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河边,上码头2019年10月10日 星期四B03 繁星·美文拔萃

 杏林前浪4868 2019-10-18

  [扬州]张怀珊

  运盐河,开凿于汉代,大运河水系的一条支流,仙女庙人的母亲河。我家就在河南岸边住,由老街穿过巷子,下河边,不远,五十米还不到。

  对面巷子叫大坟滩,分东西两个出入口,西边对着的码头,大一点,一块块麻条石叠起来的,旁边有木桩楔着,淘米,洗菜,汰衣裳,极为方便。东边对着的是个小码头,挑水坡而已,简陋得很。我通常去小码头挑水,每次都挑满了天井里的两口大水缸,让母亲随意用。运盐河不盖盖子,水,敞开了喝和用呗!

  下河边,上码头,老仙女庙人,稀松平常的事。赶一大早,码头木桩上常常聚了好多虾子,手一伸就能逮住,活蹦乱跳。带回家,放锅里三铲两铲一炒,红艳艳,香喷喷,搭个小酒,绝对刮刮叫。与之媲美的,码头两边,或站,或蹲,垂个钓竿,不一会就可以钓上若干鲫鱼,凤仙鱼——亦称小鯵鱼,更可美餐饕餮一顿。至于,夏天衣衫一脱,码头边一放,跃入河中洗澡,捣个猛子,捞上河蚌,螺蛳,自不在话下。

  码头外夜泊的船只,锚钩就钉在岸边,一架跳板,就着码头上上下下。船娘站在船头打望,最羡慕城里的男人,穿着长筒靴子,一甩手,被单、帐子抛得老远,三拖两拽,就汰了个清清爽爽,整了个刷刷刮刮。城里的女人,被丈夫惯得上了天,站在码头上,指手画脚,仪态万千。船老大装听不见老婆的抱怨,憨笑着哼渔歌,月光溶进荡漾的涟漪中。

  小把戏(小孩子)最喜欢溜到码头上,用瓦碴子打水撇子,手上力道,技巧掌握欠火候的,打不远,飞不快,扑通就没影了。厉害的数大春子,腰一弯,手一挥,只见擦擦擦,溅起道道水花,飞出连珠弧线,直达彼岸,那叫一个赞!

  运盐河上的码头,最气派的是经过过街楼,向北穿越双星巷的码头。小时候,喜欢称那里为轮船码头。码头南岸较开阔,有木栅栏围挡着,上下码头,需要验票。下河边,上码头的,是准备到外面的大码头闯荡去了。下船上码头,离开河边的,是游子归来,投入家乡的怀抱。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江都到丁伙的帮船依然从这里出发,大坟滩西巷码头算是一站。

  正如曾经在仙女庙居住过的朱江教授说的那样:“这些码头……除了具有客货运功能外,有的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曾是古镇的一道民情风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