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被称笨小孩的13岁物理天才刷屏了:一个好妈妈,会改变孩子一生

 阿布的书柜 2019-10-20

在很多孩子的印象中,总有一个叫“别人家孩子”的假想敌。

曾被称笨小孩的13岁物理天才刷屏了:一个好妈妈,会改变孩子一生

生活中,总有些妈妈喜欢拿孩子同班同学、邻居家的孩子,或者是亲戚、朋友、同事家的孩子跟自己家的比——看看他们有多优秀,你有多差,还不赶紧好好学习。

然而,如果我现在告诉你,你的孩子或许是个“天才”,只是因为你这个妈妈不是个“好伯乐”,让孩子的才能被埋没了,你信吗?

最近刷朋友圈,刷到了这么一个新闻:↓↓↓

Jacob Barnett:2岁时被诊断为智力有缺陷,13岁却成了国际物理学家,智商比牛顿还高

曾被称笨小孩的13岁物理天才刷屏了:一个好妈妈,会改变孩子一生

说起这个孩子来,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不过2011年他有一段驳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视频在YouTube引起网友、媒体热评的新闻,相信应该有很多人会有所耳闻!

你知道吗?那个时候的他,才13岁,就已经是国际物理学家。

15岁时,Jacob Barnett更是进入世界顶尖物理研究所攻读量子物理硕士学位。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就这么一位天才物理学专家,却在他2岁时被诊断为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s Syndrome)。

并且,当时医生还扔给孩子妈妈一句话:“你的孩子可能永远都学不会系鞋带了。”

然后孩子从正常的学校退学了,进入了一家特殊学校学习,但最终还是因为孩子不能融入那里的生活,而Jacob Barnett的妈妈这回帮他再次退学,决定在家照顾亲自教育孩子!

曾被称笨小孩的13岁物理天才刷屏了:一个好妈妈,会改变孩子一生

你可知道,那个时候Jacob Barnett才4岁不到,这对一个家长来说,是多么艰难的决定。不过,一想到一个IQ为170,比爱因斯坦更高的孩子,可能因为不适应学校教育,而被毁掉时,何况那还是她的孩子,她还是做出了这个决定。

Jacob Barnett的妈妈最终通过自己的爱以及特殊的“放养”教育方式,让Jacob Barnett慢慢的激发了自己的潜能,从一个已经被判定的“笨小孩”,变成了别人眼中羡慕的“物理天才”。

英国牛津大学天才儿童研究中心的贝纳德特·泰南曾表示,许多天才儿童可能在学校或考试中表现一般,但他们在其他方面的才能,可能会远远高于常人!

曾被称笨小孩的13岁物理天才刷屏了:一个好妈妈,会改变孩子一生

所以,对于所有的“笨小孩”来说,一个好妈妈有多重要,她甚至可以改变孩子一生的命运!

每个低年龄孩子都可能是天才 妈妈千万别埋没自己的孩子

之前,还曾看到过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和范德堡大学的一项调查研究,他们从1971年起,通过追踪全美5000名最聪明的儿童的成长轨迹。结果取得了一个惊人的发现:

就算是最聪明的孩子,他们也需要通过父母等的帮助,才能激发出潜能。

什么意思?换句话说,聪明的孩子将来能否有所成就,关键还在于父母等的后天培养和帮助!

曾被称笨小孩的13岁物理天才刷屏了:一个好妈妈,会改变孩子一生

对于低龄的孩子来说,孩子的天赋或者说闪光点可能并不是那么明显直接,甚至还有可能是别人口中的“学渣”、“差生”、“笨小孩”等。

这个时候,作为妈妈,千万不要听信别人对孩子的评价,更不能对孩子“自暴自弃,听之任之”,真正应该做的是,用爱去陪伴孩子,处处留心观察,发掘出孩子拥有的某方面天才潜能!

德国著名教育家老卡尔·威特,表示妈妈的教育对孩子极为重要,他的天才儿子卡尔取得的成就,就跟他的妈妈密切相关。

看过哈佛名人史的人,或许应该都知道,这些名人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点:有一个陪自己成长,关心自己的好妈妈!

如果是父爱是一座大山,可以给孩子提供依靠,那么母爱就是一棵大树,可以给孩子遮风挡雨,洗涤孩子内心的委屈、不安以及分享孩子的快乐等。

研究表明:一个中国孩子18岁以前,家庭教育的影响比例超过60%,而学校的教育只占30%,社会教育只占有不到10%。而家庭教育中,妈妈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

妈妈对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如一句古老的西方谚语“那双推动摇篮的手,也在推动着人类的未来”说的那样,一言一行可能会改变孩子一生!

那么,一个好妈妈该怎么做,才能让一个别人口中的“笨小孩”,变成真正的天才呢?

