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为什么会有叛逆期?心理学:孩子缺的不是压力和道理

 昵称55807659 2019-10-20

每个孩子到了叛逆期的时候,家长都很愁,觉得他们总是喜欢和父母对着干,无论是说什么都不听,还开始逃学上网吧,打游戏。

家长想要找办法解决,却发现每次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就像是打仗一样,要么就是对方不听,要么就是发生了极其激烈的争吵。家长也是十分无奈呀,没有办法,家长就会利用自己的权威,采用高压的策略和宝贝们去讲道理。

可实际生活当中,孩子会经历很多事情,也会有各种烦恼。学业、交际这些都是问题,就算孩子不用为生计的问题烦恼,他们的生活中也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所以施压对于宝贝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这样做只会让他们原本的生活变得更加烦恼,道理他们已经听得太多了,世界上各种心灵鸡汤充斥在生活当中,可是如何利用这些鸡汤更好的前进去,却不是那么的容易。孩子们真正需要的是在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他们碰到什么样的情况,之所以不会怎么解决,是因为他们之前从来都没有处理过。

可是每次家长在应对孩子的问题时,总是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尤其是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只是一味的施压,结果导致自己的孩子越来越叛逆,虽然成功的考上了大学,可是生活过的一点都不如意。最重要的是孩子在家里总觉得父母在践踏属于自己的梦想,不仅如此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父母过多干涉,就会让孩子十分怨恨家长,导致彼此的关系越来越差。

一,家长要知道孩子缺的不是压力和道理。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其实就会独立思考,而在生活中他们会经历的事情也很多,从小到大他们就被父母灌输很多道理。例如长大之后要认真读书,要不就考不上好大学;做人诚实勇敢,才能够更受大家的欢迎,而且他们在用手机等各种电子产品进行社交的过程当中,也会听到很多的道理。再加上生活中父母的压迫等各个方面的苦恼,也会让孩子承受很多的压力。

1,孩子的压力实在是太多了。

小的时候,孩子们还没有成年,宝贝们最主要的压力,其实就来源于父母和学校。在家里父母总是将自己的期望告诉孩子,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实在是太高了,无形的压力就像是一只大手一样,压的孩子喘不过气;而在学校如果孩子的成绩总是倒数,学校的老师就会指责孩子让他们努力,甚至有时还会以学习成绩作为标准,来衡量一个同学的好坏。谁都不希望成为差等生,但是努力之后没什么结果,孩子就会选择放弃,在青春期更愿意和其他人打架。

进到社会,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要为自己的生活做考虑。赚钱养家,租房子等等问题,也会让宝贝们觉得十分的焦虑,生活当中有很多的人就在大城市里漂泊,十几年如一日重复着单调又简单的工作,生活就没有任何的进展。

2,孩子听的道理实在是太多了都没什么用。

好像每一个成年人碰到小孩子都愿意和他们讲一些道理,可是宝贝们听的已经太多了,小的时候给孩子讲很多故事,看很多的书籍,结果长大之后又是一模一样的套路。

讲道理和父母对孩子施压所造成的效果是一样的,父母就算是想要通过故事角色,让宝贝们掌握一些道理,也要掌握对的方法。不仅会让孩子们变得更反感,还会让他们迷失自我。

家长对孩子的行为,总是有超强的控制心理,就怕他们受挫之后心理承受不住。可是想要更好的保护孩子,并不是让他们在一开始什么都不接触,而是接触了某些事情之后,告诉他们该如何处理问题。父母帮着解决了一个,还有下一个。家长不可能保证自己什么都会,孩子也不一定经历一个单纯而又美好的世界,所以还是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吧。

而且家长也不要把自身的失败转移到孩子身上,父母在某些道路上没有成功,可以把自己失败的经验告诉孩子,但不要去阻止他们做同样的努力和尝试,这是不对的。

每个人的天赋和能力都是有所差别的,父母没成功,有可能说明父母在这方面的天赋不是特别的高。或者孩子经过家长的培养和耐心的鼓励之后,或许会取得比大人还要好的成绩。如果限制他们的生活,孩子就会陷入到绝望的边缘,宝贝只会越来越叛逆。

二,为什么孩子的压力没有转化成动力?

有很多人觉得有了压力就会积极向上,转化为动力,实际上这一切和孩子内部的评价系统有关,只有认识到真正的自我,他们才会根据外界的压力而调整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从而去调整自己的状态。

举个特别简单的例子,有些孩子在学习的时候的确有压力,但是因为有内部的评价系统,所以他们在学习的时候,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快乐,让生活变得有意义,他们才会爱上学习。如果没有这样的评价机制或者说只是追求外部的一些奖励,孩子根本就没有掌握到真正的精髓,所以也没有办法很好的学习。

有些孩子就是因为太过在意别人的评价,忘了如何做真正的自己才会陷入迷茫。而且生活中的压力让自己喘不过气,周围的人无论是家长,父母还是朋友,所反馈的评价都是十分消极的,这样的情绪会让原本压抑的孩子变得更加自卑,十分苦恼甚至会有想要自杀的情感。

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评价系统,主要是看内部和外部,到底哪个成为人的主宰,如果是内部的评价系统成为了主宰,孩子就会变得积极又向上。

三,该如何引导他们把压力变成动力。

压力时时刻刻都存在,而且一个人一旦没有了压力,可能也不会想着如何提升自己,所以有压力是好事,但是如何把这些东西转化成动力,才是父母应该教导孩子去做的。

1,学着放手。

父母总是喜欢抓着孩子不放,想要让宝贝们按照家长所搭建好的轨道继续向前走,其实生活中应该让宝贝们体会到什么才是真实的生活。而且不需要制定一个特殊的奖罚机制,有些孩子之所以会利用外部的评价去做事,因为他们想要得到一些外部奖励,而这些奖励并不能够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必须要让他们爱上做某件事情,才可以进一步的就是孩子变得更成功。

2,让孩子意识到价值,承担起家庭责任。

孩子小的时候也可以让他们自己做家务,自己洗衣服,扔垃圾等等,这些事情形成了习惯,他们就会觉得自己在家庭当中还是有很重要的。最起码他们和父母是平等的,只不过所承担的事情不一样而已,要让宝贝们意识到自己是有价值的,而且通过提升自己,也可以将这样的价值进一步的提高。

其实已经有很多的实验证明了,经常夸赞一个人的确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变化,会觉得受到了鼓舞,内心也会开心。心里有一些积极向上的情绪,他们才会收获更好的生活。希望每个孩子平时不需要面对太大的压力,轻轻松松的学习,拥有属于自己的乐活人生,相信在生活当中,孩子可以成长的更好,家长能成为他们的引路人。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