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那喇叭裤盛行的年代,香港的一群年轻人组起了乐队……

 微微传奇 2019-10-19
1950年代在香港的一些以上流社会洋人为主的高级夜总会,表演的歌星以献唱欧美流行曲为主,大多数配以菲律宾籍的乐师现场伴奏。
由于接触西方流行音乐,1960年代的香港年轻人喜欢自组乐队,也以唱英文歌曲为主。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是四个香港60-70年代的乐队。
泰迪罗宾与花花公子乐队
(Teddy Robin& The Playboys)


1964年披头士乐队访港,给香港流行音乐史留下了神话。泰迪罗宾(关维鹏)深受其音乐感染,与兄弟及朋友组成了乐队。他们的衣著与发型都非常入时,犹如当年的“飞仔”。

后来郭利民(Uncle Ray)成为了这支乐队的经理人,1965年更替他们安排签约钻石唱片,他们因此成为钻石唱片的首支全华人乐队,也是60年代香港的首席乐队。短短5年间,他们出版的单曲及专辑达到20多张,可见其当时受欢迎程度。

泰迪罗宾与花花公子乐队1969年的《Magic Colors》

许冠杰与莲花乐队
(Sam Hui& Lotus)


莲花乐队是香港六十年代最著名的英文歌流行乐队之一,前身是Bar Six,1966年改名为Lotus,即莲花乐队。成员包括鼓手张浚英、低音吉他手苏雄、旋律吉他手李松江、主音吉他手周华年以及主音歌手许冠杰!

莲花乐队后为钻石唱片公司灌录了首张专辑《Just A Little》以及专辑《I'll Be Waiting》。

1987年,许冠杰在演唱会上重提莲花乐队,并演唱了这首《Just A Little》,好听!

温拿乐队
(Wynners)


1973年由谭咏麟、钟镇涛、彭健新、叶智强、陈友五名成员组成的Wynners乐队(中文名称温拿)正式成立,该乐队前身是Loosers(失败者乐队)。

温拿乐队成立初期,在音乐上基本延续了原来Loosers乐队唱英文歌的风格,甚至在着装上也模仿欧美乐队的造型:长发、墨镜、松糕鞋,这一特征恰恰迎合了20世纪70年代前期香港流行乐坛的风潮,他们喇叭裤和齐肩发的造型在香港成为青年人效仿的对象。


新特乐乐队
(The New Topnotes)

新特乐乐队是香港20世纪70年代三大乐队之一(另两支是温拿乐队和林子祥客串主音的玉石乐队),乐队的灵魂人物是钟定一,曾在EMI出过四张唱片,并做过世界巡回演唱,后因叶振棠家庭原因,这支乐队解散,主要成员各自发展,后都成为香港乐坛重要人物。

2007年叶振棠演唱会上曾邀请了陈洁灵和钟定一暂组新特乐。


附带一个上面提到的玉石乐队的《When Will I See You Again》视频,发型衣着、舞台表现,让小编脸都囧了,一股浓浓的洋气港味

好音乐,不将就,曾经的喇叭裤,曾经的香港乐坛,影响了香港也影响了那个时代的年轻人。

本文图片、视频、音乐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