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诊疗指南岂能用来牟利

 孟溪ProbeT连山 2019-10-18

  刘年兵

  据报道,段涛是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的前任名誉主任委员,参与主编2012版《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疗指南》,并主审了2018版的该指南。然而,他却要特意去第三方网站花钱付费才能查到自己主编、主审的指南全文。

  一个临床指南的制定,通常需要几十位专家花至少半年到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最终完成。而按照有循证医学证据、规范的临床指南去诊断、治疗和管理病人,能够有效减少误诊和误治,避免错过疾病最佳治疗时机。具有如此重大社会意义的临床指南,理应公开免费让人阅读学习,以便得到最广泛的推广利用,造福于患者,也有益于社会。然而现状是,当你需要阅读临床指南时,通常会在网上搜索,搜索出来就会发现,大多数情况下是链接到各个收费的知识库网站,读者需要付费才能阅读。也就是说,专家们呕心沥血、义务劳动制定出来的临床指南,却成为某些人谋取私利的工具!

  半年前,科学家免费发布的黑洞照片被商家拿去卖钱,还声称自己拥有版权,引起社会极大反感和广泛声讨。而这种将治病救人的诊疗指南拿来牟利的行为,比用黑洞照片牟利更加让人难以接受,更应当反对和制止。

  随着知识经济的繁荣发展,不仅有形的物质产品能够出售挣钱,无形的知识产权也能够出售挣钱,这本无可厚非。然而,将专家学者无偿向社会发布的、具有重大社会价值的医学知识据为己有,当做自己的知识产权出售,这显然极不合理,甚至有违法之嫌。

  笔者认为,对于利用诊疗指南牟利的不良行为,除了道义上的批评教育和法制上的审查干预外,政府部门也有必要主动作为,给予适当的财政投入,建立公益网站并将诊疗指南及时在网站上进行发布和更新,供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全社会免费阅读使用。如此,那些想利用诊疗指南牟利的商家,自然也就没有了机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