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朝九晚五,无聊但也快乐。”| KY调研:薪水平台爱好,依靠什么选工作靠谱?

 昵称44943940 2019-10-19

KY作者 / 47
编辑 / KY主创们
 
记得之前看过一句话,说人生最迷茫的阶段,不是刚从校园出来,对社会一无所知的时候,而是工作两三年后,有了一定认知和积累,却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纠结着人生方向的时候。
 
有一个朋友最近就遇到了这个难题。他是历史专业,毕业后没有合适的直接对口的专业,进入了一家快消做市场营销。今年就要升任manager的时候,他却犹豫了:

“我不知道自己的要不要继续做下去,或者说,未来我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

从前景来看,还有其他更好的行业选择,从兴趣来看,我也志不在此,可三年多的经验却把我困住了,想换工作却不知道换什么,想重新开始,又觉得这些经验丢掉了可惜,进退两难。
 
我们也收到很多读者的疑问,尤其是很多刚毕业,正在经历秋招的应届生,对于如何找到职业方向感到困惑。

理想,薪酬,平台,能力……这些不同的影响因素在择业时应该如何排序?
 
(想知道自己的职业兴趣点,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吗?后台回复【职业兴趣】,或点击文末测试卡片获取测试,查看自己的职业兴趣报告吧~)

为此,我们发起了一份关于“职业选择”的调查,有效数据134份,其中,男性被访占比22.39%,女性被访占比76.87%,年龄主要集中在18-30岁区间内。
 
我们发现,在选择职业时,大家最优先考虑的因素主要有“薪水或其他福利、保障等”(78.36%)、“工作内容是否是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69.40%)、“自己的专业背景、职业技能或经验是否匹配”(58.21%)。与公司相关的因素,例如公司管理方式,公司规模或平台大小,则显得不那么重要。


然而,真正促使大家选择了目前工作的原因,排在第一位的却是“专业背景、能力是否匹配”(64.22%),原先大家最看重的薪水下滑至第三(34.86%),但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工作内容自己是否喜欢或感兴趣”始终是大家择业过程里的重要考量指标。

那么,有多少人找到了自己理想的职业呢?
 
我们邀请了大家对目前的职业与理想职业的符合程度打分。大多数的选择集中在5、6、7三个分值,可见,对于大部分人而言,目前的职业与理想职业之间还是有比较大差距。


如何选择一条真正适合自己,且可以长期发展的职业道路?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


01.
“把赚钱这件事作为首要目的时,就没什么可迷茫的了。
Winston,男,销售

读书的时候我就是个重度篮球爱好者,那时候我就想,如果可以找一份和篮球相关的工作,那别提多完美了。

毕业后如愿以偿,在广告公司负责体育板块的策划,以前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体育明星出现在活动现场,真有一种梦想成真的感觉。

照理说,我应该对工作感到万分满意和珍惜,而这一切却悄然改变了。

在我工作的第三年,家里发生了一次比较重大的变故,投资的几个平台接连出现问题,资金被卷走,几乎没有可支配的流水,压力巨大。再加上恋爱,从日常开销到涉及谈婚论嫁,每一件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需要钱。我第一次感觉到了拮据。

对比同龄的伙伴们,有的人辛苦创业,已经实现财富自由,有的人勤勉加班,不断积累经验和资源,已经成为行业大佬,而我却是困窘于自我的舒适圈内,平平淡淡,连对抗基本的风险能力都没有。

物质这个东西,在你不缺的时候,会觉得它的存在理所当然,然后眼里,都追寻着别的梦想,可是,有一天,当这个基石动摇了,你会发现,一切都摇摇欲坠。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赚钱变成了我对工作的首要考虑条件,我不考虑行业,不考虑爱好,为了赚钱选择换行换岗。我需要足够的物质支撑起我想要的生活,否则,一切都是空想。

从策划到销售,从广告到医疗,这个过程并不容易,相当于把一切都打碎了从头来过,跳出自己的舒适圈,放弃爱好,去接受自己曾经有偏见的职业。但不论它多辛苦,日夜颠倒还是赔人笑脸,我在乎的,只是付出和收入的直接正比,做成多少,拿多少提成和奖金。

脚踏实地的生活和一笔一笔清晰可见的入账,才是生活最大的安全感。在工作这件事上,可以有“我喜欢”的任性,可以有远大的梦想和高尚的追求,但首先你需要可以承担起自己的生活,以及对另一半、对家庭的责任。
 
02.
“如果不知道做什么,就把瞎想纠结的时间都拿去实践。
蔡小十,男,品牌经理

我大概是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吧。没有特殊爱好,也没有厉害伟大的理想,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讨厌的事情,而正是这种“平庸中和”的性格,让我在择业的时候一度陷入困境:我到底,要做什么呢?

