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采购要小心掉进“贫穷陷阱”

 姚晓国 2019-10-17

今年的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印度裔美国学者阿比吉特·班纳吉、法国出生的埃斯特·迪弗洛、美国学者迈克尔·克雷默三人,以表彰他们“在减轻全球贫困方面所提出的实验性方案。

班纳吉认为,贫穷的根源不是懒惰、愚蠢和享乐主义,而是外部环境污染。例如非洲某些贫困地区环境恶劣,疾病肆虐,一不小心就会死于饥饿或疾病,普通人想安安稳稳地落个寿终正寝都难。在这种环境里,即便是出现勤奋、聪慧、积极向上的个体,也几乎无法摆脱贫穷。

而在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里,普通人即便是懒惰、愚蠢、耽于享乐,他们的生活品质也远比贫困人口里最勤奋、聪明、上进的人要好得多,因为这里有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以上文字摘自微文“贫困陷阱”)

一个采购如果在一个恶劣的职场环境下工作,最坏的情形是三观扭曲,得不到任何真正的成长,还会陷入职业上的“贫困陷阱”。今天是“扶贫日”,小姜在这里列举10个采购经常遭遇的“贫困陷阱”,供大家参考、甄别。

01
(1)无授权

有些民企喜欢从外企挖人做管理者。给的职位很高,但是几乎没有任何权限。比如订单的审批权、招聘的决策权、薪资的涨幅、部门的预算等统统没有。在这种环境下管理者只有一个虚名,你唯一学会的就是服从领导。

我曾听过的最奇葩的毒鸡汤是:“如果领导说的对,你要照做;如果领导说的错,你要做对。”

02
(2)无流程

采购部在任何企业都是管理核心资源的部门。而采购工作的对与错往往以流程为依据。符合流程就没问题,不符合就不能做。但是有的企业偏偏就不喜欢流程,或者是想插手采购工作的领导有意为之,搞一言堂,有业绩算领导的,出问题就找采购背锅,除非你成为'他的人'。在这种环境下采购除了变成马屁精,怎么努力都没有成长的空间。

03
(3)无系统

很多公司在办公系统和ERP系统上省钱,或者干脆就没有。任何问题由人来扛,导致采购员具体业务一套做法,回头在系统里还得再做一遍,将你的大量时间浪费在没有意义的工作上。在这种环境下采购再努力成长也会慢。

04
(4)无培训

虽然这几年已经有很多公司肯于在采购身上花钱培训,但是从大数据的角度看,很多企业的采购员仍然是没有机会被安排培训,导致你只输出不吸收。在这种环境下你怎么能成长?

05
(5)无信任

虽然90%以上的采购都被人以有色眼镜看待,但是程度不同。有的企业领导支持采购工作,你就容易有业绩、有提升;有的企业领导永远怀疑采购,只不过是利用你的资源维持供应再降降价而已。在这种环境下你除了生闷气还能得到什么?

06
(6)无福利

2019年制造业比较萎靡,于是很多公司把所有费用砍掉,什么培训费、过节费、奖金等。我们在对企业行为表示理解的同时,从个人发展的角度看,采购在这种环境里会丧失应有的成长机会。

07
(7)无能人

有些企业给采购的薪资和待遇太低,导致成手都走了,新人没人带。你如果是采购新人,在这种环境下再努力也比不上成熟企业的采购成长快。

08
(8)无批量

也有一些企业的福利待遇和企业文化都不错,比如科研院所,但是它的产品始终处于研发阶段,无法量产。采购在这种环境下只能做个样品买卖的小采购,没有成为专家的可能。

09
(9)无发展

有些企业有定期换岗制度,最多只允许你做三年,之后要换到采购以外的岗位。这就注定了你在采购技能的学习和发展上不长远,公司也不重视这个。在这种环境下,采购做两年就得换公司,还无稳定感,更不用谈成长了。

010
(10)无诚信

因为某些原因,有些企业明明资不抵债,但是无需倒闭;或者即使有钱,也不支付供应商的货款,却可以继续经营。在这种企业工作,采购的主要任务就是把货骗来,拖欠货款,直到供应商威胁起诉,公司才付点款。在这种环境下,采购整天接触负面思维,三观不正。

在我看来,'贫困陷阱'是马太效应(越富有就会越富有,越贫困就会越贫困)和尼基效应(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产物。一旦采购一脚踏错,陷入贫困陷阱,就要想办法自救,否则你跟别人的差距会越来越大,直到你怎么努力都没用。

自救的方法无非两个:

一是终身学习,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二是识别环境,躲避陷阱,找一份好工作。


作者:采购小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