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刘向军:如何解答表现手法题
2019-10-19 | 阅:  转:  |  分享 
  
如何解答“表现手法”题河南宏力学校刘向军2010.3.16一、狭义的“表现手法”狭义的“表现手法”指的是语文教学中的概念,它主要
是指向或全诗或全文或某个语段的鉴赏,它主要包括: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喻今;对比,衬托,
象征,用典,想象,联想,渲染,铺垫;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欲扬先抑,卒章显志等。二、广义的“表现手法”广义的“表现手
法”指的是文学批评中的概念,它还包含了9类主要的修辞手法,而修辞手法主要是指向于局部的某些语句的鉴赏的,它主要包括八类:比喻、比拟
、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三、“表现手法”命题的一般规律1.有的命题人使用的是狭义的概念,有时会明确的指出
某一种具体的表现手法,让考生就此手法作出赏析。2.有的命题人使用广义的概念,在题干中常用“哪些表现手法”或“什么写法”或“哪些艺
术手法”等词语,此时就要求考生还得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来答题。3.此类题型分值至少是4分,多数情况是6分,需要分成2—3个得分点
来做答。四、表现手法”答题的一般技巧1.命题人在题干中明确暗示了“表现手法”是狭义概念时,此时只从狭义的“表现手法”角度来答
题。2.不能准确判断命题人使用的是广义或狭义的“表现手法”概念时,宜立足广义概念答题,即必须同时考虑“修辞手法”的角度答题。3
.多数情况下命题人使用的是广义的“表现手法”概论,考生需结合试题赋分及答题空间,首先保证从狭义的“表现手法”角度答题,然后还要从“
修辞手法”的角度答题。4.此类鉴赏题答题表述的一般思路句式为:某种具体手法术语(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是什么+对应文本(语句/语段
)是什么+表达效果是什么。三句重要结论如果命题明确要求从“修辞手法”角度答题的话,则不必考虑“表现手法”的答题角度;如果命题
明确提出某种“表现手法”并要求从此角度鉴赏的话,则不必考虑“修辞手法”的答题角度;如果命题只笼统地从“手法/方法”的角度来命题的
话,则必须首先保证从“表现手法”的角度来答题,同时根据分值、答题空间、文本范围考虑从“修辞手法”角度答题。例一:2009年全国
一卷第17题:在文章最后,作者是采用哪些方法来写克拉2号气井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文本:雷抒雁《彩色的
沙漠》)参考答案:第一问:作者采用对比、排比、比拟和想象来写克拉2号气井。第二问:①通过对克拉2号气井所在的雅丹地貌和荒
漠地貌的对比,表现了石油工人充满激情,不畏艰险,克服困难的精神;②通过对不同劳动情景的排比,表现了石油工人坚定的决心和一往无前的气
势;③通过对管道天然气声音的比拟,表现了石油工人对西气东送所做的巨大贡献;④通过对远方亲人的召唤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石油工人的敬佩
和感激之情。[命题分析]题干中的要点是“哪些方法”、“思想感情”和“简要分析”,作为全国一卷来说,此题的命题表述是很严谨的。
“哪些方法”避免了使用“哪些表现手法”可能给考生带来的含糊性,暗示了要从狭义的“表现手法”角度和“修辞手法”角度来答题。“简要分析
”四字以及6分的赋分,暗示考生需要就每一种“方法”结合文本从“思想感情”的落脚点进行鉴赏作答。此题答案严格按照命题中问题顺序依次作
答,非常规范。例二:2009年全国二卷第17题: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来表现岳桦?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文本:任
林举《岳桦》)参考答案:第一问(2分):①拟人;②比喻。第二问(4分):①通过拟人的手法,可以使岳桦由谷底到峰顶、由
平凡到卓越的过程更加生动形象;②通过比喻的手法,可以使岳桦的内在气质得以揭示和提升。[命题分析]此题题干明确考查“修辞手法”,
属于广义“表现手法”的范围。题干中的关键是“哪些”二字,至少得答出两种修辞;同时,“有什么好处”要求得结合文本相应语句答出该修辞手
法的表达效果。此题答案按照题干问题顺序作答,严谨规范。例三:2007年全国一卷第12题第(2)小题: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
这首词(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作一赏析。(4分)参考答案:“情”的角度: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的融合在景物与
动作的描写中,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这种淡淡却无法排遣的情感;“景”的角度: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景物无不与
本词所表现的感情所契合,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喻情于景的功力。[命题分析]此题明确从“情景交融”这一“表现手法”的角度来考查,命题很
显豁。题干的关键是“赏析”,因此,必须结合苏轼的写景的语句来鉴赏其情。此题答案充分体现了题干“赏析”二字,结合原诗句以文学鉴赏语言
表述。例四:2007年全国二卷第17题:为了表现海南岛古今的巨大变化,文章多处使用了对比手法,请加以分析。(8分)(文本:茅盾
《海南杂忆》)参考答案:古代海南岛被当作险恶之地,流放到此的人发辉不了应有的作用,人民掌握酢权之后,海南岛成为新天地,归国华侨
在此安家立业,成为建设国家的人才。古时候老百姓把鸭脚栗、天南星当作粮食,生活很悲苦;现在的农民用鸭脚栗喂牲畜,且还有比它好的饲料
。[命题分析]此题题干明确限定考查“对比”这一表现手法,审题的关键一是“多处”二字,一是8分的赋分,三是“加以分析”四字,因此
答题时必须锁定阅读区域,从文本中至少找出三处对比的语句加以鉴赏。此题答案紧扣文本,依次筛选出相对比的各点加以表述。例五:200
9年安徽卷第9题: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阙和下阙作简要分析。(4分)(文本:舒《小重山·端午》)参考答案:手