所有人都摩拳擦掌准备校招的时候,我却不知道简历到底投去哪。大学读了四年书,对大部分行业的了解其实都只有皮毛,甚至连皮毛可能都是自己构想出来的,在这种不了解的情况下,如何可以知道自己未来一辈子要做的工作是什么呢。这简直就像一场赌博。

作为一个风险回避的人,在做任何事之前,我都倾向于先有仔细全面的调研。所以我干脆放弃了校招,选择了一条看似不那么靠谱的路:通过不断换实习的方式去了解我感兴趣的工作,然后再进行选择。

在刚毕业的前两年里,我前前后后换了不下十份工作,跨度也极其宽泛,做过人力资源(这大概是最快的初步了解各岗位信息的方式了),摄影助理,体育品牌市场策划,旅游渠道开发,职业车队运营……因为是新人实习,对薪资没硬性要求,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公司都愿意用这样的廉价到动力,而这对我来说,这简直就是一件不用缴学费就可以了解各行各业的大好机会。

最后,在权衡了工作内容,自己的能力和性格,以及可上升空间后,我现在在一家汽车企业做品牌经理,可以满足我对车的兴趣,符合我喜欢和人打交道的性格,以及累积行业资源的诉求。

工作毕竟是要做一辈子的,我们连购物都知道要不断体验和比价,那么对于这样一件长久的事,自然也需要时间去了解和尝试。不要慌乱的一头扎进某个行业,然后被推着走完一生。也不要总是空想,对别的行业充满了美好想象总是抱怨当下。一切都是,试了再说,而后,总有答案和归途。
 

03.
“我把日子分成两半,工作平淡,生活精彩。
雯雯,女,银行柜员

以前总觉得,家人介绍,朝九晚五的工作,丢脸又没有意义,没想到毕业五六年以后,自己也过上了这样的日子,而且还意料之外的舒服。

当然,这不是我最初的选择。和很多同学一样,刚毕业的时候,我对工作踌躇满志,幻想着自己拿着咖啡杯踩着高跟鞋,意气风发的穿梭在高档写字楼里。后来也也确实在高楼耸立的珠江新城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办公位,不过,倒是加班加的油光满面,常常看见凌晨两三点的街道。

在这样的强度之下,一有空就是补觉,兴趣爱好,朋友社交什么的,好像都离我越来越远。虽然和预想有出入,但看着大多数留下来的同学也是忙忙碌碌,就觉得,这大抵是年轻人的常态吧。

直到有一次回老家,参加初中同学的婚礼,我看到了另一种慢节奏的人生选择。我没有立刻动摇和转变,但这事就像在心里埋下了种子,后来在家里接连不断的催婚压力,和越来越不好的身体状况推动下,我走向了这颗种子指引的方向。

我回到老家进了一家本地银行,说实话,它所有糟糕的地方和我想象的一模一样,重复,无聊,赚的不多,也没有成就感,可它的好处却也是显而易见的,每天五点准时下班(其实大概四点多我就已经开始收包),突然有了很多自己的时间,可以陪陪父母健健身,偶尔兴致来了做点烘焙送朋友,甚至工作日约饭约唱歌也完全ok。

这些零碎的“下班后时间”,逐渐让我找回了生活应该有的状态,那是一种积极的,充满了希望和活力的感觉。

工作这件事,对于每个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有人是满足物质丰裕,或自我价值实现,但对我来说,比起无止尽的劳心劳力,我只需要它作为一种基本,常规的社会关系。可以无趣却很安稳,这无聊的“劳动时间”之外,生活可以充分精彩。
 

04.
 “离开学校以后,这是第二个证明自己的方式。
彬哥,男,互联网开发

高考发挥失常,带着遗憾进了二本,每次提起自己的学校,都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太挫败了。所以在找工作的时候,我不看别的,就看平台。一方面算是弥补遗憾,重新证明自己,一方面也觉得可以学到更多成熟的经验,而且日后就算要跳槽换工作,这也是一个拿得出手的背景。

说实话,想要进大平台真的不容易。你能想象,我们有过历时三个月,将近二十轮的筛选么?从网申,笔试,初试,一轮又一轮的复试,终面。那个过程,简直就是心理和身理抗压能力的双重考验。

当时也有很多别的企业给我抛出橄榄枝,有的开出更高的薪酬,也有的可以给到更高的职级,但我就是一根筋,就想进大公司。我需要洗净压抑了四年的遗憾,我需要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更需要的,是对我来说一个全新的开始。

最后拿到offer的时候,竟然是和高考结束,被理想的学校录取一样的兴奋。

到现在我在这家公司工作快满三年了,不得不说,一家成熟的大企业里的确是有更为全面完善的培训机制,也可以接触到一流产品的核心技术,这对于一个新人的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同时它也有很多并行的劣势,比如复杂的跨部门沟通流程,进程较为缓慢的创新项目推进等等。

我可能没办法再像以前那样坚定的说,选择平台一定是最重要的,但我想,也许最终并不是选择本身决定了你的未来,而是你从每一次的选择里,收获了什么。对于我来说,这家公司的名号,这个logo背后,更重要的是成长的意义。薪资和职位是一时的,厉害的背景和实际的能力,才是我面对未来最大的底气。
 

