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幼教杂说”之五:《丈夫如何进行胎教》

 花样年华malan 2019-10-18

“胎儿”,即母体内陆幼体。人类的胎儿明明是在孕妇腹内,孕妇是胎儿的“载体”,实施胎教自然是孕妇的事。胎教与丈夫何干?这是不是在开“国际玩笑”?

不是。绝非戏言,这是在谈论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

胎儿是夫妇爱情的结晶。当得知妻子怀孕,喜从天降,夫妇欣喜至极,激动不已。还会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立即把这个喜讯传遍四面八方的亲朋好友,让大家共同分享。从那第一天起,夫妻二人便是热切地盼望着、急切地期待着孩子降生那幸福的一刻。

丈夫完成“播种”的任务,万事大吉,就期待着“候补爸爸”转正的那一天了。可做妻子的可没丈夫那么“潇洒脱略”、“悠哉游哉”、“一身轻松”了。从“十月怀胎”到“一朝分娩”,这漫长的三百个日日夜夜,孕妇将伴随着胎儿的成长发育,困难重重,忧心忡忡,心神不定:

妊娠的强烈反应,恶心、呕吐不止,口中无味,不思饮食;随着腹部渐渐隆起,孕妇手脚肿胀,步履日益艰难,行动越来越不便;对胎儿的发育状况、产程安全、胎儿的性别,以及产后的形体变化等一系列问题的担心和焦虑情绪,往往给孕妇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精神紧张,情绪异常,心理负担日益沉重。这一切,孕妇本人,当然可以独自进行调整;但是,全靠孕妇个人是远远不够的。

胎儿生存在孕妇体内,其生长发育的状况是否良好,与孕妇的营养、生活方式、劳动强度等是有直接的关系。但是,更为重要的因素是孕妇的情绪。科学研究表明,孕妇的积极情绪,可以增加血液中有利健康的化学物质,其血液循环、内分泌和心律都处于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正常孕妇的心律是胎儿“最美妙、最动听的音乐”。在这种状态下,胎儿的身心都能得到最佳的发育。

而孕妇在发怒、焦虑、紧张或忧郁的时候,胎儿立即会表现出不安。孕妇持续而剧烈的紧张情绪,会使胎儿出生后发生多动、挑食、多吐、多哭、多腹泻和体轻瘦弱等现象,甚至导致胎儿畸形发育。因此,有效地调节孕妇的情绪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孕妇的情绪由谁来调节呢?

美妙和谐的音乐,能调节孕妇的心情;高雅的文学作品,能陶冶孕妇的情操;适当的活动和锻炼,也能改善孕妇的情绪。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这些作用都是有限的。调节人的情绪,作用最大,效果最好的,却是人际关系的改善与和谐。其中,与孕妇关系最亲密、感情最亲近的人,对孕妇的情绪影响最直接,调节作用最大。除了妈妈、婆婆这些长辈以外,首当其冲的当然是朝夕相处、相濡以沫的丈夫。

丈夫是妻子关系最为亲近、感情最为亲密的人。丈夫由衷地爱妻子,把正在怀孕的妻子当成自己心目中的“功臣”,深刻理解,精心照料,殷勤服侍,无微不至地关心、体贴,妻子的起居、冷暖、痛痒、饮食、安危时刻都挂在心上,随时随地陪伴在身边,充当“保护神”,事事处处替妻子排忧解难,时时刻刻宽慰妻子,鼓励妻子……丈夫所做的这一切,最能使孕妇情绪稳定,精神愉悦,心情舒畅。而种种的担心、焦虑、紧张、忧郁,都会烟消云散,化无乌有,心中总是荡漾着幸福的涟漪,眼前总是一派明媚的阳光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假如丈夫对怀有身孕的妻子忽视怠慢,不关心其冷暖痛痒,缺乏耐心,时不时地惹妻子生气。那么,妻子就是自我克制和自我调节能力再强,也难以有个良好的心情,任何的自娱自乐,都是无济于事的。

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胎教。然而,每每提及胎教,都认为那是孕妇一个人的事,与旁人无关,旁人也爱莫能助。比如,古人提出的“调情意”、“忌房事”、“节饮食”、“适劳逸”、“慎寒暑”、“戒生冷”等胎教措施,全都是给孕妇一个人提出的禁忌,似乎胎教就是孕妇一个人的事。其实,这些要求或禁忌,都不是孕妇一人独自所能为的。

比如“调情意”,首要的是丈夫、家人对孕妇态度要好,有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忌房事”,没有丈夫的配合,那也只能是一句空话。至于“节饮食”、“适劳逸”、“慎寒暑”、“戒生冷”等饮食起居、生活方式方面的要求和禁忌,也样样离不开丈夫的体贴、关心、爱护和精心照料。这一切,都是在进行胎教。

当今,虽然人们常说:“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但“传宗接代”的意识并没有肃清,不少人还有“重男轻女”的思想。特别是农村,由于生产方式相对落后,生产劳动中体力劳动的成分还比较重,这种思想还比较严重。如果丈夫只想要男孩,不想要女孩,总是不给怀孕妻子好脸色,那将是极大的压力。

必须明白,胎教的核心,不在于教胎儿学会什么能耐、本领和知识;而在于胎儿大脑发育的关键期能受到良好的刺激,使大脑发育得更为健全,更为完善,使胎儿先天的素质发育得更好。在妻子怀孕之后,丈夫自始至终要使妻子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心胸豁朗,努力避免忧虑、焦躁和恐惧。家庭关系要和睦,气氛要和谐,婆婆要体谅、体贴儿媳,丈夫要宽容、爱护妻子。对妻子说话要轻柔、和善、甜蜜,避免嘈杂、震动、杂乱,努力创造温馨的家庭生活环境。胎儿的父亲可以经常与没见面的孩子说说话,轻轻抚摸妻子的腹部,给胎儿以温存、深沉的爱,使胎儿有安全感。利用闲暇时间,多陪妻子说说话,聊聊天,听听音乐,散散步,替妻子做一些不便做的事,充当妻子的贴身“保镖”。

胎教绝不是孕妇一个人的事,而是夫妻二人共同的事,丈夫必须参与胎教。在一定条件下,丈夫参与胎教,甚至可以起决定性的作用。

正如日本教育家井深大先生所说:

“也许说妊娠的身心状况,完全取决于父亲的力量,也不会言过其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