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浮国附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用心的人生 2019-10-20

触中华千年之文脉,传华夏国风之精髓。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山东泰安、曲阜的朝圣之旅的第四天,孩子们今天将研学孔府与孔林。
从今天开始,我们的研学会“慢”下来,让孩子们成为一个有心,有情,有思想的学习者。
一大早,初中部全体集中在会议室开始了游学见闻分享会:
这里到处是文化。人民热情,有文化底蕴。以及家族间的事,游学间的成长与收获。
孩子们一边认真聆听,若有所思。虽然只有是短暂接触,但大家都能感受到这里的生活的方式和文化状态。


在大家的分享与交流中,孩子们的发言各有千秋,有些话题看似轻描淡写,但让我们能感受到,当面对不顺,孩子们越来越可以一笑而过,只要想办法,我们都可以好好解决。


今天上午,我们研学孔府。

孔府又称衍圣公府,位于孔庙的东侧。孔府是孔子嫡系子孙居住的地方。

孔府保存下来的建筑主要是明清时代所建。孔府占地面积达约180亩,各类建筑463间。府内楼堂厅轩栉次鳞比,长廊曲径,扑朔迷离,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封建贵族庄园。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豪华的封建官僚贵族府第,号称'天下第一家'。孔府内还藏有自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至1948年的文书档案,是世界上持续年代最久、范围最广、保存最完整的私家档案。还有大批历史文物及明清的衣冠等。因而孔府不仅是我国的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且还于1994年被世界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他们迎来了一个挑战,背诵论语三十条,可以免门票。家族内有两个孩子通关成功。


对待未能通关免票的孩子,大家并没有指责抱怨。但背诵论语是游学之前就告知孩子们的,所以,面对这样的结果,孩子们趁着吃饭的空档,也各抒己见。
“啊,我觉得背30条不合理,也没多大的感觉。”孩子戏谑而言。
“提前通知的任务,没有完成通关,事后没有感觉,看来你要好好反思自己了。”
“开始我的心情特别紧张,怕背不好拖累家族。但背完后我特别激动,可以说是激动万分。”
“我通关后自己很自豪,很有成就感。虽然中间也有没有发挥好的时候,但后来还是想起来了。”

听完他人的感受,孩子收起嬉皮笑脸。
“我以后要及时完成作业,不能太拖拉。按时完成作业。”开始讪讪地反思自己。


生活就是一件事接着一件事。我们并没有多做休息和停留,就直奔孔府而来。


出发前,包老师也给孩子们带来了风趣幽默的历史课。孔子被奉为大成至圣先师,千年之前,就已经预见当代社会价值观。虽然用德志衡量一个人很难,但孔子还是提出一系列的评判标准: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克己复礼。
为了百姓,为了自己的理想,孔子周游列国,往往被人拒之门外,自己形容,惶惶如丧家之犬,但还是坚持去做。他的一生,都在实践什么是“道”——做人,做事,行事的良知,希望天下太平。
在教育方面: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都告诉我们只要符合并根据自己的特点,就会成为一个人才。
孔子作为先行者,很多智慧道理,无论哪个时代都可以普世众人。带着满满的启示和感悟,孩子们在接下来孔府和孔林的游学中,看到,听到,感受到之处,都在思考孔家文化为什么这样源远流长?

今天活动的主题,就是让孩子们去建设家风,家训,家规,以史为鉴,建小家以观大家。感受我们炎黄子孙的文化自信。


在研学中,孩子们了解的不仅仅只有知识。更多的是对历史人文的思考和孕化,对家国文化的情怀,对那些未知知识的兴趣和好奇。


“我想去实际看看‘冷板凳’。好好奇!”
“阿姨,请问孔子的文化为什么可以流传至今?”
“请问您是本地人么?我想采访您几个问题……”
“请问这里发生过什么有趣的故事么?”
“啊,原来《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写的,孔伋,孔鲤,好有趣。”
……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也许就是这样的感觉。看着孩子们沉浸在求知的满足和喜悦的冲劲儿干劲儿,路人也被孩子们的朝气蓬勃吸引。
“你们是哪里来的啊?是什么学校啊?”
“国学好啊,你们平时怎么上课呢?”
“要么这是历史文城,你们要好好学习,继续传承啊。”

带着陌生人的祝福,孩子们干起事儿来更有动力。


在下一个更具有挑战的任务中,也没有丝毫的退却——把自己了解的故事作为小导游讲解给游客。
因为今天最后一站是灵魂安睡之地——孔林。
孔林,本称至圣林, 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城北1.5公里处, 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
自泰山发脉,石骨走二百里,至曲阜结穴,洙泗二水会于其前,孔林数百亩,筑城围之。城以外皆孔氏子孙,围绕列葬,三千年来,未尝易处。


这里的静寂让孩子们因为疲惫而躁动起来的心一下子变得肃敬。游学下来孩子们最大的改变之一就是学会了“发展”,千年前的一砖一瓦皆有情,一处一景皆历史。互相交换一个眼神,大家一致决定,请一个导游。
钱多钱少不重要,孩子们觉得一个字——值!
因为是临近关门才到达孔林,可以看出帮我们讲解的阿姨十分疲惫,嗓音也是有些沙哑。轻声低语的讲解,让孩子们的步伐也轻柔了许多,问出的问题更加恭敬谦逊。
在孔子墓前,孩子们正衣冠正心志以祭拜,这份油然而生的敬畏,让人为罗浮君子感到欣慰。

当孩子们正踌躇满志要将满满的收获分享给陌生人时,才发现遇到了一个大麻烦——没有人!

满心欢喜满心忧,但孩子们的坚持并没有辜负自己的付出和努力。终于在一处快到大门的转角遇到了入林的游客。可他们并没有第一时间接受孩子们的“推销”。
“你们是要钱的么?”
“我们不要不要,快走!”
遭到拒绝的孩子们第一时间紧跟上这几位游客。
“我们是免费讲解,我们是来锻炼自己,要完成一个任务。”
“阿姨,您可以听我说一个故事么,我刚刚学到的。”

在孩子们真诚的态度和“死缠烂打”的攻势下,游客的态度也软化转变。孩子们趁势干脆调转行进路线,跟着他们原路返回还边走边说。
“老师,原来刚才那个爷爷是我的老乡,他还交给我另外一个知识。”
“老师,我还想讲啊,还有好多故事呢。”
“下次咱们要说清楚目的,要不别人以为我们要钱呢。”
……

当问到孩子们今天收获了什么?

他们收获的太多:孔子的故事,子贡手植楷的来历,中庸的作者,镇宅神兽的寓意,如何与陌生人更好的交流,如何让陌生人放下戒备心,我们这一程感受到什么特别的……

看着孩子们发光发亮的眼睛,充满求知憧憬的眼神,学有所成的满足感,就像一台马力十足运转的发动机,点燃孩子们的生命!
- END-

文字 |邹畅

编辑 | 邓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