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为什么把大喜之日称之为洞房?答案很简单

 kanglanlan 2019-10-17

古代人大喜之日称之为洞房,这就意味着组建了一个新的家庭。后来“洞房花烛夜”成了古代的四大喜事之一。但很多人却不知结婚为什么叫洞房。

古人为什么把大喜之日称之为洞房?答案很简单

关于“洞房”的来历,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有个很有才华的人叫“新郎”,他有点恃才自旷地在家门写了12个字:有志不在年高,无志枉活百年。当时有三个皮匠去赶庙会,路过他家,看到他家门前的字后,决定进去看看是何神圣敢如此口出狂言。

新郎听到声响,赶紧把三人迎进屋,茶水招待后问他们有什么事。三个皮匠,互相看着笑了笑,说没什么事,只是路过看你这木牌子写得挺厉害的,所以想请他办件事。

新郎想也不想就答应了下来。第一个皮匠就说,他要一个跟太阳一样大的馍馍,二皮匠说他要像海那么多油,三皮匠说他要像路那么长的布。

新郎一听笑出了声,他知道这三位老兄是在逗他玩,但还是口头答应下来,三天之后把东西给他们。

古人为什么把大喜之日称之为洞房?答案很简单

三天后,三位皮匠真的如约而至。

第一个皮匠问道:我那太阳大的馍蒸好了没?”新郎说:“面已经发好了,你去量量太阳有多大,弄准了我再蒸。”皮匠一听犯了难,只能说算了。

二皮匠说:我那海那么多的油,你准备好了没有啊?新郎笑着说:我倒是准备好了,倒是你能把装油的瓮拿来吗?二皮匠一听,只好也说不要了。

三皮匠问道:那我的布呢,你织好了没?新郎从容地答到:织好了,就是不知道你这路有多长,还得你去量了来告诉我,我好裁给你。三皮匠一听,也摆摆手说不要了。

古人为什么把大喜之日称之为洞房?答案很简单

新郎笑道:听说过三位见多识广,想请你们办件事,帮我找六证。三皮匠虽然不知道“六证”是什么,但也怕失了面子,于是就到别处去打听。

结果一个叫“陈娘”的姑娘,也是个才女子,她听说后,找来剪子梳子,镜子抖称和算盘,说是六证。三个皮匠看傻了眼。

陈娘解释道:裁衣裳剪子为证,梳头梳子为证,容颜镜子为证,斤两大小秤为证,量米面斗为证,结账算盘为证。

三个皮匠一听是那么回事,拿回去给了新郎,新郎便提笔写道:家中无人煮米,床上少个枕妻。让三皮匠带给姑娘。

古人为什么把大喜之日称之为洞房?答案很简单

结果姑娘回信道:屋种无梁,冬暖夏凉。新郎一看便懂了她的意思,原来陈娘在石洞里住,他赶紧打点行李去了山里,与姑娘见了面,新郎问道:我问你打听个人,有没有叫陈娘的?住在哪里?

姑娘脸一红说:我不叫陈娘,我叫新娘。

于是两个人在洞里成了亲,人们就把新婚的男女称为新娘和新郎,结婚第一天就叫入洞房。

这就是“洞房”一词的来源。

当然,这只是传说,当不得真。

其实“洞房”一词的产生与婚姻制度改革有关,是黄帝为了结束部落 “群婚”制度而采取的措施。

传说,黄帝战胜了蚩尤后,建立了部落联盟;但在部落联盟里,由于当时的人们仍然过着群婚的生活,婚姻、家庭很不稳固,男人抢女人,女人抢男人,部落内经常为此发生争斗,黄帝担心这样下去必将危及部落稳定。于是,黄帝便召集大臣常先、仓颉等人商议,如何阻止因群婚而产生的争斗。

古人为什么把大喜之日称之为洞房?答案很简单

一次,黄帝与常先、仓颉等人在检查部落住居的洞穴安全时发现,有三个洞穴为了防止野兽袭扰,这三个洞穴周围用石头垒起高墙,只留有一个小门供三个洞穴里的人出入,非常安全。受到启发的黄帝在与大臣们商量后,出台了新的婚姻制度。

新的婚姻制度规定,以后部落里的男女结婚,要举行结婚仪式,请众人到场见证、祝贺,大家喝酒聊天,载歌载舞;新人要拜天地,拜父母,并在大家的见证下才算正式合法夫妻。新郎新娘拜完天地后,要被请进一间围有石头墙的洞穴里,在隔绝的洞穴里一起生活,培养感情,期满后,走出洞穴的男女便具备正式婚配的身份,女的要挽起发髻,表示已婚。

新的婚姻制度实行后,孩子到了婚嫁年龄时,父母便会事先选择一处洞穴,并在此洞穴外砌围墙。久而久之,人们便将砌围墙的洞穴叫做“洞房”。

当然,在民间有关“洞房”的传说还有很多,有紫微星下凡的、有驱邪避妖的等等。各个地方的洞房都不尽相同,受地理变化、文化氛围、习俗、气候条件影响最多,都带有神秘色彩。

古人为什么把大喜之日称之为洞房?答案很简单

最早带有洞房为结合之意的应在唐朝中期,《古今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双双拜了天地,又拜了丈人、丈母,然后交拜礼毕,送归洞房做花烛筵席。”此处描写极其明显,用现代人理解的婚礼即可。最出名的还是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里的“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绝美佳句流传后世。自此,洞房也就慢慢成为新婚夫妇新房的专称,一直沿用至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