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力的概念在物理科学中提出以前。首先在哲学中发生争论。古希蜡的宇宙论学派的泰勒斯等人认为自然是有生命的,象人体一样是自己运动的活的组织。 柏拉图的力的概念基本上是非物质的,他认为自然之所以赋予运动的本性,完全因为有一个不朽的活着的精灵。自然间的所有力的最后源泉是隐藏着的世界灵魂,它才是一切物理活动的根源。 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力被看作是从一个物体发射到另一物体中去的。这种发射的力本身不是物质,而是一种“形式”,是依赖于物质而存在的。根据这种力的概念,其作用只限于相互接触的物体;只有通过推或拉,才能相互影响作用。 近代物理学认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两个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产生力的作用。 历史告诉我们,人类先哲对力的认识过程起源于灵学(哲学)而后逐渐走向物理。现代物理学对力的解释,是近代科学家们在物质探索层面对力的描述和总结。这不代表力的全部!早期先哲们对力的哲学思考一定有他们的思考角度! 力是什么? 首先,最直接体现力作用效果的是运动(变化)。力是导致运动(变化)发生的因素。离开运动(变化)现象无从谈论力的概念。 力的分类? 宇宙中存在物质和生命两种不同形态,按照力作用在不同形态的方式可分为:物质力和灵力。 物质力指物理学中描述物质与物质之间的作用力。目前已知四种基本作用力:强力、弱力、引力、电磁力。(近代物理学对物质力做了精确的描述,此文不在赘言。) 灵力指在生命及精神现象中体现出来的力。如,生命力、精神力、意念力等。 生命力是体现生命体活力状态和促使生命成长的力。 由物质构成的身体,人在青年时期表现出朝气蓬勃(生命力旺盛),在老年就显的脆弱无力(生命力脆弱)。这是为什么? 根据现代医学解释,这是由于人体细胞、组织衰老及器官功能退化引起的。导致细胞、组织衰老退化的因素包括:基因控制和生命系统的平衡维护。这两者即是控制生命力的作用机制。那么,这两者是否与物理力存在联系? 基因控制是由DNA双螺旋结构复制和翻录过程实现的。DNA密码子的不同组合携带了控制生命生长的所有信息(生命力与信息有关)。结构完整的DNA在适当的环境中,在不受任何外力作用下就可以自我组织,完成自我复制(生命力属于内驱力,并不受外力作用)。 生命体是一个组织完善的系统,系统正常有序的工作,生命就展现出良好的活力。生命力系统是由所有部分共同维护的,不存在单一的作用(生命力是整体现象而非单一作用力)。 结论: 1、生命力与信息存在密切的联系。或许信息就是产生生命力的动力之源。(比如,物质力都是混沌、自然之力,无法自我组织出有序的结构,不具有“信息”的特点。) 2、生命力属于内驱力。生命力产于自身之内,而不是外力。(比如,物质力都是对物质施加外力引起的。) 3、生命力是系统整体作用现象而不是某种单一的作用力。(比如,电磁力、引力、强力、弱力都是单一的力,可以在任何情况下独立存在。而生命力只能出现于系统整体。) 所以,生命力与物质力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不能用物理学统一生命力现象。 精神力是生命体精神健康及精力状态的体现。 同样的工作环境下,为什么有的人每天感到疲倦困乏,有的人每天轻松愉悦? 根据心理学解释,人的精神面貌是大脑活动及情感状态决定的。影响大脑活动和情感的因素包括:脑神经网络及其放电现象和感知系统。这两者是控制精神力的作用机制。 人的脑神经网络及放电现象形成意识,并且神经放电规律与意识活动密切相关。(比如,你的意识状态兴奋,神经放电就活跃;意识状态平静,神经放电就平缓。而大脑的每次剧烈放电都是由意识活动触发的。)因此,精神力是由意识构成的。 人的情感建立在感知系统基础,感知系统以“感觉”功能为基本元素。“感”和“觉”可能就是创造精神力的根本元素。 结论: 1、精神力是由意识构成的。所以,精神力不同于物质力,精神力属于意识范畴,作用在意识层面。 2、精神力以“感”和“觉”为基础而产生,“感”和“觉”是宇宙中与强力、弱力、电磁力、引力相对存在的第五种作用力(即控制意识感知的力)。 物质力与灵力之间有没有联系? 意念致动指利用意念致使物体运动。历史上记载过一些著名特异功能大师具有意念致动的功能。 这说明灵力可以作用于物质。 总之,力分为物质力和灵力。物质力是控制物质相互作用的力学现象;灵力是控制生命意识的力的现象。宇宙始于灵识而后衍生出物质,物质进化出生命。灵力可以控制宇宙的一切,而物质力属于物质范畴的力学现象及力学规律。所以,物理学可以探索物质的一些运动规律。但是,无法统一和解释生命及灵识的力的现象。 |
|
来自: timtxu > 《心灵、婚恋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