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纪一(二)-- 范柏年之死的教训  

 zqbxi 2019-10-19

  范柏年担任梁州部将的时候,被上司派遣到首都,见到宋明帝刘彧。皇帝说到广州有地名叫“贪泉”,就问范柏年:“卿州复有此水不?”范柏年回答说:“梁州唯有文川、武乡、廉泉、让水。”皇帝又问:“卿宅在何处?”范柏年回答:“臣所居廉让之间。”因此得到皇帝的赏识,大受重用,做了梁州刺史。
          萧道成做了皇帝,改国号为齐。第二年(480年),萧道成想跟胡谐之家族联姻。但是胡谐之家人语音不纯正,说的是方言。萧道成就派了后宫里得到四五个宫女给胡谐之,任务是矫正胡谐之家的年轻人语音。两年之后(482年),萧道成问胡谐之:“卿家人语音已正未?”胡谐之回答说:“宫人少,臣家人多,非唯不能得正音,遂使宫人顿成傒语。”
        萧道成大笑,还说给许多大臣听。
        这个胡谐之得到了皇帝萧道成的赏识与信任,掌握了大权。胡谐之派人到梁州,向刺史范柏年索要好马。范柏年不满胡谐之的贪得无厌,对使者说:“马非狗子,那可得为应无极之求?”因为范柏年没有盛情招待使者,使者非常痛恨。回去之后,对胡谐之说:“柏年云:胡谐是何傒狗?”胡谐之恨得咬牙切齿。
        胡谐之一心除掉范柏年。胡谐之对萧道成说:“柏年恃其山川险固,聚众欲擅一州。”造谣说范柏年要造反。萧道成于是撤了范柏年职,解到首都。萧道成想就算了。胡谐之劝告萧道成不可放虎上山。于是萧道成就赐范柏年死。
        曾因为会说话得到皇帝的赏识的范柏年,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了。
         范柏年之死有三点教训:1、古今中外都不少胡谐之式的人物,他们为了一点私利,公报私仇,以杀人为快。官场可怕就怕在这种人。2、使者是小人物一个,然而是非常可怕的,得罪不起的,否则添油加醋,惹是生非,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古今中外多少人死于这类小人之手呀!处事难就难在经常会遇到这种小人。3、对待客人,还是近地主之谊好,即使是卑贱的使者。

        秋,七月,丁未,诏曰:“交趾、比景独隔书朔,斯乃前运方季,因迷遂往。(没有接受朝廷颁布的年号,这是由于前朝的国运正当穷途末路的时候,两国产生了迷惘,于是不肯前来请授年号)宜曲赦交州,卽以叔献为刺史,抚安南土。”
    

        魏葭芦镇主杨广香请降,丙辰,以广香为沙州刺史。
    

       八月,乙亥,魏主如方山;丁丑,还宫。
    

        上闻魏将入寇,九月,乙巳,以豫章王嶷为荆、湘二州刺史,都督如故;以临川王映为扬州刺史。
    

        丙午,以司空褚渊领尚书令。
    

        壬子,魏以侍中、司徒、东阳王丕为太尉,侍中、尚书右仆射陈建为司徒,侍中、尚书代人苟颓为司空。
    

        己未,魏安乐厉王长乐谋反,赐死。
   

         庚申,魏陇西宣王源贺卒。(源贺(403年-479年),原名秃发破羌,鲜卑名贺豆跋,西平乐都人,北魏名将,南凉景王秃发傉檀之子。南凉亡国后随家人投降西秦,其父秃发傉檀被杀后,秃发破羌的哥哥秃发虎台和姐姐秃发王后企图谋杀乞伏炽磐,结果事泄遇害,秃发破羌和秃发保周逃往北魏,被明元帝拓跋嗣赏识,赐姓源氏,太武帝拓跋焘即位后封西平侯,历任龙骧将军、平西将军等职。太延五年(公元439年)因破北凉之功晋爵西平公,升任征西将军。改名源贺。正平二年(公元452年)太武帝拓跋焘被宗爱弑杀之后,源贺参与了对宗爱的诛杀和迎立皇孙拓跋浚的一系列行动,因功封征北将军加给事中,并进爵为王。后迁征南将军,改封陇西王。任冀州刺史,在任政绩卓著,被皇帝多次嘉奖。天安元年(公元466年)拜太尉,在献文帝拓跋弘执意退位后,与尚书陆馛持节立皇子拓跋宏为帝。延兴四年(公元474年)因病致仕,孝文帝多次派人前往看望,太和三年(公元479年)源贺病逝,享年73岁。追谥宣王,陪葬金陵,并赐辒辌车、命服、温明秘器等皇帝所用的陪葬品。)
   

