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书的陷阱!

 xilin师古耕夫 2019-10-20

行书作为最实用的书体
以其书写便利、易出成果
受到广大书友的喜欢
但很多书友上来就
圣教序,兰亭序,米芾、王铎
结果,错误的学书路线导致南辕北辙
多年后回首反思,只留下一声叹息
走了多年弯路!
那么初学者什么时候开始学行书?
我觉得无论是从隶书,楷书入门者
在对书法有了初步的基本功后
就可以试着写写行书
先接触写写行书
不是一定让你在行书这条路上写成什么样
而是体会“自然书写”与“笔顺”
带来的书写性!
尤其是唐楷入门者
大多数人只能能观察到点画外轮廓
只能“照猫画虎”反类犬
这时候学学行书就十分必要了
初学学什么帖比较好呢?
先看下面的两字对比:

《智永真草千字文》(刻本)与真迹对比
智永和尚为了弘扬祖传笔法,闭门练字几十年
写下《千字文》八百本
左图为刻本,右图是墨迹本
大家一眼猛看上去有没有
左图更像是楷书
右图更像是行书呢?
原因是什么呢?
很明显,刻本“金”不见起收笔
初学者对笔路是看不出的
而墨迹本的笔顺与节奏变化都交代得清清楚楚
起行收的笔路只要用心观察
很容易看得清,学到手
这么一说,应该明白你即将要走的弯路了吧?
那么行书应该从何入手好?
可能大部分人会
脱口而出:《圣教序》
为什么选《圣教序》呢?
因为大部分老师都是这么说的
我的天啊
这么说的老师,你赶紧离他远远的
《圣教序》的确很经典,是学行书绕不过的范本
是很好,但不一定适合你
尤其在没有专业老师指导的情况下
初学者选《圣教序》
死路一条
原因是什么?
上面的对比图说的很清楚

王羲之《得示帖》“雾”字
那么从二王手札入手如何?
依然不适合初学者!
首先二王是没有真迹存世的
现在看到的墨迹大多是双钩本
加上二王笔法变化多端
初学难度太大,容易望而止步
下面给大家推荐行书入门的几个方向
(仅供参考,欢迎拍砖)
智永《真书千字文》

智永《真书千字文》

启功先生曾说:《书法入门,我推荐此帖
点蓝字查看
启功先生作为曾经的中国书协主席
浸淫书法一生
可以说是用一辈子的经验给后人的告诫
的确智永楷书笔笔精到
笔路交代清晰,
绝对是初学者的最佳范本
不论是楷书或是行书
以此作为跳板,上窥二王门径,
必不会走入歪路
陆柬之《文赋》

陆柬之《文赋》
陆柬之作为虞世南的亲外甥
从书法史记载的二王秘法流传路线看
陆柬之是从舅舅那儿得到了二王精髓的
但《文赋》往往被人忽略
相较之二王墨迹
作为行书入门第一帖
很适合初学者锻炼基本行书用笔
赵孟頫行书

赵孟頫《秋声赋》
宋四家之后,赵孟頫作为二王笔法的
全面继承和复兴者
其行草书历来是初学入门的极佳范本
传世作品《闲居赋》、《秋声赋》
《赤壁赋》《洛神赋》……
可谓取法范围较广
且其笔法更加简单,
相较手札,章法也更加易学
作为初学的跳板,再好不过了
为什么不推荐颜真卿?

颜真卿《祭侄稿》局部
颜真卿作为书法史上的亚圣
去年在日本搞的那个展
主办方直接说是唯一能超过王羲之的人
能不能超过这得两说,至少说明
颜真卿在书法史上的影响力丝毫不逊二王
行书从颜真卿入手会怎么样呢?
警告初学者:
入门学颜行草书你会步步维艰
《祭侄稿》的情感外显
草稿的随意书写
笔画形态和线条质感难把握
《争座位》为是刻本,笔路看不清
笔法更无从谈起
更要命的是,颜的行草全身都是篆籀笔法
没有研习篆书,基本就是瞎写
所以等你有了足够的鉴赏力和手底功夫后
再学也不迟哦!
为什么不推荐宋四家?

蔡襄《脚气帖》

书法作为从实用中生发而来的一门艺术
从大量的敦煌文书中看出
上奏,誊书,抄经等笔墨活动
在印刷术普及以前十分活跃
印刷术的出现和普及
到了宋代书法的实用功能大大削弱

苏轼《致季常帖》
以宋四家为代表的大批文人
努力挣脱“尚法”的束缚
强调我书写我意的“尚意”

什么是尚意?
说白了就是强调个性
谁最有个性,谁就在哪个时代容易胜出
尚意风的结果就是
苏轼的石压蛤蟆
黄庭坚的死蛇挂树
统统都来了

米芾《李太师帖》
用笔更加洒脱
个人符号鲜明
是他们的总体特点
很多“意外效果”很难复制
和“法先学共性再学个的正路
不太相符
所以初学容易流于
化、表面化、套路化

庭坚《寒山子庞居士诗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