要嫁给刘海。

庙里修炼的金蟾得知后,为得到胡秀英的宝珠,趁机作乱,并逼其现出狐狸原形。

刘海拿起砍柴的石斧与金蟾搏斗,夺回宝珠,胡秀英重回人身。

从此,他们过上了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

而在另一种说法中,丝瓜井内的丝瓜就是当年刘海戏金蟾时所用金钱的化身。

刘海用3枚金钱钓金蟾,金钱掉进井里后变成了3根金丝瓜,在井里显影,井水舀入瓢中则瓢中有瓜,注入桶中则桶中带瓜。

为了纪念传说中的刘海,人们在丝瓜井旁修建了一座蟾泉寺,供奉刘海神像。

1943年,日寇入侵常德时,丝瓜井和蟾泉寺皆毁于战火,战争结束后才得以重建。

1984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李谷一、姜昆联袂表演的花鼓戏《刘海砍樵》一经亮相,便引起轰动,在大江南北传唱开来。

尽管丝瓜井也因此名声大噪,却依旧抵挡不住社会生活的变迁:随着城市自来水的引入,井水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直到丝瓜井掩于废墟中,人们才蓦然惊醒。

2006年,常德正式启动文化名城建设工程,丝瓜井的修缮与保护被纳入其中,建古井围栏、搭丝瓜架、植古树、建长廊、刻石雕、恢复遇仙亭……

2009年5月,古井修缮工程全面竣工,昔日的废墟摇身一变成为了街头小游园。

从复古的门廊进入,只见丝瓜藤一圈圈缠绕着门梁,向门廊更深处延伸。

门廊后是曲折延伸的竹廊,竹廊挂着一副对联:“井名丝瓜千般人事传佳话,樵有刘海一段狐缘证善心。”丝瓜蕴翠香千载,古井生波活一城。其实,为常德满城添香的又何止是丝瓜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