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驭人面前,识人微不足道,古代帝王带进棺材也不愿外传的驭人术

 天地合1 2019-10-19

识人这门学问已经成为古往今来不外传的秘术,驭人之术更是成为李朝历代皇帝不愿提及的学问,普通人不在那个位置上,感觉驭人术十分神秘,其实不过是用人方法的问题而已,但是用人的水平也是各不相同,因才施用,又能让人心悦诚服,此乃驭人的最高境界,才能称得上是驭人的艺术。

在驭人面前,识人微不足道,古代帝王带进棺材也不愿外传的驭人术

古代帝王上位的时候一般被认为气运极佳的时候,但是帝王所管理的可不是平民百姓,而是满朝文武百官,都是人中龙凤,千古明君能将他们统统摆平,绝对是一件堪比登天的事情。

想要做一个成功的上位者绝不是信手拈来的事情,是靠新年和理想苦苦支撑的差事,但是掌权天下、纸醉金迷的生活体验,能让他们消除一切痛苦,所以人人为权利富贵不惜牺牲生命。

刘邦是汉朝的开国君王,但是未发迹之前不过是沛郡的一个亭长,后来成为刘邦宰相的萧何,当时是沛郡的主吏掾,在工作上接触几次之后,萧何觉得刘邦器宇轩昂,所以在工作上经常袒护刘邦。后来刘邦被调往咸阳做差役,临行时大家都给他赠送三个钱,而萧何却给他赠送十个钱,这在当时可是大礼,让刘邦十分感动,所以和萧何的关系十分亲近。

在驭人面前,识人微不足道,古代帝王带进棺材也不愿外传的驭人术

刘邦起兵的时候,萧何赌了一把,带领自己全家老少,投诚到刘邦麾下,他本人更是竭尽全力的帮助刘邦出谋划策,在楚汉交战最激烈的时候,刘邦屡战屡败,很多人如墙头草般倒向楚霸王,只有萧何勤勤恳恳跟在刘邦身边。

后来刘邦决定放弃关中,远赴胶东避难,只有萧何还坚持在关中为刘邦招兵买马、寻求粮食补给,为刘邦平定天下立下汗马功劳。

刘邦平定天下之后,开始封赏群臣,萧何为首功,封他为候,赏食邑8000户。但是这件事很快受到了开国将领们的排斥,他们自认为大家为了战事哪个不是出生入死,萧何仅仅是一个舞文弄墨的书生,但是却位居他们之上,所以不断提出反对意见。

在驭人面前,识人微不足道,古代帝王带进棺材也不愿外传的驭人术

刘邦对文武百官说,猎狗在捕捉猎物的时候,追杀猎物的是猎狗,但是发现猛兽的时候,指点猎狗的是猎人。这些人随我征战天下,猎取野兽固然有功,但是发现猎物,指点战术的猎人功劳才是最大的,战士们一个人跟随我打天下,而萧何却是全家人都跟随他,这样的功劳怎么能忘记?如此封赏萧何,我还觉得萧何受了委屈呢!

刘邦的这番话一出,自然是平息了封赏的危机,然后再论功行赏,大家谁都不敢上前邀功,没有人敢在提出异议。刘邦的这些安排全都是有意为之,正是驭人之术最高明的地方,上位者的资源不可能每个人都满足,所以这就需要区别对待,对自己作用大的人对别人作用也大,离开时所带来的损失就越大,所以行赏的时候要首先考虑这种人,才可以尽量避免出现问题。

在驭人面前,识人微不足道,古代帝王带进棺材也不愿外传的驭人术

而上位者手下的能人太多,要及时进行分权和授权,实施分权管理,既然萧何对刘邦忠心不二,那么就树立起萧何的威信,让萧何贯彻自己,这也是让萧何成为靶子,巧妙地转嫁了矛盾体,手下的人自然都会纷纷针对萧何,然后刘邦在出面进行调和,权威自然就掌握到自己手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