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元璋大宴群臣时,刘伯温从哪三道菜看出杀机?

 端木自在 2019-10-21

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实他这个人不仅有能力,也善于揣度人心。朱元璋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十分的笃定,他所挑选的太子朱标是嫡长子,而且仁厚慈悲,这些都是朱元璋很喜欢的。可是朱标这个人也有一些缺点,就是胆子太小,他太懦弱,朱元璋担心日后朱标无法服众。为此,朱元璋就找来一头牛,然后将这头牛车裂,让朱标在旁边观看,据说,朱标在这次之后就大病不起,后来就过世了。可见朱元璋当时为了让朱标试胆是下了功夫的。朱元璋对太子都如此,对大臣自然更加不客气,也对大臣有所猜忌。

有一次,朱元璋要宴请功臣,当时正赶上马皇后过生日,所以就借着这个由头,在宫中宴请大臣。在场的都是对明朝有功的大臣,他们进宫的时候都很风光,可是谁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吃饭可没有那么简单,朱元璋是另有目的。朱元璋看到大臣们都在场,就让人上菜,可是端上来的菜都是素菜,根本就没有什么荤腥,大臣们看了之后面面相觑没有人动筷。大臣们不吃自然是有原因的,第一他们没有想到,毕竟这是马皇后的寿宴,谁会想到端上来的都是水煮菜一样没有食欲的菜肴。第二他们吃惯了山珍海味,早就对这些粗茶淡饭不感兴趣了。

朱元璋看到大臣们都不吃,就让人再上菜,而这一次上的菜让刘伯温出了一头汗。因为朱元璋让人上的三道菜都暗含深意,第一道菜就是清蒸燕窝,这道菜在刘伯温看来就是六个字“飞鸟尽良弓藏”。其余两道菜是兔肉和狗肉,很明显就是“狡兔死走狗烹”。所以刘伯温早已看出了朱元璋的用意,而大臣们看到这些美味佳肴都马上吃起来,根本就没有在意究竟在吃什么。宴席结束后,刘伯温就提出要告老还乡,后来有人询问刘伯温为什么要这么做,刘伯温就说明了缘由,他还推断朱元璋马上就会开始诛杀功臣。

其实朱元璋第二次上的三道菜确实有诛杀功臣的含义,第一次上菜他是想要看看这些大臣还能不能吃苦,结果朱元璋发现,这些大臣都已经不复往日了,所以已经下定决心要杀掉他们。后来确实有很多功臣都被朱元璋除掉了,朱元璋作为统治者,还真的是手段残忍又毒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