法:对比。简析: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
命题分析]安徽此题考查的是狭义的“表现手法”,不涉及“修辞手法”。此题审题的要点是“最突出”三字(只能答一种表现手法)以及“简要
分析”(必须以句段的形式表述)四字。此题答案按照问题顺序,选简洁明确的回答“对比”二字,然后紧扣诗句,全面筛选诗句中的两处对比,加
以“分析”表述。例六:2009年海南卷第9题: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
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6分)(文本: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参考答案: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
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题为“代人赋”,实则为己
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命题分析]此题前两问考查得是狭义的“表现手法”,“哪种”二字表明只考查最突出
的一种。题干中用“写作手法”这个概念,是对“表现手法”的灵活变通。答案首先明确回答“对比”这个手法名称,然后紧扣文本分析了其“感情
”,符合“简要说明”的要求。例七:2009年湖南卷第18:在第2自然段中,作者写“云有云的地方性”的用意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艺术
手法?(4分)(文本:沈从文《云南看云》)参考答案:用意:将“云”与“人事”勾连起来,为写云南的云给人的深刻的教育意义铺垫张本
。手法:运用了对举、铺陈、比拟、夸张等艺术手法。[命题分析]此题命题人所用的“艺术手法”是指广义的“表现手法”,既含有“对
举、铺陈”的“表现手法”,也含有“比拟、夸张”的“修辞手法”。考生答此类题就应该首先保证从狭义的“表现手法”的角度作答,同时再从“
修辞手法”的角度作答。例八:2009年江苏卷第: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6分)
(文本:张笑天《上善若水》)参考答案: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古喻今:借都
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命题分析]此题题干中的“本文”“不以描写见长”“艺术表现”
这些词语暗示此题是就全文的狭义的“表现手法”来设题,而不是从某些语句的“修辞角度”来设题。答案中回答了“抒议结合”“托物言志”“借
古喻今”“虚实结合”这四个“表现手法”,这正是从“本文”全文的范围来辨识有“哪些特色”的。例九:2009年江西卷第14题第2小
题: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4)(文本: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参考答案:以悲景写哀情;不着悲字而悲情自现(或寓情于景,不直接写情,而将情完全寄寓在景物中)。[命题分析]此题明确要求考
查从“情景关系”这个狭义的“表现手法”的角度来作答,审题的关键在于“独到之处”的暗示,它暗示考生不能简单地从习惯的“借景抒情”或“
情景交融”这样的方式来表述,而是立足文本诗句,究竟其景与其情有什么样具体的关系。例十:2009年辽宁卷第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
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5分)(文本:欧阳修《晚泊岳阳》)参考答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处景而生的思乡之情。是通过卧闻钟声、系
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以境寓情来表现的。
句句写景,景景关情。[命题分析]此题题干中“这首诗”以及“怎样表现的”词语,暗示考生得从狭义的“表现手法”的角度来答题,但这个
暗示应该说比较隐晦。答案中强调了“听觉”“视觉”和“以境寓情”三点表现手法。考生在答题时如果不放心,也可以补充文本中鲜明的“修辞手
法”。例十一:2009年四川卷第12题第2小题: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6
分)(文本: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参考答案: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
作了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
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命题分析]此题题干中明确要求考生鉴赏“情景交融”和“描写”这两个“表现手法”,
答题时要注意“结合全诗”和6分赋分这两个关键点。答案用分号分成三个答题点,第一点答的是“情景交融”,即诗的前两句;第二点答的是“泪
尽”这一“人物活动”“描写”;第三点答的是“望”这一“人物活动”“描写”。此题命题和答案都很规范。例十二:2009年天津卷第2
0题:请你结合对文中“历史以一时难测的高速冲向前方”这句话的理解,分析本文主旨。为凸显文章主旨,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4分)(文本:楚岩《老屋》)参考答案:句意理解:社会进步速度惊人。本文主旨:通过感叹新房迅速变“老”,反映了社会发展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表现手法:对比。[命题分析]此题第二问中的“为凸显文章主旨”、“主要”及“表现手法”这些词语暗示是命题人是着眼于全文来考查狭义的“表现手法”而不包括着眼于个别语句对“修辞手法”的考查。又因为此题赋分少,并且没有“简要分析”一类的要求,所以答案只简要地答出“对比”这个表现手法的术语即可。
献花(0)
+1
(本文系三驾马车196...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