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长城,家乡的名片

 卧听风铃 2019-10-18

  我的村庄因齐长城而得名,已有二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童年时光,听父亲给讲过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那时就误认为是孟姜女把村后的长城给哭倒了。所以,对齐长城、对孟姜女的故事,记忆颇为深刻。

  这是被冠名“世界长城之父”的齐长城其中的一段,横亘在村西、村北、村东的群山之脊,文化源远流长。斗转星移,村后的这段齐长城流经二千多年的时光长河,早已面目全非,现在轮流为大自然的风光,成为永恒的风景。

  在我童年的时候,就有了齐长城的蜿蜒模样,自西往东像一条巨龙盘伏在西崖、北岭、东山的山脊,绵延起伏。小时候,站在或者坐在自家的院子里,举目远望,目及的是村西或者村东边的山岭上那段凸出地面的一道特别的蜿蜒“路”。这是条村人上山、下山必经的路。那时,只知道村后的北崖,长岭的山脊就是长城,不知道叫“齐长城”,更不懂得齐长城有着二千多年的历史辉煌。村庄依旧,人事更换,齐长城的历史不能改写。

当年,经过无数的人工千万万次的夯打,栉风沐雨,历尽多少日月才完成的古老宏伟的建筑体系,在古代战争年代所起的防御作用不可磨灭。而今天,废弃的简单建筑,风雨剥蚀后由原来的宏观大气变为足下的平常路,最终轮流成梯田的分界线。

  还是在初一阶段,从语文老师那里得知,这段齐长城曾经是齐鲁的分界线。当年的烽火台遗址尚存,现在于1977年立出一块象征沧桑历史的石碑,成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听父辈说,新中国成立前,村后的齐长城是连在一起的。由于吕街公路钱要穿过村庄,挖山炸石,齐长城被截“断”。此段齐长城,镌刻我童年的许多光阴。

  当春风撩开村西冰冻的河水,岸边的柳树摇摆着毛茸茸的芽苞,莺莺燕燕鸣脆在村庄西的河畔,村庄因为齐长城的存在又热闹起来。那些制造热闹气氛的主角,自然是我们这些没有进学堂的儿童,那里是我们是游戏的堡垒。

  万里晴空之下,我们在齐长城上,任你在齐长城上拥着清风戏玩。可以从东跑到西,追逐飞翔的飞鸟,可以随便躺在齐长城的草地上打个滚儿,可以随便捡拾齐长城的小石子,任性地抛掷,可以举手采摘蓝天上白云,可以四处寻挖你需要的中草药。每当日吻西山,望着铺满彩云的山巅,望着村庄升起的袅袅炊烟,像倦鸟归巢一样,各自回家;每当雾绕马耳山,那些唱过无数遍的童谣会飘荡在齐长城上空。

  年少的记忆里,长城上长满各种杂草。此时此刻,仿佛闻到飘逸野花芳香,眼前铺开一张张山花烂漫的齐长城彩卷。至今,长城的前后都是大小不一的梯田,村里谁人能够说得清楚,到底从何年起,长城变成生满杂草隆起的土堆的?我想一定是祖先们为了生存,把一道道山岭,历尽千辛万苦,相继开荒,开出一块块赖以生存的黄土地,于是有了山山岭岭的梯田。

  记得长城上面有大小不一的石头,有时挖开,还会挖出半块古青砖。最多的是匍匐地势生长的狗牙根,方言荒根子。荒根子生长旺盛时期,那荒根子能生出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带节的长长腿。那是极好的引火材料,也是我们童年小伙伴们的喜爱。草丛里还生长许多杂花,如粉红娇艳的石竹花,紫色妩媚的白头翁,黄色粲然的苦菜花等等。黄色的毛耳朵花最多,更是我们的最爱,有时,与堂姐专门采毛耳朵花,大把大把的黄花聚在一起,花头朝外放置,挎在胳膊上的分明就是一个小小的黄花篮,美丽极了。

  多少依依送别的故事,多少远去的鼓角争鸣,多少刀光剑影,都湮灭在马踏飞扬的尘土里,消失在一季季浩渺的云烟中。齐长城对新中国的解放事业,也有浓重色彩的一笔。听父辈讲过,齐长城是当年儿童团站岗放哨的地方。齐长城犹如巨龙盘踞在心里,铭心刻骨,情深醇郁,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历时多久,那道逶迤的长龙,历经沧桑之后的模样,依旧是那样的清晰。

生命的旅程,家乡是一盏引航的灯,而家乡的那段齐长城,被时光的飞轮打磨成村庄的一张名片。我相信,漂泊在外的人,无论你走到哪里,时间久了,心中总会滋生思乡的情结,每当看到长城,无论是字幕、图片,还是实物,思绪会被这简单的风景情不自禁地撩起,心底滋长的那片思乡的绿苔,永远长青,永远繁茂。(1593字)2019.10.18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