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心 | 能量管理的方法:管理自己的能量,比什么都重要

 香光庄 2019-10-20

《音乐疗愈》中国最美音乐微刊

心本自静,何须外求

修行在心,不贪不嗔

音乐 | 静心 | 冥想 | 疗愈 

Solaris 来自音乐疗愈 08:50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

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需要消耗能量。

越是复杂、不确定、创新的工作,所需要能量的数量、质量、集中度、强度越高。

上苍所给予我们的,有些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例如:我们不能因时间不够用向上苍多要一个小时。

而个人的能量,确实是可以管理的,有贡献、有意义的生活,就建立在有效的个人能量管理之上。

对于人类来说,能量主要来自4个源泉——身体、情绪、思想和精神,

通过形成特定的习惯,让以上每个源泉都能为人类系统地增加并定时补充能量。

学习有效地、智慧地管理个人能量,会对你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巨大的改变,你也会成为正能量的一个源头,积极地影响你的环境。


1

管理个人能量,先要认识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珍贵的礼物,这就是身体、头脑、情感、精神。身体的饥渴,需要饮食。

头脑的“饥渴”,需要学习;情感的“饥渴”,需要关爱;精神的“饥渴”,需要探寻更深的意义。


2

个人能量的四个来源

1、能量来自身体:

首先从对体能的关注开始,因为一个好的身体能够产生更多能量。

正确的饮食习惯、常规的运动、节制而有规律的作息,会提高人的基础能量水平。

反之,饮食随意、营养不良、懒散无规律的作息、缺少运动、睡眠不足和休息不够给人们身体能量带来亏空、削弱自己的情绪控制力和专注力。

2、能量来自头脑:

大脑在清晰的图像、有条理、有系统的情况下,才能像激光一样聚焦、能量最集中。反之,大脑在图像模糊、混乱时,大脑无法专注。

因此,思想必须集中。如果有一大堆任务摆在面前,就必须同时着手处理。

但实际上,这种做法会降低工作效率。养成一次只做一件事的习惯可以减少能量的分散。

比如:只在固定时段接发电子邮件,开会时不接听电话,等等。

3、能量来自情绪:

不管外部压力多大,能够识别、选择、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可以提高能量的质量,在情绪和人际关系之间建立正向循环。

大多数人都发现,当自己情绪愉快的时候,往往就是绩效最高的时候。

为做到这一点,除了注意工间休息,还应养成三个简单而有效的习惯:

深呼吸放松自己,向他人表达赞赏,并且换一种积极的方式来讲述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件。

相反,许多人拥有很高的身体能量,都被自己的坏情绪消耗掉了,也损伤了人际关系的和谐。在情绪和人际关系之间建立了负向循环。

4、能量来自精神:

当人发现自己的更深层面的价值观、更高层面的敬畏、更真实的自我、更深处的呼唤,并且和个人独特的天赋相一致时,个人能量的强度就会凸现出来。

反之,忙碌却体验不到价值、意义、真我,心灵就缺了一个锚,被命运拉扯、漂浮不定。

在三个方面制定习惯:做自己最擅长和最喜欢的工作;有意识地为生活中最重要的领域分配时间和精力,认真工作,关心家庭、健康和他人。

此外,还要在日常行为中奉行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3

个人能量的消耗与更新

生活在数字化的时代,海量的信息、繁杂的工作、无形的压力。

使得时间越来越碎片化,我们好像投入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透支着健康,透支着能量。

事实上,我们需要像一呼一吸那样,在能量的损耗和更新之间,刻意维护着个人的能量的平衡。

1、能量水平的提高,提要有系统地训练

运动员如果给肌肉施加一般的压力,力量是得不到增强的,他必须突破自身极限然后恢复,来获得身体的能量。

我们要发展头脑、情感、精神各个层面的“肌肉”,也需要系统地训练、适度的压力、锻炼和恢复。

比如冥想练习就是增强“心灵的肌肉”,当冥想成为你的日常习惯,就能感到身心能量的增长。

2、能量更新的旅程

建立自己独特的能量更新计划,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自我探索、自我对话、自我省察、自我目标设定、自我实践,需要智慧、勇气与克己。

3、团队和社会的正能量

集体能量源自个人正能量的彼此激发。如果我们热心于改善家庭、团队、组织和社会的正能量,最好从自身开始。

当我们强壮自己的身体能量、头脑能量、情感能量、精神能量时,就会激发和唤醒别人的能量。

这是对自己、对家庭、对团队、对组织、对社会、对同胞作出的最大贡献。

若要调动自己全方位的能量,一心一意投入到每天的生活和工作中。

就必须刻意养成一套新的、有利于能量呼吸的态度和行为习惯,这需要承担起个人的责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作者:托尼·施瓦茨(Tony Schwartz)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