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家为何喜欢写繁体字,而不喜欢写简体字?

 赵东华 2019-10-18

汉字由繁琐到洁的变化,实际上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通过并公布了《汉字化方案》,标志着汉字在我国的化,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化汉字,主要目的有四个。

一是提高大众的识字率,因为繁体字笔画多,过于复杂,不便于学习。

二是提升传统文化在民间的普及率,毕竟,汉字是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工具,结构单、通俗易懂的汉字容易辨识,才有助于达到这个目的。

三是固定汉字的字形结构。没有化之前的汉字,许多字在书写上,往往有好几种写法,对识字不多的人,容易引起认知上的混乱。

四是为了适应汉字信息化的要求,便于把汉字编码后输入计算机,方便电脑输出。


汉隶·庐

这四大目的促使汉字化成为一个趋势,是众望所归的事情。化后的汉字,在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虽然化后的汉字,在辨识、书写、排版印刷、文字交流等方面都有许多优势,但对传统的书法艺术来说,化汉字不太适合来表现书法艺术。

书法是什么?

书法是体现汉字线条美、造型美、结构美、气韵美的平面视觉艺术,汉字始终是书法的骨架和灵魂,如果书法脱离汉字,只有线条而没有笔画结构,肯定构不成书法,只会变成抽象画。

要展现书法各种各样的艺术美,必须达到两个基本条件。

吴昌硕篆书

一是字体的造型结构本身就比较美观、匀称,在这一点上,绝大多数汉字符合这个要求。

因为大多数汉字属于象形文字,象形文字又属于图画文字,它保持了图画文字造型优美、结构和谐的优点。

二是绝大多数汉字都由两个以上的笔画组合而成,每个笔画能在空间形成互补关系和呼应关系,不至于让字体造型变得头重脚轻,或者虎头蛇尾。

构成汉字的基本笔画有横(一) 、竖(丨)、撇(丿)、捺()、点(丶)、折(乛)、钩(亅)等,一个汉字里,这些笔画往往交叉组合和排列,首尾呼应,能有效展现出字体在空间中布局的合理性。


颜真卿《多宝塔碑》

从书写的洁性和方便性来看,体字确实要比繁体字有许多优势,但从视觉效果和艺术趣味来看,一些体字的笔画过于稀少,不利于书法家谋篇布局,容易导致一个字体,或一幅书法作品丧失应有的节奏变化,没有节奏变化的书法,就体现不出气韵美,而气韵美又是书法艺术中最重要的审美趣味之一。

这是书法家不喜欢写体字的根本原因。

比如,在书写一、二、三时,这些字的笔画太少,如果一幅书法作品中有好几个一、二、三,不管在笔法上怎么变化,都难以做到尽善尽美。

为了追求变化,如果把一、二、三的横画拉长或缩短,在造型上不但会显得突兀、别扭,失去了美观性,而且还有可能跟整篇其它字产生冲突,最终破坏整个篇幅的和谐。

《曹全碑》

繁体字因为笔画多,书法家在书写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容易把控节奏上的变化。如果把一、二、三变成壹、贰、叁,想重新梳理和书写字体的间架结构,起到节奏变化的效果,在操作上,可能性就要大得多。

书法的节奏变化,一是在书写时,通过字体本身的笔画结构的疏密关系来改变,二是通过线条的轻重缓急来改变,三是通过整篇字体之间的疏密关系和呼应关系来改变。

不论通过哪种方式来变化节奏,除过书法家自身具备高超的书写技巧之外,字体本身的笔画多少,也是决定节奏变化的关键因素。

怀素《自叙帖》

面对体字,书法家想追求变化,想构建作品的气韵,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书法家宁愿去写繁体字。

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看,体字确实没有繁体字写出来更耐看,更有味道。

首先,体字在造型和结构上的美观性,远远没有繁体字那么丰富。

再者,繁体字保留了汉字的本意,许多繁体字通过字形,完全可以领会其含义,而化字经过删减笔画后,已经失去了本意,只是一个符号象征。

最后,繁体字因为笔画多,能在笔法运用上生发出许多变化,写出来更有造型上的厚重感,更能彰显书法家的个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