05.
 “工作各有辛苦,唯有热爱可以与之抗衡。
KY的一位作者小姐姐

本科任性的转专业去自己喜欢的人类学,上课和读文献都变成了兴趣爱好,四年下来轻松又开心。可是到读研的时候,迫于家人的压力(当然,也包含着自己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担忧),选择了一个大众眼里“好就业”的专业,毕业后也顺利进入到这个领域比较不错的公司。

刚工作的两年多时间里,专业对口,办事效率高,老板也看重,似乎只要我坚持做下去,前面就有一条清晰可见的职业发展道路,而我却在所有人都不理解的目光下选择了辞职。从知名上市公司跳槽到了一家创业公司,从和代码数据打交道的pm,换到了每天读文献做访谈的内容作者。

原因很简单,出于喜爱。因为我发现,即使拿着不错的薪水,有着光鲜体面的行业背景,我却对手里的工作爱不起来。每天抱着上班如上坟的心情,处理着自己反感的素材,上线上到天亮,还要不断和人打交道,沟通拉扯的心累。

但即使在这样的密集又疲劳的工作状态下,我还是会坚持看书和写作,并可以在这个过程里放松,静心。那么,如果一份工作可以是这样的内容,可以带给我相同的感受,那应该是一件幸福完满的事吧。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只是从工作中感受到幸福也需要一个探索和适应的过程。其实刚转行的时候就想放弃,和想象中自由又惬意的写作不一样,当它作为一份工作后,就变成了持续性输出,是一种极大的内耗。有时候熬夜到天亮还是一个字也写不出,也有盯着屏幕一整天,一个选题都想不出的情况。但是,喜欢就像一股隐形的力量,不知不觉的支撑着你走过这些困难。

因为喜欢,会主动尝试和不断学习,会从工作本身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和自我确信。很多人对我说过,把爱好变成职业以后会很痛苦,但其实每一份工作都有自己的不易,面对各不相同的困难烦扰,唯有热爱可以与之抗衡。而当你真正接纳和拥抱工作的那一刻,生活的能量和希望也随之开启。
 

06.
 “有些事刚开始没有意义,一直做下去就成为了意义。
Gulingling,女,小学老师

选择读师范不是出于什么高尚的理想,只是在分数线范围内,折中选了一个上的了的学校。毕业后脑子也轴,觉得理所当然只能当老师,所以也没想着去找别的工作,考完公招进了编制。

不知道为什么在别人眼里当老师是特别好的工作,至少在前几年里,我是有很多不满的。比如起的早赚的少,学生不听话,家长事情多。现在的孩子真的金贵,但凡有一点磕磕碰碰的,在处理家长的情绪这一块,都让人头大。工作的内容也很无聊,课件知识点不断重复,教来教去都是那些东西,那时候就觉得,人生真是无望啊。

但无望也得一天天过下去,不知不觉就已经做了有六七年,时间真的是一剂良药,除了从抱怨到习惯,这个过程里,我也慢慢的感受到了价值和意义。其实最初的认同和坚定,也是俗气的来自于一次涨薪,从有一年开始吧(具体我忘了),教师的工资待遇普遍有了提升,所以,我对工作的接受度也就高了不少。

不过,更重要的是学生和家长的反馈。带过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们一天天长大,开启了各自不同的人生,每当有学生和家长来感谢我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原来自己觉得没意思的事,却冥冥之中影响了别人的人生。不能说自己从事教育有多高尚,但至少,值得被严肃庄重的对待。

到如今,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开始用到过去的经验和资源去教授他,启蒙他,教育的成就感和使命感都在坚持的过程里逐渐显露出来。

意义从来不是被想象构造的,它存在于分分秒秒的脚踏实地和平凡之中,如果你曾质疑自己当下在做的工作,是否有意义,那么,再给自己一些时间坚持下去,它会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会成为无可替代的意义。
 
KY作者说:
 
人之所以会感到纠结和迷茫,大多数时候,不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而是想要的东西太多,很难找到一个方法,可以满足所有需求。

就像择偶一样,很多人之所以会很难脱单,并不是没有人追,而是他们对伴侣的要求过高,趋近于完美,外貌,品德,家境,财富,工作等等,各方面都希望兼顾,而世上却难有如此完美之人。
 
这种虚妄的门槛,本质上就是自我设限,工作也是如此。如果赚钱,理想,轻松,成长,每一样都想得到,那其实是一个几乎不可能的挑战。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认清所有需求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才是你坚定职业选择的前提。
 
但是,生活中,我们难免会听到很多嘈杂的声音。有人站在年龄的制高点上劝你安稳,有人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告诉你哪些选择是对的,哪些是错的。然后,一点点模糊了我们自己真正的想法。但事实上,每个人的经历都无法复制,也没有人有资格,可以指导别人的人生。
 
所以,关于找到长期发展的职业方向这件事,不要过分苛求,也不要沉溺于自我怀疑,不如将所有纷繁的要素进行主次排序,然后付诸行动。首先满足最紧要的部分,其余的,如果可以成全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若无法兼得,也是我们注定要承担起来的不完满。
 
毕竟,不完满才是生活的常态。

但也是所有的不完满,最终构成了你完整,独特的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