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做那一片“雪花”

 文学飞鹰 2019-10-18

雪崩之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同样,在重庆万江一辆普普通通的公交车上,当司机与女乘客两人争执动手时,其余人选择了冷漠围观。就在这短短的争执瞬间,赔上了一车人的未来。

戾气,正无声地渗透着社会的各个角落。

什么时候,我们都挂上了那一张张“躁、怒、愤、戾”的脸?

当文明在每一个人心中驻扎,兴许我们才能真正地听见在枝头融化时冰晶细小的破碎声,闻到松针在纷扬大雪里流淌的气息。

这里的文明,即宽容通豁之心。

战国时期,梁国有个大夫叫宋就。曾就任于边境的县令,与楚毗连。楚人好逸恶劳,又嫉妒梁地的瓜涨势喜人,就夜潜梁地,偷偷破坏。倘若是你,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呢?虽然楚人的行径比较膈应人,但也不要因此而暴露出丑恶的嘴脸。文明之心是人区别野兽的方法之一。宋就选择原谅,不仅原谅,他还派人每晚为楚人的瓜地浇水。最终,促成了梁楚的友谊正如萨特所言:“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如果有人与世隔绝,离群索居,那么他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完全的人”。人的社会性无法避免,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自然又有矛盾。因此,矛盾又是无法逃避的。所以,社会需要宽容来维系,就像需要文明一样。

换一个角度,对自身而言,内心通豁,则群魔毕尽,六贼无踪。内心通豁,则“任你嚣嚣,任你呶呶,我自巍巍,我自悠悠”。我很喜欢《阿甘正传》中母亲在病危前所说的一段话:“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或者是甜,或者是苦。”生活的意外性也要求我们拥有一颗通豁的心。这样,也许我们就尽快地转换思维,积极地改善自己的处境,正如“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

我们本身的文明自会点亮深渊。

明清时期,有一条穿梭于荒地间的路,它被视为文人的噩耗。那里的早晨是墨一般的昏黑,那里所通往的地方总与死亡相连。被贴上“流放宁古塔”的标签,他们失去了繁华碧浪的美好,但他们不后悔,也不畏惧,他们心中流淌着诗意:“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他们用自身文明之光,融化了时代的烙印。

晨光熹微。

不妨对初醒的世界说声:“早上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