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读书:猛兽易伏,人心难降

 老黄说史 2019-10-19

每日读书:猛兽易伏,人心难降。每日读书:沟壑易填,人心难满。

[原文]

眼看西晋之荆榛,犹矜白刃;身属北邙之狐兔,尚惜黄金。语云:“猛兽易伏,人心难降;谷壑易填,人心难满。”信哉!(明 洪应明《菜根谭》)

[注解]

荆榛:泛指丛生灌木,多用以形容荒芜情景。

:“矜”的本意是指矛的柄,矛在仪仗中,用于迎接贵宾等场合,本文之义为“炫耀”“自夸”。

白刃:为兵器,此处代指武力。

北邙:北邙即邙山,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西起三门峡门,东止伊洛河岸。自东汉城阳王祉葬于此后,遂成三侯公卿葬地,是华夏最有名的墓地。“生在苏杭,葬在北邙”,就成为古代士大夫的生死追求。所以,陶渊明在《拟古》诗之四中才有如此期望:“一旦百岁后,相与还北邙。”

黄金:此处泛指财富。

[译文]

曾经鼎盛的西晋,眼看就要变成杂草茂盛的荒芜之地,可是,仍然有些看不清形势的人在那里炫耀自己的武力;即使是亲贵皇族死后,也同样会化作北邙山陵墓间狐鼠的食物,生时又何必那样吝惜自己的财富呢?有名俗话说:“制伏野兽容易,降服人心难;填平沟壑容易,满足人的欲望却很难。”这句话一点不假!

[辨析]

有人天生就好逞强斗狠,而视之为勇。何谓勇?人常说,勇在敢为,勇在无畏,其实,并不是所有敢为与无畏都是真勇。因为“兔子急了也咬人”,只要能豁得出去,情急之中,傻子也能做到的。孟子就给我们讲述了两个匹夫之勇与庸人之勇的故事。

齐国有个名叫北宫黝的勇士,就是个敢作敢为之人——肌肤被刺,身不战抖;眼睛被戳,都不眨一下。如果受到一点点侮辱,不管对方是何人,他都奋力反击……这样的勇,只是庸人之勇。

“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挠,不目逃;思以一豪挫於人,若挞之於市朝。”(《孟子.公孙丑上》)

孟施舍之勇,与北宫黝又有所不同。孟施舍尝说:“我对待不能战胜的敌人,就跟对足以战胜的敌人一样。不管面对哪一种,我都勇往直前。假如先估量敌人的力量才前进,先顾虑胜败再交手,那么,遇上数量众多的敌人就会害怕。所以,我不一定能打胜仗,只是无所畏惧罢了!”

“孟施舍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孟子·公孙丑上》)

孟氏之勇较之北宫之勇,看似理智些,但也只是匹夫之勇。匹夫之勇虽然能保持一股无所畏惧的盛气,但是,也常会因有了这股盛气而变得莽撞而不明事理。勇则勇矣,但却无补于事,有时还会坏事,甚至危及自身。这样的勇,不要也罢。

有句俗话,叫“知人知面不知心”,说的是就是“人心难测”。一提到“人心难测”,大多数人就只想到他人,殊不知,这世上最难制服的,不在他处,而正在自己的内心。能自制者,则能自胜,所以,修心、养性,才为古人所重视。能胜人且胜己者,就是真勇者。

人的生死有其自然规律,有人因此而珍惜生命,多作益事;有人却叹人生苦短微不足道、而及时行乐,欲整难填,人心不满。从古至今,历史的荣耀有人津津乐道,历史的教训却无人去真的吸取,以至“犹矜白刃”者代代都有,北邙枯骨者大有人在,人只管身前,顾不上以后,这才是最可悲的。

(图片来自网络。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欢迎关注账号,文中如有错漏欢迎指正,图文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