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盛泽仲氏家族(二)

 吴越尽说 2019-10-20
沈莹宝



      盛泽镇上有两条仲家弄,一条在市河之北,叫北仲家弄,另一条在市河之南叫南仲家弄。其实在清代,盛泽共有四条名为仲家弄的弄堂,分别为北仲家弄、西仲家弄 (今殷家弄)、东仲家弄 (今南仲家弄) 和善嘉桥东北的小仲家弄 (今东方广场一带),它们都与盛泽仲氏家族有关。

      盛泽仲氏的始迁祖、仲子 49 代嫡长孙仲基自迁居盛泽后,为方便奉祀御赐河内公庙,仲氏数代都居住在乡下的膳字圩朝潭浜,直到明朝初年,仲子的57 代嫡长孙仲有仪才迁到了镇上。

      仲有仪,字德文,号鸣岐,他在盛泽姚家坝底建造了一处带有花园的宅邸,人称仲氏花园。乾隆 《盛湖志》 中说:“仲家园,在西肠圩姚家坝底,明诸生仲鸣岐所筑,中驾小潇湘阁,隐居著书……后圮毁。”现在的潇湘弄正是当年仲氏花园中小潇湘阁的位置,因此名为潇湘弄。

      明朝嘉靖年间 (1522—1566),仲有仪的五世孙、仲子62代嫡长孙仲应麒,又从姚家坝底迁居到市河之北,他家门前的那条弄后来被称为北仲家弄。他这一支人丁兴旺,因此到了清朝之后,部分后裔又分居到小仲家弄、荔子街和北观音弄等处,如同治《盛湖志》 的编纂者仲廷机就出生在荔子街,民国时期的崇明县长仲少梅的故居在观音弄。

      仲应麒的次子仲大绩成家后,又从北仲家弄迁到了市河之南的西仲家弄 (今殷家弄),并在这里重建仲家花园。新建的花园名为“秀园”,园内的布局与姚家坝底的旧园相似,一样有池塘、竹树、石蹬、孤峰,宛有山林之致,仍筑水阁数椽,名曰“小潇湘”。一时间,镇上的诗人墨客常在这里聚会,讲学论文,吟诗答对,尽一时之欢。清初的盛泽诗人沈承休有一首名为 《秀园》 的诗,描述了园内诗会的盛况:“一丸尘市内,乃有小潇湘。勺水吞云梦,孤峰秀僻疆。竹疏迎晓日,蕉展送斜阳。好客联诗句,狂歌未厌狂。”

      可惜,这一支后来人丁单薄,家道中落,后裔大多迁往外地,于是秀园为管氏购去,旧宅的主体部分则为殷易中购得;至康熙时,弄名也被改称为殷家弄。到了乾隆年间,秀园已然圮毁,秀园的南廊下逐渐成为街市,初名秀园坊,后改称花园街。盛泽的老人直到今天依然把花园街称作“花园脚下”。

      仲基的另一支后裔、仲子的 62 代孙仲岌,原来住在南草圩的蓼葭潭,明嘉靖末年也迁居到镇区的市河之南。为了与另外两条仲家弄相区分,人们称这里为东仲家弄 (今南仲家弄)。仲岌的曾孙仲治是一位学者,他的宅邸名为“宝日堂”,就在东仲家弄内。

      一个小小的盛泽镇居然有四条仲家弄,盛泽仲氏家族的名声由此可见一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