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养殖品种推荐6:大鳞鲃(银鳕鱼)

 达达金虾 2019-10-18
大鳞鲃(商品名:银鳕),属鲤科,鲃亚科,鲃属,原产于乌兹别克斯坦的咸海水域,最大个体体长100cm、体重12公斤,是该国名贵的大型经济鱼类。


大鳞鲃(银鳕)是广温性鱼类(1~35℃),喜食人工配合饲料,该鱼不仅抗盐碱性能强,且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性强,好饲养,饲料来源广,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等优良性状。经我场在全国13个省市区的推广养殖表明,在我国淡水、半咸水水域中养殖均能良好生长。    

形态特征
    大鳞鲃鱼体呈梭形,头部较小,体修长,口亚下位,具有吻须和颌须各一对。胸鳍、腹鳍各一对,背鳍、臀鳍各一行,背鳍起点位于腹鳍起点的前端,尾鳍叉型。身体被覆奇特发光的鳞片,侧线清晰、平直。体背部呈银灰色,腹部为白色。
栖息习性
    大鳞鲃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栖息在池塘水体的中下层水域,当在水温适宜、环境安静无惊扰的情况下,也偶尔上浮水面,时边时开的集群围池绕游,当其受外界环境惊扰时,便各自急速下沉逃窜。当养殖池水温降到15℃以下时,其生活方式大都在池塘水体的底层,并在池底最深处集群越冬。
适应性能

    适温能力强,在1~35℃的水温环境中能生存;

    抗逆能力强,耐低氧,2龄鱼窒息点含氧量为0.29-0.58mg/L;

    抗病能力强,一般养殖条件下,不易发病,池塘养殖成活率较高,仔鱼至夏花阶段存活率80%以上,从夏花至秋片(鱼种)阶段成活率95%以上,从鱼种至商品鱼出池成活率达99%以上。

食  性

    野生大鳞鲃为杂食性鱼类,自然条件下,以植物碎屑、底栖动物和小鱼虾为主要食物来源。

    人工养殖条件下:——大鳞鲃在鱼苗阶段,自仔鱼开始摄食外源营养,主要食物是人工制作的蛋黄浆、黄豆浆和养殖水体中的轮虫、小型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生物;——鱼苗长到2.5cm以上时,主要食物是人工配制的粉状料和池塘中的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及植物碎屑等;——鱼苗长到7cm以上时,主要食适口的人工配制的全价小颗粒料,也喜吃养殖池水体中的枝角类、桡足类、及植物碎屑等;——当体长14cm以上至商品鱼阶段,喜吃的食物是适口的人工配合全价颗粒饵料。

5、生长特性:

生长特性

    大鳞鲃的生长速度较快。

——当年鱼苗(水花)可长至100~160g;

——第二年可以长到750g左右,即可上市销售。

营养价值

   据资料表明:

①大鳞鲃的含肉率为64.46%。

②肌肉(鲜样)中粗蛋白含量为20.27%,粗脂肪为4.41%,水分73.39%,灰分0.96%,碳水化合物0.97%。

③肌肉中含有17种氨基酸总量为72.22%,其中必需氨基酸7种,总量为29.68%,占氨基酸总量的41.10%;4种鲜味氨基酸的总量为27.47%,谷氨酸含量为11.69%。根据FAO/WHO的理想模式,大鳞鲃肌肉必需氨基酸组成相对比较合理。

④大鳞鲃含有16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SFA)8种(19.62%);不饱和脂肪酸(UFA)8种,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5种(74.1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3种(6.228%)。

⑤微量元素比值合理。

⑥大鳞鲃的主要营养指标与我国中华倒刺鲃、光倒刺鲃相似,高于某些淡水经济鱼类,表明大鳞鲃为食用价值很高的优质鱼类。

忠言敬告

      从业水产养殖的同仁,每当您购买苗种时,严防假冒!

      请养殖者注意辨别,购买正真优良的苗种,确保全年养殖成功!

国家级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