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在高考:条条大路通罗马是讲给失败者的

 宗合宫 2019-10-18

夜深人静时,看着租来的这四十几平的房子,不禁质问自己,如果当初再努力一点,会不会有什么不同?

可能仍旧没有买房,但是可以住在离市中心不远的地方,房间可以更大一些,小区绿化可以更好一点,可以步行上下班,不至于每天花费3个小时在路上。

有一个声音反问,“当初,你指得是哪个当初?”

顿时整个人像是一个被识破了谎言的孩子,局促不安。是的,错失过了太多的当初。

2、

高中三年,没有几天时间是用来学习,全挥霍在了网吧和武侠小说里。

能有班级倒数第三的名次,也不过是因为在选择题上比其他两位的命中率更高一点。然而,我偏信条条大路通罗马,不上大学也一样有出路。

高考的考场在一中(市重点)。揣着准考证走进这所学校,不禁觉得滑稽,高中生活没能在这里开始,却被安排在这里结束。当你不再为目标付出努力的时候,总有一天它会以其他方式回来报复你。

实在不敢面对惨淡的分数,我就在答题时故意填错名字,却被负责任的监考老师指出来。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考卷,除了英语和语文,我看不懂一道题,为了避免尴尬,只有在答题纸上重复的抄写着题目。

好不容易熬到考试结束,匆匆逃离。有恨恨的骂,如果当初努力一点,会不会没有这么狼狈?会不会从容一些的走出考场?

姐姐说,没办法,路是你自己选的,如果当初努力一点,你可以进市重点,哪怕在普通的学校里用心学习,也不是没有机会。正因为你不断地放弃自己,至今也只是一个高中毕业生。

3、

高考放榜了,数学三十几分,理综不过五十。

我捏着一纸聘用通知书找到爸爸,南方有一家报社,自己一直有投稿,我给对方留下的印象还不错。现在高中毕业了,问我有没有兴趣过去工作。

爸爸接过来,那是一封彩纸打印,字里行间充满墨香的来信。他问,报社在哪里?你去做什么?我说在武汉,从编辑校对开始做起,每月800块。

本来是同意了的,他自己也觉得报社态度诚恳,这对平时喜欢写写东西的我来说是个不错的机会。如果不是后来冒出要我去部队服役准备报考军校的念头,可能当时也就放我走了。

只是,他不知道这封信是我伪造的,从信封、盖戳邮票以及内容用掉了我将近两周的时间。说去武汉,多半是因为听说樱花很美的缘故。真正过去那里也不知道干什么,到饭店或工厂打一份工还是能养活自己的吧。

后来,在半夜去部队的绿皮火车上也有想过,如果当初真的用心写作,投稿,或许报社真的有可能给我一次机会,至少暑期实习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即使爸爸要求我去部队,我也会有力争坚持梦想的权利。

只是,假的终究是假的,让我没有底气和他叫板。

4、

到部队后的表现还不错,被连指导员选为文书,负责协助他做会议总结和工作日志。

他常告诫我说,你要多学习,有机会考试还是要去试一试的。

我最多的回复就是,我只想做好一个兵,没有太多的野心。

其实,多半是懒。

单调的部队生活让我丧失了想象力,出操、上班、打球、看电视、聊QQ。这种日子实在让人看不到未来,却也不会感受到太多的危机感。当时间流逝,没有丝毫的紧迫感,反而感叹这倒霉的一天终于要结束了。

军校招生那一年,我偷偷的撕掉了报名表。因为爸爸托人送来的那一套学习资料,依旧崭新的躺在包装里,还没有拆封过。好久没有摸过书,我可能连蒙选择题的技能都失去了。

后来,看着曾经的战友穿着干部服装回老部队探亲,站在队列中的我小声嘀咕,如果当初再努力一点,自己应该也能像他一样风光。

当初的他是怎么做的?每天4点起床替人站岗,就为有时间可以做题、背单词。训练结束,我和其他战友吆五喝六的斗着地主,他却躲在宿舍看书。本来就有着很好的基础,还偏偏这么努力。

如果他考不上,天理不容。

5、

退伍时,我还是满怀信心的。

不是吗?自己能吃苦,抗压能力强,执行力好,难道这不是军人天生的优势?

