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终于明白为什么固态硬盘不能“碎片整理”了:越整使用寿命越短

 广平人 2019-10-21

早些年在机械硬盘时代,我们都被告知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就是定期给硬盘来个“碎片整理”。为什么要"碎片整理"呢?是因为机械硬盘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文件和可用空间会变得比较零散,这儿一片那儿一片就形成了"碎片",给硬盘进行"碎片整理"就能提升机械硬盘的存取效率。

终于明白为什么固态硬盘不能"碎片整理"了:越整使用寿命越短

“碎片整理”对机械硬盘来说是个好习惯,那么用在固态硬盘身上会不会有同样的效果呢?

我们都知道,固态硬盘的写入次数是有寿命限制的。一次“碎片整理”就相当于来了一次类似的全盘读写,如果隔三差五就进行“碎片整理”,对固态硬盘不仅没用,反而会大大降低其使用寿命。

其实,固态硬盘也有自己的“碎片整理”方式——叫“垃圾回收”。

终于明白为什么固态硬盘不能"碎片整理"了:越整使用寿命越短

垃圾回收是将固态硬盘Flash闪存内部有效数据整理到一起,删除无效数据块(即“垃圾”),这样就可以较好地保持SSD的性能以及释放空间存放更多有效数据。

“垃圾回收”好处主要有二。一是能够整合可用数据块,让数据寻址更容易,减少主控压力;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可以为磨损均衡提供更多空白数据块,从而提升实际读写性能和固态硬盘的使用寿命。

终于明白为什么固态硬盘不能"碎片整理"了:越整使用寿命越短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写入数据时后台运行的,所以无需再手动对固态硬盘进行“碎片整理”,同时也建议在Windows计划任务中关闭磁盘整理计划任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