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全杂说】新形势下的应急管理之防灾减灾救灾

 火把360 2019-10-18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征

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高温、低温、寒潮、洪涝、山洪、台风、龙卷风、火焰龙卷风、冰雹、风雹、霜冻、暴雨、暴雪、冻雨、大雾、大风、结冰、霾、雾霾、地震、海啸、泥石流、浮尘、扬沙、沙尘暴、雷电、雷暴、球状闪电、火山喷发等。由于人与自然之间始终充满着矛盾,只要地球在运动、物质在变化,只要有人类存在,自然灾害就不可能消失,从这一点看,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同时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后果可能会很严重,轻则财产损失,重则群众流离失所,更甚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如何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高治理能力是现今社会面对的重大考验。

干旱

洪水

二、自然灾害长期危害我国国民生产与生活

纵观世界历史上有记载的十大自然灾害,其中五起发生在我国。

1556年陕西大地震超过83万人死亡;

1920年中国宁夏海源大地震约23.5万人死亡;

1931年中国中部洪水约370万人因水溺、饥饿和疫病死亡;

1942年中国河南等地干旱饥荒约300万人死亡;

1976年中国河北唐山大地震约24.2万人死亡。

而近年来,灾害事件也不断发生,如: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导致69227人死亡,17923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8523.09亿元;

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造成2220人遇难。

据统计,我国自然灾害年均受灾人口3.3亿人次,年均因灾死亡失踪2300余人,年均救助受灾群众约7000万人次,而年均直接经济损失约3000亿元。每一起灾害都给我们带来了惨痛的教训,同时也给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敲响了警钟。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这是一个基本国情。

三、当前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短板

1、认知短板----对规律认知不足、不尊重规律

对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违背,导致灾害多发或加重;

对未来的巨灾风险,缺乏前瞻性思考和战略准备。

2、能力短板----预防和救援能力不足、基层基础薄弱

防灾抗灾能力弱,城市安全风险高,农村设防水平低;

监测预警能力弱,预警信息发布面临“最后一公里”瓶颈;

基层基础能力弱,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低;

应急救援能力尚需提高,专业队伍不足,装备水平低。

3、制度短板----法规预案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

缺乏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综合性立案;

应急预案不衔接、不实用,缺乏演练;

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

4、机制短板----科学高效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和机制还有待完善

防灾减灾救灾机制有待完善,应对自然灾害的过程性立法相对滞后;

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不够普及。

四、目前我国为综合减灾工作所做的努力

1、防灾减灾工作的总体思路

以防范化解重大灾害事故风险为主线,以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统筹自然灾害防治等重点工程实施为抓手,加快建立灾害综合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全面提升综合减灾能力,大力推进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和防治体系现代化,奋力开创我国灾害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工作新局面是我国目前防灾减灾工作的总体思路。

2、推防灾进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

应急管理机构改革完成后,各地区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中发[2016] 35号)精神,分别组建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组织和机构,并陆续出台相应文件,深化落实分解了改革任务。以北京为例,今年内拟出台《北京市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由市应急委统筹各单位分工负责的自然灾害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市应急委对全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

3、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工作

(1)推动健全自然灾害分类监测和分级预警体系;

(2)建立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和报送制度;

(3)建立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会商研判制度。

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组建成立了风险监测与综合减灾处,专门负责上述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专题工作。

4、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为了加强城乡社区综合减灾工作,国家发布一系列创建标准,实行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国务院提出“十二五”时期创建5000个示范社区的总体目标,同时民政部颁布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规范》,地方政府积极贯彻落实相关要求。以北京市为例,2019年5月印发的《关于加强安全社区与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融合推进意见》中提出,要有重点、分步骤地在全市推进安全社区与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融合创建,力争用3年时间最终形成“一体创建、体指导、 一体评审、统授牌”的创建格局,实现安全社区与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工作的完全融合。

5、创建综合示范县

为加强县域范围内资源整合和力量统筹,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在创建减灾示范社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综合示范县的创建,2019年7月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起草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目前正在征求意见,预计下半年正式出台。

从国家应急管理机构改革和一系列政策标准出台,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愈加重视,加强自然灾害防治,事关国计民生。未来防灾减灾救灾将是政府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大量防灾减灾救灾的理论课题及技术方法亟待研究和解决,大量防灾减灾基础数据及资源亟待调查和分析,大量防灾减灾队伍和技术人才亟待储备和培养。

作为应急管理从业人员,笔者深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前景广阔,愿未来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专业人才加入到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来,为国家构建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预防体系贡献更多力量!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所用图片除原创设计图外,均源自网络引用,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触发版权纠纷事宜,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微信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