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枯萎病在各地棚室番茄生产中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由于该病多在番茄开花结果期始发,而且症状发展缓慢,其危害性常不被菜农重视,造成病菌在重茬地块不断累积,对番茄生产构成潜在威胁。 Happy Halloween 症状识别 番茄枯萎病病程长,定植开始侵染,多从根尖开始,到开花前后才开始表现出症状,表现出症状后仍可存活很长时间,一般15-30天才枯死。发病初期,先是下部叶片枯黄,并大量脱落,与地表接触的茎基部皮层呈水浸状腐烂,地上部茎叶迅速凋萎;有时病部只在茎的一侧发展,形成纵向条状坏死区,致一侧叶片发黄,变褐后枯死;有的半个叶序或半边叶变黄。剖检病株地下部根系也呈水浸状软腐,皮层极易剥落,木质部变成暗褐色至煤烟色。在湿度大的条件下,病部产生粉红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西红柿挂果后,植株长势变弱,营养消耗大,植株透支严重,枯萎病症状开始显现出来。 病原及发病条件 番茄枯萎病的致病菌为番茄尖镰孢菌番茄专化型,属真菌界半知菌类。病茎100%带菌,病菌通过导管从病茎经过果梗到达果实,后随果实腐烂再扩展到种子上,造成种子带菌,也可以菌丝体或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病菌一般从幼根或伤口侵入寄主,进入维管束,堵塞导管,并产出镰刀菌素导致病株叶片黄枯而死。病菌可通过水流或灌溉水传播蔓延。土温28℃、土壤潮湿、连作地、移栽时伤根多、植株长势弱的发病重。 枯萎病病菌属土传病害,重茬地块易导致连年发病。已经发生枯萎病的棚室,如不处理土壤,下茬蔬菜必将受害。枯萎病发生严重的棚室,建议蔬菜拔园后,立即将棚内病株清理干净并做好土壤处理。建议菜农利用夏季歇棚期进行高温闷棚,可将土壤尤其是浅层土壤中的病菌杀死。 冬季换茬时,无法进行高温闷棚,只能用低温熏蒸剂,如液体的石灰氮,也可在清园后全棚撒施敌克松或高锰酸钾,翻入地中防治土传病害,但是效果不如土壤处理剂好。药剂处理土壤后,土壤中的有益菌和有害菌都被杀死了,因此处理土壤后要及时补充生物菌,让有益生物菌尽快占据生存空间,防止其再度侵染。 枯萎病和青枯病,这两种病害应该怎么辨别? 如何辨别青枯病与枯萎病? 1.相似点: 青枯病的发病症状与枯萎病有些相似,都是白天萎蔫,早晨傍晚恢复,维管束都有变褐症状。 2.不同点: 首先,青枯病不烂根,而枯萎病烂根。青枯病为害的部位主要是植株内部,由于菌脓阻塞导管,致使水分无法向上运输,从而表现萎蔫症状;枯萎病是根系腐烂变坏,维管束变褐,导致根系无法吸收和运输水分,造成萎蔫。 其次,青枯病发病后,植株是青枯症状,这一过程比较迅猛;而枯萎病发病后,植株是枯黄萎蔫症状,一般10天至半个月后才出现死亡,进程相对缓慢。 最后,区别青枯和枯萎最直观的一种方法,横切茎秆后在清水里浸泡或用手挤压切口,有乳白色粘液溢出的就是青枯病,而枯萎病则不会。 枯萎病防治方法 主要防治方法: ①实行3年以上轮作,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适当增施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②选用耐病品种。 ③采用新土育苗或床土消毒。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10g/平方米拌土4-5kg,先将1/3药土撒在畦面上,然后播种,再把其余药土覆在种子上。 ④种子消毒,用0.1%硫酸铜浸种5分钟催芽,播种。 ⑤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用10%双效灵水剂200倍液灌根,每棵灌药液0.5L,隔10天1次,连续3次。 优秀药剂推荐: 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2.5%咯菌腈悬浮剂(适乐时)、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多宁)、25%氰烯菌酯悬浮剂 药剂配方推荐: 25%氰烯菌酯悬浮剂750倍液+甲壳素、氨基酸类生根剂300倍液 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多宁)500倍液+2.5%咯菌腈悬浮剂(适乐时)+甲壳素、氨基酸类生根剂300倍液 |
|
来自: 深海之星ccpsl0 > 《番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