         冬,十月,己巳朔,魏大赦。
    

        癸未,汝阴太妃王氏卒,谥曰宋恭皇后。
   

         初,晋寿民李乌奴与白水氐杨成等寇梁州,梁州刺史范柏年说降乌奴,击成,破之。及沈攸之事起,柏年遣兵出魏兴,声云入援,实候望形势。事平,朝廷遣王玄邈代之。诏柏年与乌奴俱下,乌奴劝柏年不受代;柏年计未决,玄邈已至,柏年乃留乌奴于汉中,还至魏兴,盘桓不进。左卫率豫章胡谐之尝就柏年求马,柏年曰:“马非狗也,安能应无已之求!”待使者甚薄;使者还,语谐之曰:“柏年云:"胡谐之何物狗!所求无厌!"”(诬告,变味,制造矛盾。)谐之恨之,谮于上曰:“柏年恃险聚众,欲专据一州。”上使雍州刺史南郡王长懋诱柏年,启为府长史。柏年至襄阳,上欲不问,谐之曰:“见虎格得,而纵上山乎?”甲午,赐柏年死。(范柏年(?-479),祖籍梓潼(今四川梓潼县),后来移居梁州华阳县(在今勉县境)。最开始在梁州做州将,州刺史派他到京师建康见宋明帝并请示机宜。明帝在问及梁州是否有贪水时,范柏年灵巧答对,留下了"廉泉让水"故事。后来范柏年历位内外官职,最终官至梁州刺史。)(柏年得罪皇帝身边人,以致丧命,萧政权一样昏暗。)李乌奴叛入氐,依杨文弘,引氐兵千余人寇梁州,陷白马戍。王玄邈使人诈降诱乌奴,乌奴轻兵袭州城,玄邈伏兵邀击,大破之,乌奴挺身复走入氐。
    

        初,玄邈为青州刺史,上在淮阴,为宋太宗所疑,欲北附魏,遣书结玄邈,玄邈长史清河房叔安曰:“将军居方州之重,无故举忠孝而弃之,三齐之士,宁蹈东海而死耳,不敢随将军也!”玄邈乃不答上书。及罢州还,至淮阴,严军直过;至建康,启太宗,称上有异志。及上为骠骑,引为司马,玄邈甚惧,而上待之如初。及破乌奴,上曰:“玄邈果不负吾意遇也。”叔安为宁蜀太守,上赏其忠正,欲用为梁州,会病卒。(萧道成容异己,比一般皇帝开明之处。)
    

        十一月,辛亥,立皇太子妃斐氏。
    

        癸丑,魏遣假梁郡王嘉督二将出淮阴,陇西公琛督三将出广陵,河东公薛虎子督三将出寿阳,奉丹阳王刘昶入寇;许昶以克复旧业,世胙zuò江南,称藩于魏。蛮酋桓诞请为前驱,以诞为南征西道大都督。义阳民谢天盖自称司州刺史,欲以州附魏,魏乐陵镇将韦珍引兵渡淮应接。豫章王嶷遣中兵参军萧惠朗将二千人助司州刺史萧景先讨天盖,韦珍略七千余户而去。景先,上之从子也。南兖州刺史王敬则闻魏将济淮,委镇还建康,士民惊散,旣而魏竟不至。上以其功臣,不问。
    

       上之辅宋也,遣骁骑将军王洪范使柔然,约与共攻魏。洪范自蜀出吐谷浑历西域乃得达。至是,柔然十余万骑寇魏,至塞上而还。(柔然,北魏宿敌
    

       是岁,魏诏中书监高允议定律令。允虽笃老,而志识不衰。诏以允家贫养薄,令乐部丝竹十人五日一诣允以娱其志,朝晡给膳,朔望致牛酒,月给衣服绵绢;入见则备几杖,问以政治。(备受尊重。)
    

