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谓孝,孝与孝顺的区别,以及孝顺的危害

 未来决定现在 2019-10-18
孝的本质是爱,孝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爱的一半,父母爱子女与子女爱父母是一样的,是地位均等的,没有谁伟大谁卑微,不能讲求付出以后获得回报。
在这里面,首先是父母对子女的爱与付出。
应该特别注意的是,父母爱子女首先是父母的社会需求,其次才是父母发自内心的爱子女,为什么?看看那些生不出孩子来到处寻医求药的就知道了,这首先是一种社会需求,没有孩子的痛苦是让人绝望二无法承受的。事实上,没人愿意来给你当孩子,没有人征求过一个灵魂的意见说:“你愿意给我当孩子吗?”,孩子来到你的生命里,是你的选择,而不是孩子自己的选择,当一个人看到孩子的出生而欣喜若狂的时候,你应该知道,如果讲求“感恩”,应该首先是父母感恩孩子,感恩他来到你的身边,是你自己求着人家来给你当孩子的,但后来大多数家长都忘掉了这个。
民间有孩子生出来要“解锁子”的迷信仪式,具体来说就是,孩子不愿意来身到你家给你当孩子,因为你不配啊,给你当孩子肯定受苦,是你求神,神困着他来经历这一世,所以生出来要解开绳索,虽然这是封建迷信,但很有道理。
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对孩子的付出,父母不能有求回报的心,要真心的对待孩子,而且最重要的是,要平等的对待孩子,平等!
子女对父母的爱与父母对孩子的爱不同,他们对父母的爱,首先是出自感情和内心,其次才是社会需求,这个顺序是和父母对子女的爱的顺序正好相反的。
子女对父母的爱从出生那天开始就开始了。当他在胎里的时候的认知,是和她的母亲是一体的,没有任何分别,当他出生以后见到了父亲,他的依赖依恋与父亲的感情也是一体的,没有任何隔阂,所以最初父母对孩子的所有要求孩子都能一一遵守,没有任何抵触,这不是父母教育的好,而是孩子无限无私的爱你,这种爱深入骨髓,一直会持续到他老死的时候。
至于社会需求,是社会出于道德的标准要求他作出孝顺的样子,社会要求他,他也需要在这些方面获得社会的认可,但是注意,这是面子工程,形象问题。
但社会上存在不存在孩子不爱父母的呢?存在,孩子对父母的爱是先天的,这是无须证明的,但是现在,在这些孩子身上消失了,为什么消失了?
这个主要责任还是在父母身上,比较明显的原因是溺爱,但是有一种情况更加普遍,更加隐蔽,而不为人所知,这就是父母对待子女地位不平等。中国式的教育,也就是很多人最崇拜的教育其本质是阶级式教育,讲究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子女先天的就要低于父母,父母可以就着付出应该获得回报的引子随意的处置子女,子女一有反抗,立即扣上不孝的帽子,问题是,孩子本来是对你孝的,只是他不认为他就得比你低下,反复的面对这种挫折,这种人性的考验,有的孩子屈服了,他的行为开始遵守所谓道德的要求,满足了父母的私欲,但他对父母的爱还在不在,很难说,有的孩子没有屈服,他选择了反抗,他成了道德的不孝子,无论怎样,孝不再是子女对父母的爱,而只剩下了社会需求,当孝变成社会需求的时候,爱还在不在呢?
有的人用让孩子给他洗脚来教育孩子让他“感恩”、让他“孝顺”,大多数的孩子基本都能认真的照办,但这说明了什么?从孩子的角度说明了他无限的爱你,从你的角度只能说明了你把孩子放在了你的奴隶和玩物的地位上,卑鄙啊作为父母的你!可悲的是,这种卑鄙你却不知道,甚至还以为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教育方式,炫耀似地向我们展示出来,可怜那小小的人儿!
不必要求孩子孝顺,不必教育孩子孝顺,孝不是教育出来的,孝恰恰来自于你对孩子的爱的回报,这个是先天具备的,你现在只要在你对孩子的爱里加上一条——平等,就足以使孩子把对你的爱保持终生。
但是在中国,孝这种子女对父母的天然的爱被曲解了,以为孝必须经教育才能获得,具体的表现是在“孝”字后面加了一个“顺”字。为什么加这个字?究其本质原因,那就和我们的完美圣人孔子有关系了。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嘲笑的就是这位孔老兄。孔子的思想也并非是大风刮来的,他的思想秉承于三皇五帝,认为三皇五帝时期是最理想的社会,要想回到这些时期,必须遵守“体仁用礼”的守则,而“礼”,就是君臣父子,上下尊卑,遵循了君臣父子上下尊卑就是守礼,不遵循,就是失礼,在这个礼教的社会中,家庭是基本单位,也是社会的基础,要让整个社会守礼,首要的就是每个家庭守礼,而家庭最大的礼,就是“父尊子卑”,守住这个理,就是父子之间的尊卑关系,而不是父子关系,父子关系被尊卑关系偷换概念了。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是对士大夫理想的鼓励,其实也是说,只要每个人都能修身守礼,就能齐家,就能国家大治,就能天下太平。
孔子老先生其实是用“礼”来构建了一个社会模型,客观的说,这是一个理想的完美的社会模型,完美在于,超级稳定,但缺陷在于,没有活力。因为它是一个超级稳定的模型,所以历代帝王都喜欢,几乎每一个都呼吁“以孝治国”,只要每个人都孝顺,国家就稳定,这要求社会中每个人都是老实人,但这可能吗?一旦有不老实的家伙出现,起义造反的就出现,国家就会陷入动乱;所以国家政府就像扑灭森林大火一样扑了一遍又一遍,好歹维持了两千年,但不幸的是,国家又被世界上其他不老实的民族用坚船利炮扣开了大门,抢走了咱们的珍宝,使咱们的国家最终破产!因为这个世界上只有中国在始终教育自己的国民“听话”、“孝顺”、“老实”,对于发明创造污蔑为“淫技奇巧”,科考进阶之路考核孝悌贯穿始终,但世界上其他民族从来没有干过这样的蠢事。
孝必须顺,一定要顺着长辈的心意来表现,否则就是“不孝”、“无礼”,顺的通俗化是“听话”,子女要听父母的话,父母要听爷爷奶奶的话,爷爷奶奶要听祖爷爷祖奶奶的话,以此类推,我们都要听树上的猴子的话,那是我们的老祖宗。这不是扯淡是什么?
孝不必顺,文章开头已经说过了,孝是子女对父母发自天然的爱,先天具备,不必教育。所谓的教育孩子“孝”,其实是在教育孩子“顺”,而“顺”是最要命的,最要不得的。
对于孩子来说,“孝”不是最重要的,这是他先天带来的,只要不去伤害这个“孝”就可以,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幻想力”、“想象力”,海阔天空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是最应该保护的宝贝,这是孩子发展的基础,前途的后盾,家庭以及民族振兴的希望所在,能保留多少幻想能力,能保留多少想象空间,决定了孩子将来的格局,而幻想与想象恰恰是“顺”的天敌,要求孩子“孝”且必须强调“顺”,扼杀的恰恰是孩子的“幻想力”、“想象力”,再加上乱七八糟的各种所谓的经典塞进脑子,再加上严格的监督监管,孩子的想象力就彻底玩儿完了。
总之,孝是天然的,孝顺是违背规律的,所有的儒家经典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要小心啊,小心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