可是当我面临求职的时候发现,在没有职业技能和学历的前提下,这并没有什么卵用。没有人愿意试错,没有人会给你时间等你成长。

除了保安和保险销售,那时的我并没有更好的去处。稍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是做不来的。想起在部队时,战友们纷纷送礼寻门路,只为出去学习驾驶、汽修或者其他项目,而自己白白浪费了家人精心搭建的关系。因为学车是在夏天,我害怕会晒成狗,也担心学完汽修身上就是洗不掉的汽油味,藏在衣柜里的香水也派不上用场。

可是当我看到多数公司的岗位都要求大学学历、英语口语流利、会驾驶时(优先),才恍惚觉得自己是糟蹋了很多机会的。如果当初我去学了,是不是会很轻松的拥有一份工作,不至于每天七八个面试下来却还是没有头绪。

有一次到万豪酒店面试。人事主管看过我的简历后中肯的建议说,“先求一份谋生的工作,养活自己后再慢慢谈理想。不如来做保安,工作量不大,闲时可以自学些什么。”

保安?呵呵,我一直给自己期许的未来没有这么不堪好不好。

于是果断拒绝,问有没有其他职位招聘,得到的回复是目前礼宾员还有缺口。我不懂,他解释说,就是在酒店大堂,为客人搬运行李的服务员。虽然不是什么技术岗,由于经常接待外宾,会要求上岗人员有一口流利的外语。

我急忙表示可以试试,因为上学时英语成绩还不错,从没掉出过年级前三。各种校级、市级、国家级的赛事拿奖不少,还算有点基础。只是当进入到面试环节的时候就崩溃了。

面试官是用人部门经理,张口就来的英语让我招架不住。几个问题过后,我已经满头大汗。心里想着,有几个单词我不大记得了,回家要翻辞典查一下。

可是自己却忘了,那本买来两天就束之高阁的辞典已经在退伍前被我大方的送给了战友,并在扉页留言勉励,学习学习再学习。

呵呵。

6、

常有面试官问,为什么不在部队继续发展了?

我回答说,那种生活太久会毁掉人的意志,年轻人还是要多闯荡一番。

面试官又问到,我接触过的退伍军人,多数有自考学历、有驾照、有一手过得硬的技能。你,怎么什么都没有?

起初,我会自我标榜一番,说是把机会都让给了战友,把时间都奉献给了部队。

当遇到第二个人、第三个人也抛出同样的问题时,我依然在辩解。

当越来越多的人提及时,我沉默了。

难道要说实话?我在本该努力的时候选择了懒惰,在本该为自己负责的时候选择了逃避,在本该清醒的时候选择了执迷不悟。我总是期待不劳而获,希望自己可以变身高富帅,上演迎娶白富美的戏码。

当机会出现时,我会说如果当初再努力一点,那么自己一定会有不同,可是从来没有为机会做过任何准备。

我有一个朋友,他从来没有说过如果当初怎样的话,听到更多的反而是,我很庆幸当年自己的不计较,我很庆幸当年对自己的那股狠劲。

每一步,他都走得诚惶诚恐,对自己的境遇充满感恩。不是不难,只是她相信自己积蓄的能量足以应对。现在的她开办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室,从早忙到晚。

7、

每一个当初的状态,都是不可重置的人生轨迹,是下一个阶段的起点。

我们总是期待着未来,却放纵着现在。

常有朋友抱怨工作无趣,所以做得稀松平常,如果遇到了更好的机会,自己一定拼尽全力。只是我们忽略了,长期的工作习惯很难一下改变的,懒惰的人也不会突然变得勤快。能力是日常积累而来,工作的好坏和个人能力是匹配的,至少不会有过大出入。什么怀才不遇,没那回事儿。

在个人没有升级之前,怎么可能会有更好的空间?不是到了更好的平台,我们的能力就一样可以水涨船高。

当我们习惯性为自己辩解,当计划习惯性流产,当机会习惯性成为我们茶余饭后的叹息,那么无力的我们只有在抱怨中才能找到归属感。

付出不一定有收获,选择也确实比努力更重要,只是在没有努力基础上的选择,通常都是被动的接受,我们没有任何的话语权。要知道,每一个阶段的懈怠,都会由下一个阶段埋单。

每一阶段的逃避,终会在下一阶段更为变本加厉的遭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