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艺术家黄永砯逝世 享年65岁

 瓶不大 2019-10-20
(雅昌艺术网讯)2019年10月20日,中国当代艺术潮流中重要艺术家黄永砯因病在法国巴黎逝世,享年65岁。

黄永砯(1954-2019年)

黄永砯,1954年生于福建,被认为是中国当代艺术中最重要的一员,他的艺术创作姿态激进,曾是“达达精神”在中国最早的传播者与实践者,发起并组织了艺术团体“厦门达达”。1985年他采用轮盘来决定色彩选用的次序和图绘的方式,试验一种偶发过程,彻底放弃创作者的主体性,最终得到的是貌似绘画实为“反绘画”的所谓《非表达绘画》,被评论界认为是当代艺术方法论的重要建树。

黄永砯最具代表性的装置 《中国绘画史和西方现代艺术简史在洗衣机洗两分钟》 1987年
黄永砯1986年创立“厦门达达”运动。1989年移居巴黎,回中国创作。1987年他创作了最具的代表性的装置作品——“中国绘画史和西方现代艺术简史在洗衣机洗两分钟”,这件作品足以使黄永砯被写进中国现当代美术史。黄永砯的作品并不仅为追求视觉上的美感,题材多数涉及到于中国历史和神话故事,因此车轮、廊桥、亭台的屋顶、活的蝎子、玻璃制成的鱼等等都曾经出现在他的作品中。

黄永砯为巴黎大皇宫创作的大型装置新作“帝国”

黄永砯曾经参加过多个国际性展览,更是在2016年度获得“沃夫冈罕奖”,这也是中国首位获得此项荣誉的艺术家。2016年度“沃夫冈罕奖”特邀评委、香港M+美术馆首席策展人郑道炼(Doryun Chong)评价道:“从八十年代起步到九十年代拓展至国际视野,在他长达三十多年的艺术生涯里,黄永砯的艺术创作早已经超越了国界与文化,而是命题与年代的更宏大意义范畴。他作品中充满了令人敬畏的庄严感、难以置信的造像特征以及严谨的理性,这些都改变着我们的世界观和我们如何存在于历史与世界环境下的感知。他是一位伟大的雕塑者,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当代吟游诗人。”

作品欣赏

《<中国绘画史>和<现代绘画简史>在洗衣机里搅拌了两分钟》

1989

装置, 混合媒介

Whirlpool 

2001

绘画

760x510mm

蝙蝠计划

2003

钢板

8600x3500x10600mm

千手观音

1997

装置, 铸铁、钢架、各种物品

8000x8000x18000mm

蒙娜——芬奇

1986

装置, 绘画, 布面油画,木材,金属,玻璃,造纸,灯泡

330x280x130mm|1650x1260mm|1650x1260mm

胡子最易燃

1986

绘画

229x222mm

四个轮子的大转盘

1987

装置, 木,纸,铁

1200x1200x900mm

不坐亵慢人坐过的座位

2010

装置, 木椅

工地

2007

装置, 铝、布料、金属组件

Model of Snake Tower

2008
装置, 铝、竹子

布加拉什

2012

装置, 物件,玻璃钢、混凝土、动物标本、模型直升机、警报器

世界剧场

1993

装置, 吊灯,壁虎、蝗虫、蟋蟀、蜈蚣、毒蜘蛛、蝎子、蟑螂、蜥蜴等

桃花源记(421-2008)

2008

装置

嗡嘛呢叭眯哞

2001

雕塑, 综合媒材雕塑,木、铜、纸

桃花源记(421-2008)

 2008

其他, 手稿, 可变尺寸

100 Arms of Guanyin

1997

装置, Steel construction in the form of a bottle rack, 50 modelled casts from three moulds from arms

世界剧场

世界剧场

《祭火》

《占卜屋》

《我们还应当建一座大教堂》

黄永砯创作于2012年的装置作品《马戏团》显然是展厅里最引人注目的一件,整件作品充满戏剧张力。一只木制的活动关节巨手悬在空中,在它掌控下的则是一只竹制巨型兽笼,笼子内外安置着十五个无头的野兽标本,这里面既有黑熊、狮子、斗牛、野猪这样的猛兽,也有山羊和野兔,甚至还有一只飞翔中的蝙蝠。相同的是,这些动物的颈部切口都被红色织物裹住了,血液似乎凝结在了伤口之上。而与野兽标本一样散落各处的还有另一只木制巨手,操纵与失控在同一时空内出现着。

马戏团

2012

装置, 物件,木头、竹子、动物标本、树脂、钢、线和布

《羊祸》和《蛇杖》均采用动物作为元素,一个被掏空了骨架,只留下皮毛和猪耳牛头,一个被褪去皮肉,只剩下骨架和蛇杖尾。两者在展厅中互相穿透,却面朝不同的两个方向,并被艺术家刻意设置了不同的识别区域,强烈的叙事性直指领土争执,观者也将在可以随意穿梭的展厅以及间断的防空警报声中,淡去最初的《羊祸》和《蛇杖》,而获得“羊、牛和蛇的识别区”的争执。

羊祸

1996

装置, 牛皮、羊皮、竹、木、铁

蛇杖

2014

装置, 铝

蛇杖

《鱼头火车》

《千手观音》

《双饵》

《太平广记》是汉至宋初小说集大成者。书中传奇故事、神异形象纷繁,宋以后的话本、曲艺、戏剧编者便不断对其中的故事原型进行改写与演绎。这次是高士明等人向当代艺术家黄永砯、汪建伟、邱志杰、杨福东等十位发出邀约,用当代艺术续写,“《太平广记》是一个媒介,而不是主题,艺术家以此为切入点,进入民间知识、在野知识构成的奇怪空间里,”高士明告诉记者,展览侧重点在“太平广记”中的“广记”,以“叙述”作为策展方法与创作策略。


《太平广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