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瓦当壶的赏析介绍 文丨砂海墨韵 1942年,在宜宾东郊,一个名为李庄的小镇上,梁思成先生正在煤油灯下开始撰写《中国建筑史》。 雕梁画栋、勾心斗角,中式建筑的一切美丽,都在他的笔下慢慢重现,焕发光彩。 不同于西方,我国的传统建筑风格多样而绚烂,其中在西汉时期更是形成了以「秦砖汉瓦」和木结构的完整的建筑结构体系,史称之为「土木之功」。 而我们今天要讲的紫砂,便是与其中有关的「瓦当」。 瓦当,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用于顶檐上的一种小小的建筑装饰构件,用来保护屋檐的椽(chuán)头不受风雨侵蚀,排水防水,也增加了建筑的美感。 其样式主要有圆形和半圆形两种,瓦当艺术是古代建筑设计与生产工艺相结合的装饰艺术。 而在紫砂中,有两种壶型便是以此为名。 一种多名「汉瓦」,其钮以瓦为样式,阔桥钮,宽口而管腹,杀茶利器。 此款多以外形之钮而得名,稳重大方而有古韵。 另一种多名「瓦当」,一面便是半圆瓦当的形状,铭文以仿古体,以篆、隶体为样。 精巧融合,展示了汉瓦之艺术,也赋予了紫砂文化与历史的厚重感。 以前曾提到过,其以模印做好一侧瓦当面,而后粘合壶身,曼生瓦当便是如此,一侧铭「延年」二字。 另有曼生却月壶,一面泥绘云月山房,一面亦铭「延年」,精巧绝伦。 当代紫砂大家汪寅仙老师也曾做过一款瓦当壶,铭「传世」二字,得瓦当之神韵,会意动人。 西汉流传的瓦当在紫砂上绵延,文脉和传承尽在一器之上体现,紫砂瓦当,尽展光华。 *** 你还有什么想聊的吗,欢迎扫码。 点个看,再走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