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原创)怀念一棵大古树

 武当书苑 2019-10-18

本文参加了【乡愁】有奖征文活动

 

文|杜文杰

也许树和人一样,终有回归尘土的一天,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无可抗拒。

家乡村中有一棵大古树早已不在了,为何怀念它?因为它承载了我儿时的一些美好回忆,虽然其它有些事情在记忆中磨灭了,但是这个大棵大古树至今还留存在我的记忆中。

我的家乡是江南的丘陵地区,有山有水,到处是水塘,一年至少可以种两季稻谷,算是鱼米之乡。我的家乡还是李四光、林育南、林育英等名人的故乡。

​家乡的树很杂,山上主要是松树,村子庭院里、道路旁栽的主要是柳树、泡桐树、苦楝树、杉树、槐树、榆树,还有后来引进的香樟树等。家乡夏天雨多,秋季风大,这些树的成长一定要经受得起自然的风吹雨打。


​家乡的山也挺多,但不高也不大,与鄂西北绵延不断的大山相比,那真是小巫见大巫,不值得一提。山上的松树也不太大,儿时的记忆中,树龄大多只有上十年,估计以前砍伐太频繁,很多树是后来春季植树造林时才栽的。儿时我们经常在山林中砍柴,现在山林保护比以前好多了,山上的树也长大了,树林间的杂草丛生,已经没有孩子上山砍柴了。


这棵大古树就在我家附近500米处,打我记事时起,一直到它的衰亡,大约有七八年的时间。这棵大古树好像是一棵老榆树,因为树杆很粗大,大约两个人才能抱住,树不是很高,所以,村里老人们习惯叫它“矬子树”。

据当时村里老人们讲,这个树至少有几百年历史,具体哪一年栽的,他们也不知道,反正到我们小时候,这棵树已经显得老态龙钟了。虽然上面也有一些树枝,每年春天也长出一片片绿色,但因为这个地段只有一棵大古树,孤独地坚守在村庄里,现在想想它一定是十分孤单寂寞。我一直认为,树也是有情感的,
大自然与人类总是在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在交流。

​记得小时候在夏天的烈日里,我们在树底下乘凉,捉迷藏、完打仗游戏、甚至在雨天避雨,村民劳动累了,也喜欢在这棵大古树下休息,喝水并谈论乡村十里八里的新鲜事,这棵大古树俨然成了我们村里的一个标志,也成了我们小伙伴相聚接头联络的地点。

​或许我们只注意到它的美丽和繁华,而没有注意到这棵大古树的悲伤,当时村民根本没有保护大古树的意识,没有施肥和浇灌,没有培土和除虫,也没有在周围或旁边再几棵同样的树,好让它们在漫长的岁月中有“交流”的同伴,我们只是在“索取”,只是在考虑我们个人的感受,而没有考虑这棵古树的真正需要。


慢慢地这棵大古树在一年的春天里,却没有很好地苏醒过来。虽然我们总是期待大古树能更加郁郁葱葱。可是这棵树无人管理、无人过问、无人关心,也许大家觉得它的命运就该如此自生自灭。

因为,大古树就生长在路边,或许随着后来乡村道路的拓宽,有些人还觉得它碍事,大姑说,不待见这棵大古树。就这样,这棵村里唯一几百年的大古树,树的根部慢慢发现有大量的白蚁。那几年,我们村里白蚁猖獗,甚至家里的门都被白蚁给祸害了,这棵大古树也未曾幸免,成为白蚁攻击的对象。


后来这棵树就很少长出新枝了,只剩下一个偌大的树干和没有叶的枝丫,在日晒雨淋中枝丫慢慢腐烂,随后树干也开始腐朽了,春雨或秋雨之后,在树干的一些时常长出一些金黄色的蘑菇,大家知道这些蘑菇好看,但是有毒,不能吃。


再后来,我出门上学,也很少关注这颗大古树,只知道这颗大古树在自然的沧桑中,慢慢消失,归于尘土。


树总是要死的,不是老死的,就是病死的。但我知道,要是我们好好的爱护它,保护它,感恩它,尤其是保护好它的根部,或许今天它还会老树新枝,成为我们村里一道闪亮的风景线,可惜这一天永远没有了。


几十年过去了,故乡的这颗大古树还一直留存在我的记忆之中,给我带来了浓浓的乡愁,让我深思,让我怀念。

图片来自网络,与本文大古树无关,图片版权为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告知即删。

2019.10.18     书馆首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