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句】 本是青灯不归客 却因浊酒留风尘 星光不问赶路人 岁月不负有心人 【译文】 像我这样的人,已经厌倦了红尘俗世,本来打算遁入空门,诵经礼佛,了此残生,一心向佛。本应该过青灯古佛、晨钟暮鼓的日子,与你无缘,与红尘无关。然而,每次在我决意离开之时,我仍眷恋那杯浊酒,不是我贪杯风尘,只缘那杯酒是你倒的。只是因为喜好这杯中之物,不忍回去。 就像星辰不问赶夜路的人,佛祖也不怪罪我这凡世庸人,去留随意。 只是,了却红尘,还是和你泛舟江湖,都是一念之间。 只是,苦就苦在,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苦在执着,苦在放不下。 【出处】 网络句子 【解读】 首先,这不是出自一人之手。是网络段子,有人跟帖之后,因为有共鸣感,合得工整,而形成了这四句。大意是说:我本万念俱灰,想远离红尘,却因谈恋风尘,等你一句挽留,而滞留至今,在烟花巷陌,犹如孤魂野鬼。 【相似句】 本是青灯不归客,但因青丝留风尘。浮世悲欢终了了,为谁合眼想平生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留风尘。星光不问赶路客,世间几何又轮回?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为浊酒恋红尘。残星莫问行南北,岁月笑看往来人。 【相对】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无门慧开 【相近】 平生不修善果, 只爱杀人放火。 忽地顿开金绳, 这里扯断玉锁。 咦! 钱塘江上潮信来, 今日方知我是我! -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鲁智深偈子 【读后感】 佛家有人生三重境界之说,即: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菩提何来有证果,今日方知我是我。即一旦放下种种执着,包括“放下”这一念也不生起,这时我们本有的清净自性或说佛心、如来藏,就得以显发。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此为做人与处世。在人生历程中,三个阶段交互错杂,时而看山是山,时而看山不是山,时而又看山还是山,反思过来,终于明白原来人生就是熬,需要更多历练,更多感悟。 既然风轻云淡,为何吹不散,既然刻骨铭心,为何走失的如此突然,时间究竟见证了多少悲欢离合,多少承诺谎言,多少个永远,也抵不过两语三言,有人傻傻的站在原地,有人早已忘了何时曾来 。 曲未终,人已散,是谁轻许了诺言,又看淡了离别。 还是:闲看花开花谢, 去留无意, 云卷云舒罢。 有道是: “美人不是母胎生, 应是桃花树长成, 已恨桃花容易落, 落花比汝尚多情。 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目前, 若将此心以学道, 即生成佛有何难? 结尽同心缔尽缘, 此生虽短意缠绵, 与卿再世相逢日, 玉树临风一少年。 不观生灭与无常, 但逐轮回向死亡, 绝顶聪明矜世智, 叹他于此总茫茫。 山头野马性难驯, 机陷犹堪制彼身, 自叹神通空具足, 不能调伏枕边人。 欲倚绿窗伴卿卿, 颇悔今生误道行。 有心持钵丛林去, 又负美人一片情。 静坐修观法眼开, 祈求三宝降灵台, 观中诸圣何曾见? 不请情人却自来。 入山投谒得道僧, 求教上师说因明。 争奈相思无拘检, 意马心猿到卿卿。 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两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