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宝腹泻不爱吃药怎么办?5种简便外治法轻松解决

 弗兰奇将军 2019-10-20
小编导读
天气转凉,很多小朋友在受凉后会出现肚子痛、拉肚子,生病了就要尽早治疗,可是让小朋友乖乖配合吃药却是医生和家长的一大难题。不用发愁,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5种小儿腹泻的外治疗法,不用打针和吃药,让宝宝开开心心远离腹泻~
敷足疗法

①吴茱萸、肉桂、花椒、细辛各等份。上药共研细末,外敷双足心涌泉穴及肚脐,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1换,天寒或寒象明显则将药末加热后外敷。可健脾化湿止泻。

②吴茱萸2~3g。将吴茱萸捣碎,用水浸泡后均匀置于两块纱布上,然后用胶布分别固定于两侧足心,一般2~3天后取下。可温中健脾,适用于婴幼儿腹泻。

③苦参、苍术各适量。将苦参、苍术研为细末,热重者3:1混合,湿重者1:3混合,以米醋调敷双足心,外用纱布包扎,胶布固定。4~12小时换药1次,泻缓则换药时间可适当延长,以愈为度。可健脾利湿,清热燥湿,适用于婴幼儿腹泻。

④大蒜20g,朱砂0.3g。将大蒜捣烂,纳入朱砂拌匀,压成药饼样,贴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每日1换,连续3~5天。可清热止泻,适用于急性腹泻。

图片来源:《小儿推拿》

生姜疗法

①生姜适量,洗净,捣烂装入布袋内,置于小儿胃脘部,上放热水袋,热敷1~2小时。每日2~3次,直至病愈。可温中止泻,适用于小儿胃寒吐泻。

②生姜切片,分别贴敷于双侧内关穴,胶布固定,每日敷12小时;亦可将生姜捣泥,敷于肚脐,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2~3天。可温中散寒,适用于小儿胃寒吐泻。


敷穴疗法

①取山栀子(鲜者尤佳)适量,捣如泥,加食盐少许,混合均匀,外贴于手心劳宫穴处,包扎固定。每隔12小时换药1次,一般2~3次即可。可清热解毒。

②法半夏适量,研为细末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少许,加白酒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双侧天枢穴,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天。

 

图片来源:《小儿推拿》

敷脐疗法

①芒硝5份、丁香1份,共研细末备用。使用时取本品3g,敷于脐孔处,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可同时配合局部热敷。每日1换,连续2~3天。可温中消食。

②五倍子2份、吴茱萸1份,共研细末备用。使用时取本品6g,用凡士林调为膏状敷脐,外用胶布固定。每日1换,一般治疗3~6小时后起效,连续2~3天即可。可温中散寒,收敛止泻。

③丁香、吴茱萸各3份,木香、白术各1份,共研细末备用。使用时取本品5~10g,用黄酒适量调为糊状,敷脐,外用胶布固定。每日1换,连续3~5天。可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④白术、白芍、陈皮、山楂、升麻、车前子、吴茱萸、豆蔻、丁香各等份,研为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取药末适量,用清水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3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1~2个疗程。可健脾止泻。

⑤丁香1份、肉桂2份,共研细末。每次取本品1~3g,纳脐中,外贴纸膏药。每日1次。用于寒泻虚证。

⑥吴茱萸30g,苍术20g,丁香6g,胡椒30粒。用火焙干,研成干粉,混合均匀,装瓶备用。用时取药末1.5~2g,陈醋或植物油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外以纱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用于脾虚或脾肾阳虚泄泻。

⑦肉桂3g,细辛0.9g,干姜6g。上药共研细末,加冷开水和匀,填于患儿脐部。每日换药1次,连续用3~5日。用于风寒泻。

⑧车前子g,滑石粉6g,甘草3g。上药共研细末,取药末适量,满患儿脐部,外以纱布覆盖,胶布贴紧。每日换药1次。用于湿热泻。

单味中药胡椒填脐,以填平肚脐为度,用伤湿止痛膏覆盖固定。每日或隔日1次。用于风寒泻。

热熨疗法

葱白100g,食盐500g。先将食盐放锅内炒至炸花为度,纳入葱白拌匀,用毛包好,趁热敷脐(热度不宜过高,以免烫伤)。每日1~2次,连续2~3日。可温阳散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