        契丹莫贺弗勿干帅部落万余口入附于魏,居白狼水东。
    

         高帝建元二年(庚申,公元四八〇年)
    

       春,正月,戊戌朔,大赦。
   

        以司空褚渊为司徒,尚书右仆射王俭为左仆射;渊不受。
    

         辛丑,上祀南郊。
    

        魏陇西公琛等攻拔马头戍,杀太守刘从。乙卯,诏内外纂严,发兵拒魏,征南郡王长懋为中军将军,镇石头。
    

        魏广川庄王略卒。
    

        魏师攻钟离,徐州刺史崔文仲击破之。文仲遣军主崔孝伯渡淮,攻魏茌眉戍主龙得侯等,杀之。文仲,祖思之族人也。
    

        羣蛮依阻山谷,连带荆、湘、雍、郢、司五州之境,闻魏师入寇,官尽发民丁,南襄城蛮秦远乘虚寇潼阳,杀县令。司州蛮引魏兵寇平昌,平昌戍主苟元宾击破之。北上黄蛮文勉德寇汶阳,汶阳太守戴元宾弃城奔江陵,豫章王嶷遣中兵参军刘伾绪将千人讨之,至当阳,勉德请降,秦远遁去。
    

        魏将薛道标引兵趣寿阳,上使齐郡太守刘怀慰作冠军将军薛渊书以招道标;魏人闻之,召道标还,使梁郡王嘉代之。怀慰,乘民之子也。二月,丁卯朔,嘉与刘昶寇寿阳。将战,昶四向拜将士,流涕纵横,曰:“愿同戮力,以雪雠耻!”
    

        魏步骑号二十万,豫州刺史垣崇祖集文武议之,欲治外城,堰肥水以自固。皆曰:“昔佛狸入寇,南平王士卒完盛,数倍于今,犹以郭大难守,退保内城。且自有肥水,未尝堰也,恐劳而无益。”崇祖曰:“若弃外城,虏必据之,外修楼橹,内筑长围,则坐成擒矣。守郭筑堰,是吾不谏之策也。”乃于城西北堰肥水,堰北筑小城,周为深堑,使数千人守之,曰:“虏见城小,以为一举可取,必悉力攻之,以谋破堰;吾纵水冲之,皆为流尸矣。”魏人果蚁附攻小城,崇祖着白纱帽,肩舆上城,晡时,决堰下水;魏攻城之众漂坠堑中,人马溺死以千数。魏师退走。(以水代兵。)
    

        谢天盖部曲杀天盖以降。
    

        宋自孝建以来,政纲弛紊,簿籍讹谬,上诏黄门郎会稽虞玩之等更加检定,曰:“黄籍,民之大纪,国之治端。自顷巧伪日甚,何以厘革?”(皇帝论户籍的意义。)玩之上表,以为:“元嘉中,故光禄大夫傅隆年出七十,犹手自书籍,躬加隐校。今欲求治取正,必在勤明令长。愚谓宜以元嘉二十七年籍为正,更立明科,一听首悔;迷而不返,依制必戮;若有虚昧,州县同科。”上从之。(对于积重难返的问题,往往是一听首悔、迷而不返,依制必戮的办法,就是不得不原宥前罪。
    

