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忆我的继父

 城北十五里666 2019-10-20

没有供品 没有鼓乐

只有这篇来自心灵的拙作

仅以这些粗劣的文字祭奠继父

以慰继父在天之灵.....

27年前的一个早晨,陪伴我生活8年多时间的继父去世了。走得很突然,连一点征兆也没有,硕壮的身体轰然倒下,任由我怎么呼唤都没有再站起来…

1985年岁末,我的母亲带着我、姐姐、妹妹,和我的继父带着三个女儿,组合了一个大的家庭。家庭成员有:继父、母亲、继父的小女儿(三姐)、姐姐、我、妹妹常态生活在一起;另外,在这个家庭成员中还包括继父的已出嫁的2个女儿、2个女婿、2个外甥女。因为大家同生活在一个北方农场的场部,彼此相邻,经常聚在一起,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家庭。令人欣慰的是,这个大家庭在8年多的时间里一直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如今回味,心里还时常美滋滋的。

我的继父是解放前的军人,去湘西缴过匪,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50年代中期复转开发北大荒,是北大荒第一代垦荒者。继父为人正直,身材魁梧,个头182厘米,长相与欧洲人有些相像,我初次见到他的时候很有点拘谨,甚至有点害怕,时常躲避。记得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是我儿时好朋友的爸爸、妈妈带着继父来我们家的。继父表现出对我很友好,但并没有让我消除因为陌生和其他一些感觉的排斥。之后2个多月的时间,继父又来我们家几次。在临近年关的一天,我们两家人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开始了我在这个新的家庭里感知陌生和拘谨的父爱,同时享受着相对丰足的物质生活,那一年我10岁。

继父在我的眼中是一个高大并可以依赖的好人。他从不酗酒,偶尔因为工作或在节假日陪亲朋喝少许,这在我们东北农场里实在是个了不起的优点;他喜欢吸些烟,看《新闻联播》,在节假日的时候指点母亲做一桌子美食把家人召集在一起,在清晨、黄昏的时候扛上农具到自家的菜园里劳作。留给我的印象,勤劳能干,本性淳厚,永远有使不完的力气。记忆中,他总快快乐乐的,很少有不开心的时候,即便是得病住院,在他脸上也看不到悲伤和不悦,他就是这么一个坚强的男人。在他身上,我学会了怎样坚强面对生活的风雨,学会了在生活中寻找乐趣和享受快乐…

继父在农场从事了一辈子财务管理工作,从一名普通会计到副科长、科长,从来不拿不占,有口皆碑,熟识他的人都称呼他“财神爷”。从一名普通的财会人员到副科长、科长,再到人们送给他“财神爷”的尊号,他从未跑过官、送过礼,完全依靠自身一点一滴干出来的,这与当下的官员对照,凸显格格不入。他的这种品格和秉性领着我一步步走向成熟,一步步走向人生的新天地,跟着他的步伐,我可以感受到踏实和温暖,信任和尊重。继父在我接受他、依赖他的记忆中,是我们这个重组家庭的核心,是我们的天空,是我们的快乐,是我们生活的全部,有了他,我们一家人都能感受到核心的凝聚力,也能让我们感到很踏实,感到不必为任何事烦恼。

继父把对我们的爱藏得很深,然而在不经意间总能发现他对我们的深深的爱,当我们表现的好点,听他的话时,他却可以毫不隐晦地表现出自己的快乐。父亲去世的那个清晨,他走到我的床前告诉我要上班去了,我装着听不见,他孩童般用手捏着我的鼻子不让我呼吸,然后对我说:“还装睡啊?我去上班了,今天送砖的车来,你让他们把砖堆放在仓房的墙边,然后再出去玩,愿意到医院陪我的话晚一点去,我陪领导检查完工作再去医院打针!”这是他留给我最后的话,几分钟以后我便接到了他骑自行车摔倒在上班路上的噩耗,至此再也没有对我说一句话。继父倒在上班途中前三个月就因病住院了,要不是为第二天的工作提前一天晚上回家准备,我相信他还会继续陪伴在我身边。

他住院的三个月里,我基本上都陪伴他身边,在他打点滴的时候,总是和我说说话,内容从古到今,从现实到未来,从做人到待人、从他参军到开发北大荒,从犯错误到受表彰…开始的时候总想找机会跑出去玩,时间长了,不听他说了,心里就寂寞,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也就是在那个阶段我更深刻的认识了我的继父。

继父与我虽然相处的时间仅8年多一点的时光,可他却让我感受到一个拥有正直品质的男人的博爱和平实,也正是有了他的凝聚力和爱心才撑起了一个多元的家,正是有了他这样一批又一批敬业的人,这个社会的组织结构才如此稳定,经济才会持续发展,社会道德体系才不至于崩溃,我想这才是我应该记忆继父的意义和真谛!

继父,如果有来生,我愿继续做你的儿子,真的,很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