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楹联游记:情深国庆 醉美贵州 张建军 浙江宁波

 风吟楼 2019-10-19

情深国庆 醉美贵州

张建军 浙江宁波

今年国庆节,我全家利用七天长假,去了心仪已久的贵州,用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的方式庆祝建国七十周年,回来后,自然要用楹联抒发对祖国秀丽山川的热爱。

第一站来到的是位于织金县的织金洞。织金洞被评为“中国最美六大旅游洞穴”之首,中国最美的旅游胜地——“中国十大奇洞”之首。《中国国家地理》等国家级地理研究部门也给予高度赞誉,称其为“中国溶洞之王”,“黄山归来不看岳,织金洞外无洞天!”织金洞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溶洞,洞长6.6公里,最宽处175米,相对高差150多米,全洞容积达500万立方米,空间宽阔,有上、中、下三层,洞中遍布石笋、石柱、石芽、钟旗等四十多种堆积物,形成千姿百态的岩溶景观。洞道纵横交错,石峰四布,流水、间歇水塘、地下湖错置其间,被誉为“岩溶瑰宝”、“溶洞奇观”。联曰:

向石心点化乾坤,任跃任飞,云岚几片凭空起;

许笋壳生成气象,亦真亦幻,雷电一声相对来。

到贵州,自然要去黄果树瀑布。黄果树瀑布景区由大瀑布、天星桥、陡坡塘三大景区组成。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大瀑布了。大瀑布高度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瀑布宽101米,其中主瀑顶宽83.3米。黄果树瀑布属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蚀裂典型瀑布。徐霞客是这样描写黄果树瀑布的:“透陇隙南顾,则路左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飞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在他所见的瀑布中,“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瀑布后有一长达134米的水帘洞拦腰横穿瀑布而过,由6个洞窗、5个洞厅、3股洞泉和6个通道所组成。从水帘洞内观看大瀑布,令人惊心动魄。这样壮观的瀑布下的水帘洞,在世界各地瀑布中也是罕见的。这正是:

雪映川霞,三千尺珠玉翻腾,风雷激荡。

洞开云牖,方寸间绣帘游目,香蕊骋怀。

天星桥景区在贵州天星桥景区位于黄果树大瀑布下游7公里处,这里主要观赏石、树、水的美妙结合,是水上石林变化而成的天然盆景区。其中主要景观是银练坠潭瀑布。由于长年累月的波浪冲击和流水侵蚀,河床形成无数小坑穴,流水漫顶而下,仿若滚珠落玉,阳光之下,闪闪发光,似无数银练坠入潭中。河水源头从石底喷出,在石林中时隐时现,穿行于石峰、石壕、石壁、石缝之间,石林间长着大片的仙人掌和小灌木丛及各种花草,使冰冷的石头上终年绿荫,展现出生命的繁荣,河水最后又澎湃消失于石潭中。留连在这里,你不由得要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来无影,去无踪,历石林淬炼精神,何妨啸傲星天坠;

听似雷,看似锦,随山色勾描意境,更拟盘桓风月吟。

陡坡塘大瀑布位于大瀑布上游1公里处,瀑顶宽105米,高21米,是黄果树瀑布群中瀑顶最宽的瀑布。陡坡塘瀑布顶上是一个面积达1.5万平方的巨大溶潭,瀑布则是形成在逶迤100多米长的钙化滩坝上。陡坡塘瀑布还有一个特殊的现象:每当洪水到来之前,瀑布都要发出“轰隆、轰隆”的吼声,因此又叫“吼瀑”。83 版的电视剧《西游记》,片头就是在这里取景拍摄的。

吼作一群龙,战战兢兢,唐僧过此犹徒步;

铺成千尺嶂,青青白白,秦客来时不远游。

接下来,便到了兴义市的万峰林景区。万峰林景区气势磅礴,景观奇特,峰、龙、坑、缝、林、湖、泉、洞八景分布广泛。万峰林属于中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堪称中国锥状喀斯特博物馆,被称誉为“天下奇观”。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两次来到过万峰林,他曾发出这样的感叹:“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丛立之峰,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居住在这里的多是布依族,布依族善歌舞,广泛流传着一种布依族世代相传的民间说唱艺术——“八音”。所谓“八音”,通常有笛子、箫筒(无膜笛)、牛骨(马骨)胡、葫芦琴、月琴鼓、包包锣、小马锣、钗等乐器。特殊的峰林田园风光,果然是美不胜收。

林湖泉挤挤挨挨,村落其间,列阵时闻箫鼓动;

坑缝洞幽幽曲曲,烟霞之上,临风忽送菜花香。

马岭河峡谷景区是万峰林景区的组成部分之一。马岭河峡谷是一条在造山运动中剖削深切的大裂水地缝,由上往下看是一道地缝,由下往上看是一线天沟。谷内群瀑飞流,翠竹倒挂,溶洞相连,两岸古树名木点缀其间,千姿百态。几十公里的流程内,落差居然有近千米,而最窄处不过50米,最宽处也不过150米。

借峰林宝剑劈来天堑,千尺不高,百米不宽,刚刚好翠屏叠嶂任龙行,幽谷飞云容虎啸;

为马岭文章纳入仙台,挂檐而峻,推窗而秀,实实因银汉星辉画莫比,碧阶花满石还奇。

最后回到贵州省府贵阳,贵阳的标志性建筑当属甲秀楼了。甲秀楼在市城南的南明河上,以河中一块巨石万鳌矾石(这块石头酷似传说中的巨鳌)为基而建,南明河从楼前流过,汇为涵碧潭。楼侧由石拱“浮玉桥”连接两岸,桥上有小亭一座叫“涵碧亭”。甲秀楼朱梁碧瓦,四周水光山色,名实相符,堪称甲秀。甲秀楼始建于明万历26年(1598年),后巡抚江东之于此筑堤联结南岸,并建一楼以培风水,名曰“甲秀”,取“科甲挺秀”之意。天启元年(1621年)焚毁,总督朱燮元重建,改名“来凤阁”。清代多次重修,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巡抚田雯重建,并恢复原名。明清以来,甲秀楼便是文人骚客聚集之处,高人雅士题咏甚多。现楼内古代真迹石刻、木皿、名家书画作品收藏中,清代贵阳翰林刘玉山所撰206字长联为一绝,比号称天下第一长联的昆明孙髯翁大观楼长联还多26个字。甲秀楼是闹市中一处不可多得的清幽之地,景区内古色古香,景区外高楼林立,入夜后灯火辉煌,人影晃动,成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聚焦点,在现代文明中闪烁着历史的光芒,昂扬着“甲秀天下”的精神风貌,引导人们走向美好的未来。甲秀楼旁边还有龙门书院、翠微阁等名胜。

立片石朱梁涵碧,浮玉桥头,栖云飞凤龙门外;

越千峰明月挂檐,翠微舟里,灯影人声水屿中。

果然是“醉美贵州”。由于时间关系,贵州其他名胜如梵净山、千户苗寨…等等都未能成行。所有的旅游都是有遗憾的,那么,下次再去!

中华楹联报二版为楹联赏析版:主要刊登古今楹联故事、楹联游记散记、楹联赏析、百家争鸣、创作体会、获奖感言(1000字左右或更少)、摄影配楹联等。二版投稿信箱:zhylb2b2@163.com

对联天地(dltdwxgzh)编发,欢迎其他公众号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