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河岸边有一种宝贝,如果不加以保护,相信很快就看不到了

 历史解密坊 2019-10-21

黄河的历史相当悠久,汹涌澎湃的河水日夜川流不息,是他孕育了中华文明。在黄河边上,人们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黄河改变着生活,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许许多多杰出的发明创造。今天我们要说的,正是古人众多发明中的一个。它究竟是什么?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兰州市是甘肃省省会城市,地处中国西北地区,在甘肃省中部,也是我国大陆版图的地理中心。现代时期的兰州市,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而在古代时更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众所周知,蜿蜒曲折的黄河途经我国9个省,其中之一便是甘肃省。别看甘肃省紧邻黄河,可是从古至今,由于甘肃省位置过于靠近中心,离海洋的距离相距较远,并且地势海拔不够高,无法形成西风带降雨,因此甘肃地区难以形成如诸多河流与湖泊,尤其是兰州地区,多年来更是饱受干旱的折磨。

千百年来,兰州当地农民只能过着“靠天吃饭”的生活,祈求老天爷能多下一点雨,直到明代段续发明了兰州水车后,才彻底缓解了这一尴尬局面。
水车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灌溉工具,其最早大约出现在东汉时期,也称得上是农耕文化的重要产物,不得不说,水车的发明为我国农业文明和水利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见证,并为当时的农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环境。

水车在古代又被称为“翻车”,也有“龙骨车”之称,《魏略》曰:“马钧居京都城内,有地可为园,无水以灌之,乃作翻车,令儿童转之而灌水”,这也是古代最早的水车记录。
明代人段续所造水车相当精巧,主要是在流水岸边挖一道窄渠,再将旋转的水车车体安放于其上,水车下方有竖立的轮,利用齿轮联动原理,可以通过水的冲击力转动水车,从而将水流引入到农田中实现灌溉。
自从兰州黄河段安装水车后,滔滔河水开始被大量引入农田,对当地的灌溉情况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不仅如此,水车所提供的大量动能,也被合理地利用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极大地方便了民间百姓的生活。

兰州水车十分经久耐用,甚至可以使用100多年,直至解放前期,黄河两岸的农民还争相效仿制作兰州水车,如此风俗也让兰州市成为了著名的“水车之都”。
可是随着现代化工业技术的发展,取水设备开始变得越来越先进,家家户户也都用上了小巧而效果显著的水泵,看似笨重的水车也被逐渐淘汰。当地人甚至还编歌调侃道:“水车慢悠悠,坐在细水沟,水泵哇哇叫,躺在家里头”,可见当时民众使用水泵的普及率。

据1952年相关部门的统计,兰州黄河岸边仍有水车252辆,并且大部分都达到了亟待维修的地步。水车是老祖宗的智慧传承,当地的人们受其恩惠几百年,已经对水车有了莫名的感情,看着一架架水车面临着报废,当地百姓心中都不是滋味。
为了能让古老的兰州水车重新焕发生机,当地旅游局斥巨资,重新仿建了一座水车游览参观公园。在该公园中,陈列着大量不同形制的水车,它们有大有小,纷纷在水流的激荡下缓慢转动,似乎在倾诉着一段古老的文明史话。
不过话说回来,公园中的水车多半都是具有观赏价值的,而真正用于农田灌溉的却几乎没有,换句话说,它们早已经失去了原有的“调水”功能。

在小编看来,水车不仅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重要物质遗产,同时也是一种惠及万代的发明。虽然如今水泵已经大量普及,可是我们依然可以将其作为水泵的补充设备,即使电力系统出现安全问题,也可以用水车从容面对干旱情况。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