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砖家读书:择日学在我国的深远意义,研究与动机的思索

 昵称c88CV 2019-10-20

中国人对于未来不可知的事情,有一套因应的方式,问事可用卜卦,选好日辰,用择日,中国古代最早的择日概念,是从春秋战国以来就一直流传于民间。最早发现「择日」这个名词的书籍是来自于《礼记》,〈内则〉曰:「凡接子,择日,冢子则大牢,庶人特豕,大夫少牢,国君世子大牢」另:「三月之末,择日剪为鬌」,从此而知自春秋以来「择日」的名词就开始呈现,再看《礼记》〈曾子问〉:曾子问曰:「昏礼既纳币,有吉日,女之父母死,则如之何?」从此可知中国人从春秋以降,对于日子吉凶的概念,就一直在人的行事中扮演重要角色。

择日术是以日、时与人生命的天干及地支的五行,相生相克所产生的吉凶,对于人的影响,来决定日子的好坏,要不要用这个日、辰。大事还要观察年、月吉凶,小事只要日时有无冲克即可。择日的依据来自历法,中国历朝历代掌管历法的是「钦天监」,除了管历法,尚管天文,各朝名称不同,周称太史,秦汉以后有太史令,隋设太史监等,虽名称不同,职务相同,均是掌管天文及历法。

砖家读书:择日学在我国的深远意义,研究与动机的思索

从此可见历朝帝王掌握了极大的权力,但对于无法掌握的事情仍是具有畏惧之心,因此择吉日,避凶日,帝王也会从之,上行下效 的结果庶民百姓更有甚之。笃信择日的心理就一直流传到今日。现今海内外的华人受到诹吉的制约,举凡移徙、入宅、开巿、嫁娶、动工、兴造、竖柱、上梁……等等莫不要先择个吉祥日子,才能得到心安。也因此择日的通书在中国流传甚广,识字人家几乎人手一本,不识字人家,遇到必须选良辰吉日事,也莫不到择日馆去请老师选日子,查良辰。

砖家读书:择日学在我国的深远意义,研究与动机的思索

中国历朝历代以来,通书流行的版本很多;而最早有记载择日名词的书为《尔雅 · 释天》此篇内文有:太歳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着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曰玄黓,在癸曰昭阳。以上为天干部分。在地支方面: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协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 现在的农民历或通书在用事栏的首页都会把天干与地支名列上去。月份方面有把十二月份定名,如正月为陬,二月为如,三月为寎…等,这些月名现在已不用了。倒是廿八星宿名现在有用,但用法不同,如寿星,角亢也。天根,氐也。天驷,房也。大辰,房心尾也。箕斗之间汉津也。

以上这些名词现已归为东方苍龙四宿如:角、亢、氐、房、心、尾、箕。另有北方玄武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南方朱雀七宿等。这些名词的演变是很有趣的。《史记二十六章,历书第四》

内把这上述的天干及地支名,做一系统的说明,可见择日的书籍自古即在流传。 中国历史非常悠久,有文字的年代起源于夏朝,相传夏朝发明了十天干,十二地支,也有小历法。

因此商朝出现完整的甲骨文及历法。历法流传到现在,如果从夏朝到现在约有3600年了,其中各家的演变版本变得非常的多。清康熙二十二年有叶钟龙这人诬告王府动土一案,震惊了康熙皇帝曰:「阴阳选择书籍浩繁,吉凶祸福多相矛盾,且事属渺茫,难以凭信。若各据一书偏执己见,揑造大言,恣相告讦,将来必致诬讼繁兴,作何立法,永兴舞㢢。着九卿詹事科道会同确议…」。

砖家读书:择日学在我国的深远意义,研究与动机的思索

后来康熙就整饬历法,大学士李光地把《历事明原》及康熙五十二年命和硕庄亲王等编列《御制算法律吕诸书》加以改订,后康熙御批定名为《星历考源》,这是部五行神煞旧合法则之书籍。乾隆年间发现《星历考原》仍有疏忽之处,于是乾隆皇于乾隆四年八月二十六日,至乾隆五年八月七日,又命和硕庄亲王允禄为总理,和亲王弘昼为武英殿监理,纪晓岚大学士等会同钦天监监正、时宪科博士、天文生等三十八年,重新再校正《星历考原》一书。乾隆六年十二月校订制版完成,定书名为《钦定协纪辨方书》。

砖家读书:择日学在我国的深远意义,研究与动机的思索

砖家读书:择日学在我国的深远意义,研究与动机的思索

这部《钦定协纪辨方书》也放入《四库全书》的子部。《钦定协纪辨方书》将一些没有根据的择 日之说,视为无稽之谈,全部删除。但是民间对于这些被删掉的部分其相信程度,并不因此而减少,于是民间后来自行印通书后,又将一些大家认为必要的部分加回去。其中集大成者为《鳌头通书》。 到了今天各家出版给专业人士用的红皮通书,已有相当多的版本,其用事部分把《时宪书》、《钦定协纪辨方书》、《鳌头通书》并列。并没有因《钦定协纪辨方书》而独树一格。

砖家读书:择日学在我国的深远意义,研究与动机的思索

现今在国内择日老师这两本并列,常常同一天,同一时辰用事论吉凶《钦定协纪辨方书》曰可而《鳌头通书》说不,或《鳌头通书》允许,但《钦定协纪辨方书》反对,弄得大家无所适从。这是我要来研究的原因,希望透过此次研究来探视其中之异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