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启示》连载134——136

 晨光_doc 2019-10-20

日记134“神圣”的手    

由于搬家了,不用挑水吃了,仅仅剩下新房子的外面挑土这件大活了,那院子地势低,需要慢慢挑土才可以接近房门砍的地面,这少说也有一百五十平米的院子,地平面低于房门九十厘米高,挑进的土就得超过约二百立方米(因为包含雨水沉降的量),因为是我自己慢慢挑的土,在家人的眼里,是根本不叫干活的。

那是哪一年,我不记得了,我手上的老茧慢慢从手上脱落,每一个都有现在的一分钱硬币大小,在两个手指与手掌连接处的中间凸起部位。且边缘薄中间厚,最厚度达到三毫米,大约是在两个月内脱落光的,每有一块老茧掉,我的内心都有说不出的酸楚,我是从小每年都会因为手热都脱落一层皮的,老茧还是剩下这么多,这是一个不孝的孩子吗!上帝你能睁睁眼吗?

忘了哪一年了,由于不像童年那样干活了,路也走得不那么多了,我的脚后跟的老茧脱落了,那老茧就像是脚后跟的套子一样,像象是我脚踩出的模型,拿在手里沉沉的,平均厚度达一毫米,最厚的地方有四毫米。这是终日劳作的见证。不久,另一只脚的老茧也脱落了,同前一个一样就是方向相反。我不记得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们存放到何处了,可是每每想起还是会难过好一阵子。那不仅仅代表我的体力付出,还是每次我一边干活一边嘟囔着、倾泄愤怒(不是干这件活计本身的愤怒,是家里对自己不公正的不满或是对一种强迫性宣泄)。干了这么多的活,得释放多少怨气,也许这是上帝的精心安排,有谁说过一句公到话吗。没有!从现在的角度看,童年,我是同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极相近的抑郁症患者。

同院的同龄邻居小哥,到现在对我还是妄加攻击,说我什么“太血了呀”(东北方言,夸张的意思),什么“不懂事呀”。因为我在他们父母对他们灌输的思想里,就是一个学习不好的孩子,应该得到的下场。比较的方式成为家长们的法宝,“别人家的孩子”成为集体可以借鉴“怪物”,或万能得高不可攀,或低能到不需要人可怜!

我家有个这样的邻居,邻里大伯和阿姨,正是用这样极端的、带有欺骗性的、偏执的灌输才是使他们的后代狂妄自大、为我独尊地迈进精神疾病行列的根源。那时基本天天就是爸妈用邻居的小哥比我学习好来骂我,我有好几次提醒爸妈邻居的小哥是比我大两周岁的!爸妈好像就是不信。最近有一天我和妈聊天,说到同院小哥比我大两周岁时,妈一愣,什么也没说。

我现在的人际能力可以说是低下,说实话我认了。可是我爸妈现在还有社会能力,特别是爸妈到处讲,我是不孝的孩子等等,从我认识妈的单位的同事第一天起,他们都是用仇视的目光看着我一直到现在,我清晰地看到我是妈愤怒的出口。

我的爸妈,不但毁了我的童年,再用他们一生的时间,四处散布不实之词来对待一个孩子,不可不说是用心良苦,更可怕的是他们所造成的事实,就如是给一个已经在人际关系井底的人不断地扔石头,我从给予我生命又给我一生苦难的家走向社会,我的爸妈又通过社会的无形之手,来日夜凌迟着那百孔千疮的灵魂。

我这辈子到底是得罪了谁才落得如此。现在我眼睛里噙满泪水,想起我五岁时邻居韩奶奶经常说的一句话“这孩子为什么有这么大的罪!”        

人间正道是沧桑,一切颠倒黑白、混淆视听、别有用心地做法,终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日记135 命运的安排

高中时,有个时间段的《每周一歌》栏目,播放李双江唱的《再见吧!妈妈》这首歌,是每天固定时间播放的,由于我非常愿听这首歌,因为这是一首带有忧伤色彩的歌曲,所以就喜欢多听了几遍。每每我走在大街上,耳边不断传来各种或欢快或忧郁的歌曲,可是欢快的歌曲,似乎耳充不闻,而听到带有忧伤色彩的歌曲时,好像浑身的毛孔都开了,有说不出的畅快。

我身边当然也有叫人心暖的例子。

我的中学同学刘秀萍,有兄弟姐妹十个,他们都很和谐也都很幸福。她每每回想起自己童年的往事,总有一种喜悦浮现在脸上,听她说过“妈每回给她洗头前,什么都准备妥当,她就躺倒在小床上,静静的享受有人给打理头发的温馨,总有说不出的温暖,可以令她终生难忘”。

我更明白,这是一个生活得很幸福的母亲,幸福的延续,一个生活得很焦躁的母亲,是不可能有这样的耐心的。一位幸福之人的幸福流淌,那受益的是自己儿女,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同样这样的幸福会一代一代传递下去,实际上,刘秀萍儿子非常优秀,这就是一个家族心理能量偏高且良性循环的实例。

一辈子没有体会到多少别人的关心和认可,也算白活。

 

日记136 无望的投胎

搬家到八道街一中和电业局交界处后,高中的时候,一次家里的鸡没有喂,妈在雪地里大骂说“我十月怀胎生下你,要你有什么用”,隔壁已经八十多岁的韩奶用手杖使劲砸着雪壳子大声说“十月怀胎,谁叫你怀的,不要个脸!”妈听后羞得迅速跑进屋里。       

在爸妈的行动上,已经把孩子压榨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他们为自己亲自生产了独一无二而皆大欢喜,为社会贡献出这样的怪胎而张灯结彩了。

父母们,你们过度的溺爱,会使孩子对别人无爱;过度的纵容,会使孩子对人无情;过度的保护,会使孩子做事无胆;过度的替代,会使孩子做事无能;过度的强制,会使孩子被动无志;过度的挑剔,会使孩子无路可走;过度的超量加压,会使孩子精神崩溃。”

我家正好适用这样两句“过度的挑剔,使孩子无路可走;过度的超量加压,会使孩子精神崩溃。

如果对于一种病态的家庭,孩子是父母婚姻"连接键"的时候,悲剧就在这种家庭背景下展开了!毁的是孩子,孩子用他童年的金色能量,换来了他父母家庭的表面的安定,留给自己终生的“残疾”。这样的父母不应仅仅用残忍来解释,而是两个大人跟一个无辜的孩子耍无赖。他们还会理直气壮地想,孩子是我自己的,我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

三八节和母亲节也应该是叫为人母者反思的日子。孩子在父母的关系中有些类似于家的“宠物”,就像在现实社会里会里有百分之九十五的宠物会被宠爱,另有百分之五的,是主人用来泄怒的,叫那百分之五的受害者或宠物,说出其监护人的好话,可以说是对孩子的不公正或污蔑或虐心。

就像我爸妈,竟然用十月怀胎为由逼迫孩子成为他的佣人,把孩子吃他家的饭,作为家里精神和肉体的双重奴隶的理由。

如果有一天,中央电视台真的用“是什么因素使一个家庭没有分裂”来评选感动中国的人物的话,我自认为,我应该上榜。

自己选择的出生理应自己承受,这会是太多人的心安理得吗。

                                                                                                          接续13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