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费城交响乐团的中国之夜 在复杂的文化侧风中穿行

 阿里山图书馆 2019-10-18

费城交响乐团的中国之夜上演之前,曾聚集在金梅尔艺术中心上空的阴霾都随着音乐会流畅、生动、如中国丝绸般华丽的进行烟散云散了。曾获奥斯卡和格莱美奖的中国作曲家、客座指挥谭盾将众多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以至于任何一部分观众(顺便说一句,这场全部售罄的演出,观众中有不少儿童)都可能在某个时候感到无可名状的亲切。

  

打破西方、东方、流行、古典和民间的界限,将各种元素融合为一体,这就是谭盾的世界。今天音乐会的多元化融合程度更甚于以往,甚至超过2013年的多媒体竖琴协奏曲《女书》。在他的老家湖南长沙,谭盾的音乐在最现代的录音室被改编出流行版本,以更好地适应成功人士和舞蹈俱乐部的需求。而他本人则一直孜孜不倦地致力于维护日渐消逝的民间传统。很可能威瑞森音乐厅以前从未出现过这些元素创造出的声音。

在卡内基音乐厅一类的场所,经常可以看到很多由政府赞助的、不同国家的文化产品,与演讲、旅行视频等共同构成商业式的信息展示。与这类产品相比,谭盾的音乐会也许是中美“软实力”历史上的一个新篇章。这是全球范围内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六场音乐会之一,由中国方面发起并制作,但其节目内容已经超越了民族主义的面子工程。其他参加的城市有伦敦、米兰、东京、图卢兹和圣彼得堡。这场特别的中国之夜音乐会正值乐团今年秋季远东巡演前夕。费城交响乐团此次巡演将于10月31日在台北开始,随后前往日本和韩国,并于11月10日结束。

即使在西方古典模式下,谭盾也倾向于挥别而不是追随传统。根据奥斯卡获奖作品《卧虎藏龙》改编而成的的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三重协奏曲以独奏家(钢琴家Magdalena Baczewska、小提琴演奏家朱丹和大提琴演奏家聂佳鹏)作为音乐的焦点, 不时产生戏剧性的效果,同时将充满反差但相互依存的乐思组合拼贴在一起。谭盾创作时往往写得很长,然后再删减。这首曲目则需要很多删减。下半场略微轻松,但同样举足轻重。歌手/曲作者谭维维的嗓音充满了乡土气息,她伴着21世纪的节奏哭号、咆哮,演唱了中国故事。很难想象舞台上一个如此精致的存在竟是这样的唱法 - 歌词与其说是唱出来的不如说是吐出来的。

郭雅志的唢呐演奏更加乡土。唢呐是一种声音尖锐、会咯咯笑的管乐器,在《百鸟朝凤》中使出浑身解数。即使你不知道其文化背景,也能体验到其娱乐性和技巧性。看起来最可有可无的是叶小刚的《广东音乐》,对西方人来说这就是管弦乐团版本的民歌。然而我错了:我后面的那个男人被深深地感动了,跟随着音乐无声地唱着广东话。所有这些似乎都幸福地远离了贸易谈判、取缔南方公园以及美中之间正在发生的所有其他事情。

是,也不是。普拉特,这位曾在1973年理查德·尼克松访华期间效力并多次帮助费城交响乐团组织巡演的外交官告诉我,两国元首角力之时两国之间的关系一如往常。“就像冰山一样,”他说。“水线以上有很多锋利的边缘,但水线以下部分… 维持着稳定。”

                         作者:David Patrick Stearns 2019/10/1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