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效能阅读》:书只有这样读才算没有白读,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

 wenxuefeng360 2019-10-18

你有想过你第一次拿起书本,是为了什么而读吗?

记得我们最初拿起书本,是因为我们要认识这个世界。从最简单的绘图图片看起,到最后满页都是文字的厚书本。小到身边的衣食住行工具,大到文学历史的传奇。

可越读到后面,就越丧失了对知识的好奇、渴求,只是为了应付眼前的考试。等到真的长大了,我们没有了阅读的环境,丢弃了书本的知识。

直等到一天有了闲心,就萌发了读一本书的念头。只为脑海里根深蒂固的一句古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在我们看来读书是打发时间的最好方式,多看一会儿书本,自己的肚子里就能多出一点墨水。

或能抚慰之前某一段时间堕落的心理,解脱浑浑噩噩的生活。让自己有个台阶过渡到一段新的旅程,开始明天崭新且积极的生活。

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愿意去读一本书,因为你绝不否认读书是没有用或是没意义的事情。即使你不怎么喜爱读书,但是在某一刻你也会翻上那么一本书,读上那么一段话。

阅读是现在每个人都能随手挤出一分钟就能做到的事情,因为现在的互联网实在太发达了。不需要你手捧一本书籍,费力地翻上几页。动动你的手指头,点开读书软件就行。想看第几页,其页面内容就立马平铺在手机屏幕上,供你一目十行。

读书对我们现在的人来说实在便捷。你在哪儿都能瞄到周围有人在“努力看书”,潜移默化自己也就成了跟读一员,为了“读书而读书”。

但是书有很多,读都读不过来,我们该怎么去阅读?怎么样读书才不白费自己的时间?做到真正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呢?

《高效能阅读》:书只有这样读才算没有白读,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

《高效能阅读》这本书的作者原尻淳一站在商业人士的角度上告诉了我们怎么样读书不算白读,并且提出了你所不知道的“多读书带来的危害”。

作者原尻淳一是龙谷大学经济学部客座教授,并且拥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负责过大型唱片公司内部的营销及咨询工作。还担任过企业的培训讲师。

除了《高效能阅读》这本畅销书著作外,与其他作者合著的有《“职业未来地图”的画法》、《整理的艺术3》等作品。可以看到他的著作都是偏向职场干货、实用一类为主的书籍。

而《高效能阅读》这一本书也处处体现着实用为基础的阅读方法。争取让你获取的每一则信息都能在生活、工作上化为己用。

全书共有89条读书技巧,但最重要的就是掌握这三点读书方法,以及注意一个“多读警告”事项,你就不会白读。

一、建立思考主场,学会垂直阅读。

根据自己的喜好,确定在某个领域里成为专才然后进行垂直阅读。

所谓专才就是在特定的领域具备深厚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并且专注于该领域的工作。

为什么要成为一个专才呢?于事业上,专才是社会稀缺的,也是企业争相招纳的人才。你要是在哪个领域里特别精通,有一项擅长且复杂的技术,走到哪里都会欢迎,且不忧愁找不到工作。书里提到企业之所以进行社会招聘,目的就是购买“职业专业技能”。

所以有一技傍身,走遍天下不怕。

于自己的思考上,需要树立一根轴,创造一块知识的磁铁。

日语学者大野晋先生曾对九谷一先生说:“我有主场,若遇到困难,我总是会回到那里思考。”

我们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上,一有问题我们就会请教那些专业人士获得想要的答案。这就是我们思维的惯性,遇到陌生的问题一定是向有经验的人请教。同样我们的思考,就是从过去已知的基础知识,搜罗判断解决当前的问题。

当你有自己的思考主场,就不会很茫然,面对复杂的问题不会陷入从何下手的处境。你可以回到自己的主场,找到问题的共通处和差异点,重新整理问题,变成自己所能理解的事物,并且用擅长的手段解决。

且有自己的主场,你会比别人学习的效率更高。因为你已经精通了一个领域,可以拿自己熟悉的东西去套路陌生的领域,把未知转换成自己主场内的东西,就可以举一反三。

而那些小白没有自己主场的人,他的学习进度会缓慢很多,他的内在没有东西可以去借鉴,下手是不知“轻重”,每出现一个问题,都能让自己眉头紧锁,头上直冒冷汗。

所以不论是为了自己仕途的发展,还是思考学习都不能缺少“建立主场”的必修课。

建立主场的途径就是垂直阅读。在垂直方向上深化特定领域的读书。

即你看的书籍都是同一个主题的,偏向某一个方面的内容。例如你想把销售做好,就看营销一类的书籍。你是做设计的,就看设计、艺术、审美类书籍内容。

给自己树立一根轴,就像是给自己的思考搭起了一座桥,也给更多未知的信息开了条通路。

二、黄金比例阅读法70:20:10,深化主场知识

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选择,我们总是会倾向自己喜欢的书籍内容阅读,为了让自己获得的知识更客观。作者原尻淳提供给了我们一个黄金比例阅读法70:20:10。

就是自己所属的主场书籍内容投资70%,辅助自己主场知识的投资20%,余下的10%就分给完全未知的书籍(即可能你从来不阅读的书籍,比较冷门的知识等)。

这样你就不用为纠结每一天要阅读什么书籍而烦恼,而是根据这个黄金定律,结合自身情况划分整段时间内你需要去读些什么。既节省了自己宝贵的时间,又丰富、均衡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以产出型的读书目的,使知识立体化。

有的人总在问:为什么我读了那么多书,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我们的阅读只是在“乐读”,强调满足自己的精神,忽视掉了要产出这个行为。

有人觉得读书就是要纯粹,要享受,谈“产出”多俗多功利啊。

可那样只是让你当下爽一时,实际上没有任何收获,连最简单的一句感受都懒得写,还能“腹有诗书自气华”?

最怕的是你一边要精神富足,另一边又侃侃而谈花了那么多时间读书,还是没有什么建树,觊觎着别人的功成名就。

想让自己阅读的时间不成浪费,就以读书为食粮、以产出为目的的读书。做到实读,让付出得到回应。

本着产出的目的,把读过的书经过自己的整合,输出创作,让学过的知识更立体化。

其实书本就是在传达前人的智慧、经验,指导我们怎么去生活、克服困难、辨识自己过怎样更好的人生。

四、注意“多读带来的危害”,不做思想的搬运工

我们总是在羡慕那些能在短时间内,能读几十本甚至上百本书的牛人。然后搞得自己很焦虑,哎呀,我一个月只能读一本书该怎么办啊?

但《高效能阅读》这本书提到了叔本华的理念,对那些多读书的人敲响了警钟。敲醒自以为多读书是件正确的事,多读书就能提高自己能力的人,实际你可能已经沦为别人的思想跑马场,你在做思想的搬运工。

为什么要警惕多读?

怕的是你依赖上多读这件事,忘记自己要思考这回事。

怕的是你会在无意识中,对书本产生了依赖感,从而放弃了自己的思考。

怕的是到头来你只会“读”,丧失掉了自己思考的能力。

所以你不用着急去“多读”,而是放慢自己的脚步,留出多一些的时间去思考。一边保持自己读书的节奏,一边也不要忘记思考的习惯。

阅读本身是一件好事,但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能让自己避免继续错误的阅读方式,同时让书本信息实现真正的价值传递。

读书不只是为了读书,其最高的境界是著书立说,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读过的书没有白读,就是已经走进过了“黄金屋”。

《高效能阅读》:书只有这样读才算没有白读,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