        上以羣蛮数为叛乱,分荆、益置巴州以镇之。壬申,以三巴校尉明慧昭为巴州刺史,领巴东太守。是时,齐之境内,有州二十三,郡三百九十,县千四百八十五。
    

        乙酉,崔文仲遣军主陈靖拔魏竹邑,杀戍主白仲都;崔叔延破魏睢陵,杀淮阳太守梁恶。
   

          三月,丁酉朔,以侍中西昌侯鸾为郢州刺史。鸾,帝兄始安贞王道生之子也,早孤,为帝所养,恩过诸子。
    

           魏刘昶以雨水方降,表请还师,魏人许之;丙午,遣车骑大将军冯熙将兵迎之。
   

           夏,四月,辛巳,魏主如白登山;五月,丙申朔,如火山;壬寅,还平城。
   

         自晋以来,建康宫之外城唯设竹篱,而有六门。会有发白虎樽者,(古代用以奖劝直言者的一种盖上有白虎图像的酒器。《宋书·礼志一》:“正旦元会,设白虎樽於殿庭,樽盖上施白虎,若有能献直言者,则发此樽饮酒……欲令言者猛如虎,无所忌惮也。”《南齐书·王俭传》:“ 宋 世外六门设竹篱。是年初,有发白虎樽者言:‘ 白门 三重门,竹篱穿不完。’上感其言,改立都墙。”)言“白门三重关,竹篱穿不完”。上感其言,命改立都墙。
    

        李乌奴数乘间出寇梁州,豫章王嶷遣中兵参军王图南将益州兵从剑阁掩击之;梁、南秦二州刺史崔慧景发梁州兵屯白马,与图南覆背击乌奴,大破之,乌奴走保武兴。慧景,祖思之族人也。
    

        秋,七月,辛亥,魏主如火山。
   

         戊午,皇太子穆妃裴氏卒。
    

        诏南郡王长懋移镇西州。
    

        角城戍主举城降魏;秋,八月,丁酉,魏遣徐州刺史梁郡王嘉迎之。又遣平南将军郎大檀等三将出朐城,将军白吐头等二将出海西,将军元泰等二将出连口,将军封延等三将出角城,镇南将军贺罗出下蔡,同入寇。
    

        甲辰,魏主如方山;戊申,游武州山石窟寺。庚戌,还平城。
    

        崔慧景遣长史裴叔保攻李乌奴于武兴,为氐王杨文弘所败。
    

        九月,甲午朔,日有食之。
    

        丙午,柔然遣使来聘。
    

        汝南太守常元真、龙骧将军胡青苟降于魏。
    

        闰月,辛巳,遣领军李安民循行清、泗诸戍以备魏。
  

         魏梁郡王嘉帅众十万围朐山,朐山戍主玄元度婴城固守,青、冀二州刺史范阳卢绍之遣子奂将兵助之。庚寅,元度大破魏师。台遣军主崔灵建等将万余人自淮入海,夜至,各举两炬;魏师望见,遁去。
   

        冬,十月,王俭固请解选职,许之;加俭侍中,以太子詹事何戢领选。上以戢资重,欲加常侍,褚渊曰:“圣旨每以蝉冕不宜过多。臣与王俭旣已左珥,若复加戢,则八座(六曹尚书、令、仆)遂有三貂;若帖以骁、游,亦为不少。”(在唐制,左右散骑、侍中、中书令各二人,冠制皆金蝉珥貂,号称八貂。《新唐书·百官志二》:“ 隋 废散骑常侍。 贞观 元年復置,十七年为职事官。 显庆二年,分左右,隶门下、中书省,皆金蝉、珥貂,左散骑与侍中为左貂,右散骑与中书令为右貂,谓之八貂。” 唐耿湋 《元日早朝》诗:“参差万戟合,左右八貂斜。” 唐白居易《薛戎赠左散骑常侍制》:“俾增九原之光,追备八貂之列。”)乃以戢为吏部尚书,加骁骑将军。
    

        甲辰,以沙州刺史杨广香为西秦州刺史,又以其子炅为武都太守。
   

         丁未,魏以昌黎王冯熙为西道都督,与征南将军桓诞出义阳,镇南将军贺罗出钟离,同入寇。
    

        淮北四州民不乐属魏,常思归江南,上多遣间谍诱之。于是,徐州民桓标之、兖州民徐猛子等所在蠭fēng起为寇盗,聚众保伍固,推司马朗之为主。魏遣淮阳王尉元、平南将军薛虎子等讨之。
    

         十一月,戊寅,丹阳尹王僧虔上言:“郡县狱相承有上汤杀囚,(沿袭着用有毒的汤药杀害生病的罪囚的做法)名为救疾,实行冤暴。岂有死生大命,而潜制下邑!愚谓囚病必先刺郡,求职司与医对共诊验,远县家人省视,然后处治。”(稍见人性·。)上从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