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妈妈,没钱为什么还要生我”:家里穷,就真的不配生孩子吗?

 方兄 2019-10-20

“穷人到底应不应该生孩子”,是国内互联网上最经久不衰的话题之一。

在任何一个悲惨故事的背后,你都能看到人们对贫穷的不解和愤怒:

既然穷,为什么要生这么多孩子?

即使一则新闻不那么惨绝人寰,人们指责穷人的热情也不会消减多少。

四川遂宁一对农民夫妻20年生了11胎,有人感叹“越生越穷,越穷越生”;

社科院报告称农村家庭毕业生失业率高达30.5%,有人振振有词“穷人不要生那么多孩子,就算牺牲其他孩子资源上了大学,也找不到工作”。

总结这些人的论调,无非以下几种:

一种是质疑穷人父母的动机,说穷人是“繁殖癌”;

一种是质疑穷人父母的能力,“不能给孩子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就别生了”;

还有一种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孩子其实并不想生在你们家”……

感谢这些人尝试选择独立思考,但很遗憾,他们说的全都是错的。

如果真的按这个说法,那贝多芬、安徒生、岳飞、范仲淹们是不是只能拍胸口说:还好我生的早?

美剧《新闻编辑室》里,有这样一句话:

“We waged wars on poverty, not poor people.”(我们要消灭的是贫穷,不是穷人。)

我们并没有这个资格,去站在孩子的立场,去评价他的父母。

孩子觉得父母穷,却很称职,可以;孩子觉得父母穷,不称职,也可以。

但是,孩子还没说话,就蹦出来批评他的父母不该把他生出来,合适吗?

敢问您是哪位啊?

“妈妈,没钱为什么还要生我”:家里穷,就真的不配生孩子吗?

如果问父母有什么资格让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受苦,那么这些人又有什么资格,剥夺孩子来看看这个花花世界的权力?

再者,贫穷与否,与是否能够教育好孩子,并不直接相关。在能给孩子提供温饱生存环境的情况下,教会他正确的三观,谁又能保证孩子以后不会成人成才呢。

更何况,如果摆在我们面前是两个选项,一个是开局hard的模式,另一个是根本没有游戏机会。怎么选?hard模式我们至少还能搏一搏,就算拿不到名次,拿个纪念品也是好的。

毕竟多一个孩子,就多一份希望。

回到最初的例子,有人痛斥“四川遂宁一对农民夫妻20年生了11胎”,那人家岳云鹏家里还有七个孩子,小岳岳不就是凭着一己之力改善了整个原生家庭的状况吗?

小岳岳在成名之后,给5个姐姐都买了房,他的母亲从此再也没有辛苦过,一家人都因此过上了好的生活。

就像《超生游击队》里说的:“万一哪个将来当个村长县长啥的呢!”

看到这里,你问我应该怎么做?

应该摒弃“没钱就不生孩子”这种病态的世界观,承认每个人都有生孩子的权利。

因为孩子过得好不好,不仅看原生家庭的条件,更要看自身的努力。

无论是不是hard模式,我们至少得为孩子提供一个平台不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