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持有;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Ps:以下两种用途不是固定资产: (1)出售的房屋、设备(库存商品) (2)经营性出租的房屋(投资性房地产) (1)按经济用途分类 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2)综合分类:按固定资产经济用途和使用情况分类 ①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②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③生产经营租入固定资产 ④不需用固定资产 ⑤未使用固定资产 ⑥单独计价入账土地 ⑦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按实际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不含增值税)、使固定资产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例题】 家公司用银行存款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设备,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买价为200000元,增值税额为34000元,支付运输费10000元(不考虑增值税),支付安装费20000元,专业人员服务费10000元,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1)支付设备价款和运输费 借:在建工程 2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00 贷:银行存款 244000 (2)支付安装费、专业人员服务费 借:在建工程 3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 (3)设备安装完毕交付使用 借:固定资产 24000 贷:在建工程 24000 记得要通过“工程物资”这个会计科目核算,工程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必要支出,作为固定资产成本。 下面还是以例题的形式给大家展现 【例题—建筑领用产品】 某企业自建厂房一栋,购入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500000元,支付的增值税税额为85000元,全部用于工程建设。领用本企业生产的水泥一批,实际成本为80000元,税务部门确定的计税价格为100000元,增值税税率17%,工程人员应计工资100000元,支付的其他费用30000元。工程完工并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 建筑物:耗用存货的增值税金额计入成本 领用材料:进项税额转出 领用产品:视同销售 (1)购入工程物资时: 借:工程物资 5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000 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 34000 贷:银行存款 585000 (2)工程领用工程物资 借:在建工程 500000 贷:工程物资 500000 (3)工程领用本企业生产的水泥 借:在建工程 80000 贷:库存商品 80000 (4)分配工程人员工资 借:在建工程 10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00000 (5)支付工程发生的其他费用 借:在建工程 3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 (6)工程完工: 500000+80000+100000+30000=710000 借:固定资产 710000 贷:在建工程 710000 “在建工程”科目主要是企业与建造承包商办理工程价款的结算科目,企业支付给建造承包商的工程价款作为工程成本,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不是“预付账款”科目 【例题】 甲企业将一栋厂房的建造工程出包给丙公司承建,按合理估计的发包工程进度和合同规定向丙公司结算进度款60000元,工程完工后,收到丙公司有关工程结算单据,补付工程款400000元,工程完工并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 (1)向丙公司结算进度款时: 借:在建工程 600000 贷:银行存款 600000 (2)补付工程款时: 借:在建工程 400000 贷:银行存款 400000 (3)工程完工并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 借:固定资产 1000000 贷:在建工程 1000000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因为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较为简单,所以所以就不给大家细讲了。下面我们来看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 ①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 ②年折旧率是年限平均法的2倍 ③余额:扣除已计提的折旧 ④这个方法关于净残值在最后两年进行处理 【例题】 2012年11月11日,A公司外购设备原价1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为0.4万元。 ★年数总额和 按固定资产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例题】 2012年11月11日,A公司外购设备买价10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7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4万元,采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折旧 第一年:(100-0.4)×(5/15)=33.2(万元) 第二年:(100-0.4)×(4/15)=26.56(万元) 第三年:(100-0.4)×(3/15)=19.92(万元) 第四年:(100-0.4)×(2/15)=13.28(万元) 第五年:(100-0.4)×(1/15)=6.64(万元) ★折旧账务处理 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 管理部门—管理费用 经营出租的固定资产—其他业务成本 自行建造固定资产—在建工程 (1)费用化支出(日常维修) 不满足资本化的固定资产维修费用 (2)资本化支出(更新改造) 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如有被替换部分,应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从固定资产原账面价值中扣除。 【例题】 甲航空公司2003年12月购入一架飞机总计花费8000万元(含发动机),发动机当时的购价为500万元。公司未将发动机作为一项单独的固定资产进行核算。 2012年初(提示:已使用8年),公司开辟新航线,航程增加。为延长飞机的空中飞行时间,公司决定更换一部性能更为先进的发动机。 新发动机购价700万元,另需支付安装费用5.1万元。假定飞机的年折旧率为3%,不考虑预计净残值和相关税费的影响,替换下的老发动机报废且无残值收入。 (1)2012年初飞机的累计折旧金额为:8000×3%×8=1920(万元),将固定资产转入在建工程。 借:在建工程 6080 累计折旧 1920 贷:固定资产 8000 (2)安装新发动机 借:在建工程 705.1 贷:工程物资 700 银行存款 5.1 (3)2012年初老发动机的账面价值为: 500-500×3%×8=380(万元) 终于确定老发动机的账面价值。 借:营业外支出 380 贷:在建工程 380 (4)发动机安装完毕,投入使用 入账价值=6080+705.1-380=6405.1(万元) 借:固定资产 6405.1 贷:在建工程 6405.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