1.

别在意别人的目光,孩子是唯一的

当孩子学习成绩差时,可能生活中总是免不了会被周围人投来异样的眼光,甚至还会被人指指点点“你看那个谁谁谁家的孩子,每次考试都倒数第一,真丢人”。

这个时候做妈妈的千万不能也认为,自己的孩子真没用,而且还让自己“很没面子”,会对自己的孩子充满怨言、甚至还打骂孩子。

一个好妈妈,此时最应该要做的是安慰孩子,用爱去帮助孩子,并告诉孩子“别在意别人的目光,别人是别人,你是妈妈的唯一,妈妈相信你将来一定是个有出息的孩子”。

作为孩子,他的情绪是特别敏感的,妈妈如果随大流的认为他是个坏孩子,那么他就可能会觉得自己自尊心受到伤害,反而可能就此自暴自弃;如果妈妈不在意别人的目光,他可能就会觉得“妈妈爱我”,妈妈尊重我,就会不自觉的努力改变自己。

2.

学会放手,充分发挥出孩子的天生潜能

很多妈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过于小心谨慎或者特别容易采用随大流的方式培养孩子,然而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孩子只有对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才会投入更多的经历。

作为一个好妈妈,一定要竭尽所能支持孩子,去自由探索任何他感兴趣的东西。当遇到问题时,可以给孩子提出建议,去引导孩子。

如果一味的压制孩子的天性,让孩子一门心思只在学习上或者他一点也不感兴趣的兴趣班上,就会导致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反而不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来。

3.

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

在很多妈妈的眼里,孩子的成绩或许是最重要的,因此会给孩子报这样那样的补习班,就是想让孩子成绩突出,也有的家长为了孩子能好好的学习,甚至会把孩子关在家里不让出去。

可是最终却发现,这种逼孩子学习的方式,在孩子低年级的时候可能效果还不错,但是到了初中后,却发现孩子怎么“逼”,成绩不但不涨,还可能一落千丈!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没有注重培养孩子思考能力。

可能低年级的时候,背背书、背背公式什么的,孩子成绩就看得见的往上涨,但是随着孩子升到高年级,对孩子思考能力要求也加深了,而孩子一旦思考能力跟不上,成绩就会大幅下滑!

这也是为什么学霸总能举一反三,而你的孩子却永远只会“这道题”的一个根本差距!

成绩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都很重要,但是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成绩并不是

别做个只懂操作的妈妈,激发孩子的兴趣更重要

哲学家弗洛姆说:"教育的对立面是操纵,它出于对孩子之潜能的生长缺乏信心,认为只有成年人去指导孩子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孩子才会获得正常的发展。然而这样的操纵是错误的。"

经常会碰到一些妈妈喜欢逼孩子去学习,如果孩子不愿意学习,就可能是各种形式的打骂+体罚之类的,然而这无疑是把自己和孩子放在了对立面,激起孩子的反抗心理。

其实,要想让自己的孩子爱上学习,真不难,就是去激发他的兴趣。比如说,孩子喜欢看动画片,动画片里面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知识,那你就适当启发孩子去弄懂这些知识,不了解的,就和孩子一起查资料,然后翻书等等,让孩子自己通过探索动画片里的知识慢慢爱上读书。

孩子受到伤害时 要勇敢站出来保护他

之前,在网上看到过这么一段视频:

28秒内,奶奶对着躺在地上的孙女连环暴击23下

曾被称笨小孩的13岁物理天才刷屏了:一个好妈妈,会改变孩子一生

而且是打、掐、踢、踹,各种处罚动作都用上了。可是孩子的妈妈,本来是孩子最信任的人,最应该站出来保护孩子的,却一直站在门口看着。

这一切的起因竟然是,小女孩想买3颗戒指糖,而奶奶只同意买2颗。

说真的看了这个新闻,与这个奶奶的体罚相比(奶奶的行为肯定很严重),妈妈不作为的方式给孩子的伤害会更大,会让孩子觉得妈妈不爱自己,有种被自己最信任的人抛弃的感觉,可能就会留下一辈子的心理阴影!

如果孩子还持续生活在这样氛围的家庭里,很可能孩子将来的性格会变得扭曲畸形,甚至长大后根本不会对妈妈有感情。

所以,作为一个好妈妈,当孩子受到无理的伤害或者超过他承受的伤害时,就应该勇敢的站出来,给予他保护。

最后,还想提醒每个妈妈:

每一个孩子身上都可能蕴藏着一个特殊的才能。有的时候,一些孩子可能会很容易被发掘出来,但更多时候,这份才能就像是一个熟睡的巨人,等待着一个好妈妈去唤醒他。

曾被称笨小孩的13岁物理天才刷屏了:一个好妈妈,会改变孩子一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