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衡》第十六卷│乱龙篇第四十七(4)

 紫微o太微o天市 2019-10-20

《论衡》第十六卷│乱龙篇第四十七(4)

【原文之四】

顿牟掇芥,磁石、钩象之石非顿牟也,皆能掇芥,土龙亦非真,当与磁石、钩象为类。六也。

楚叶公好龙,墙壁盂樽皆画龙象,真龙闻而下之。夫龙与云雨同气,故能感动以类相从。叶公以为画致真龙,今独何以不能致云雨?七也。

神灵示人以象不以实,故寝卧梦梧见事之象。将吉,吉象来;将凶,凶象至。神灵之气,云雨之类。神灵以象见实,土龙何独不能以伪致真也?八也。

上古之人,有神荼、郁垒者,昆弟二人,性能执鬼,居东海度朔山上,立桃树下,简阅百鬼。鬼无道理,妄为人祸,荼与郁垒缚以卢索,执以食虎。故今县官斩桃为人,立之户侧;画虎之形,著之门阑。夫桃人非荼、郁垒也,画虎非食鬼之虎也,刻画效象,冀以御凶。今土龙亦非致雨之龙,独信桃人画虎,不知土龙。九也。此尚因缘昔书,不见实验。

《论衡》第十六卷│乱龙篇第四十七(4)

《论衡》第十六卷│乱龙篇第四十七(4)

《论衡》第十六卷│乱龙篇第四十七(4)

【拙解】

玳瑁壳可吸附纤细小物,磁石、象牙不是玳瑁壳,皆能吸附纤细小物,土龙亦非真龙,当如磁石、象牙之类。此为土龙可以招雨的理由之六。

楚国叶公喜欢龙,便在墙壁盂樽上皆画有龙像,真龙闻之便降其家。龙与云雨同气,所以能相互感动因类而相从。叶公能以画龙而招致真龙,如今为何唯独设土龙不能招致云雨?此为土龙可以招雨的理由之七。

神灵示人以虚象而不以实体,所以睡梦中所见之事皆为虚象。将有吉事,则见吉象;将遭凶祸,则现凶象。神灵之气,与云雨同类。神灵以虚象预示将要发生的实事,土龙为何唯独不能以假招致真的?此为土龙可以招雨的理由之八。

上古时,有神荼、郁垒二人,是兄弟,有捉鬼之能,居住在东海的度朔山上,他们站立在桃树之下,查看天下之鬼。鬼无道理,肆意为祸人间,神荼和郁垒用芦索缚鬼,拿鬼喂虎。所以如今官府砍桃树制成木人,立于门侧;画虎之形,贴于门框。桃人并非神荼、郁垒,画的虎并非能食鬼之虎,刻桃人画虎象,是希望以此避御凶祸。如今土龙亦非可致雨之龙,唯独相信桃人和画虎,却不知土龙亦能招致云雨。此为土龙可以招雨的理由之九。此说是沿袭古书所言,未见实际效验。

【小议】

玳瑁、象牙吸附纤细之物,是因静电之故;磁石吸铁,则是物之特性。所以此非土龙可以招雨的理由。

叶公好龙,不过是某个哲人编出来的寓言故事,岂能成为土龙可以招雨的理由?

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思虑过甚,白昼无眠亦能产生虚幻之象。梦见吉事,醒后心情喜悦,做事畅快;梦见凶事,心情沉重,做事心不在焉,易生祸乱。以梦预事,不可信其真。人,别把自己看的太高,神灵哪有闲暇光顾你?

神荼、郁垒捉鬼喂虎,这个故事表明古人的想象力是何等的丰富,编故事的人,便如当今的玄幻小说作家,故事越是神奇,人们读起来越是觉得有趣,渐而被带入其中,深信不疑。智者作书编故事,无知者信以为真畏鬼崇神,于是很多莫名其妙的习俗便诞生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嘛。有些历史故事确为虚构,但其中很多是有喻意的,故而读之亦有裨益。但若以虚无之事去作为另一事的效验,岂不是反证其无?


王充(公元27年-97年),字仲任,东汉时期思想家,唯物主义者。

《论衡》共三十卷,八十五篇,其中《招致》篇仅存篇目,实存八十四篇,是东汉思想家王充重要的唯物主义著作,展示了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但也包含了一些重“命”思想。《论衡》的出现,在中华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由于作者身处的时代使其世界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并不影响其著作的历史重要性。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研究和对待历史经典和思想文化的科学态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诸子百家各有千秋。品读国学经典,从中汲取有益养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