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家的老子和庄子,对于“有”和“无”的论述【图文】

 雨霖收藏屋 2019-10-21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继续解读《庄子》这本书,前面一篇文章,我们分享了《庄子·人间世》的第一个重点:庄子的处世智慧和人生哲学。接下来,我们分享庄子“人间世”这篇内容的第二个重点:庄子对“有用”和“无用”的精彩论述。

 

01

    在道家思想中,除了“道”字以外,最重要的什么字?答案是“无”字,为什么?在道家思想创始人老子的《道德经》中,“无”字出现了近100次,要知道老子的《道德经》一共才5000多字,“无”字就出现了近100次,可想而知,在道家思想中“无”字的重要地位。

    在道家思想中,“有和无”常常是成对出现的,因为“相对论”和“两面性”是道家思想对于世间万物的重要认识。对于“有和无”老子有过很多精彩论述,比如在第一章中“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二章中“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第十一章中“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四十章中“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等等。

    在我们通常的观念中,显然“有”更有价值,比如有钱、有势、有权。但在道家思想中,相对于“有”,老子和庄子更强调“无”的作用和价值。为什么呢?

02

    一方面,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是在有之前的,是高于有的;老子还说“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道的本质是无名而朴实的,它虽然微小,但是天下却无人能致使他据为己有。我们可以拥有“有”但我们不可以拥有“无”,无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另外,老子的《道德经》在第十一章中说: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大概意思是说:三十根辐条构成一个车轮,正因为车轮中间是空虚的,所以它才能起到车的作用。调和黏土来制造器皿,正因为器皿中间是空虚的,所以它才能起到器皿的作用。开凿门户来建造房间,正因为房间中间是空虚的,所以它才能起到房间的作用。所以说“有”之所以有用,说到头还是“无”在起作用。

    所以,在道家思想中,“无”其实比“有”更有价值。以上是老子对“有和无”的主要观点。那么庄子呢?庄子和老子在表达风格上有很大的不同,老子言简意赅,直击重点,几乎没有给人留下讨论的余地,《道德经》一书只有5000多字,表达的思想博大精深,从世界观、到认识论、再到治国理念无所不包。而庄子的《庄子》一书包括内篇、外篇和杂篇,一共有十余万字(如今只留下33篇,其实有52篇),在古代著作中算是非常少见的“长篇大论”了。

    比如古代第一兵书《孙子兵法》也只有6000多字、《诗经三万多字、《论语》一万多 、《中庸》《大学》也都只有几千字。庄子是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当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文章想象奇特,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03

    好了,说完了老子和庄子的表达风格,我们还是回到今天的重点,讨论道家思想中的“有和无”。在庄子的《庄子·人间世》这一篇内容中,重点对“有和无”进行了更加生动形象的阐释。我们通过几个庄子的三个寓言故事来加以阐释。

 

    第一个故事是这样的,说有一个名叫石的木匠,看到一棵被世人当作神社的栎树。这棵栎树树冠大到可以遮蔽数千头牛,用绳子绕着量一量树干,足有头十丈粗,树梢高临山巅,离地面八十尺处方才分枝,用它来造船可造十余艘。观赏的人群像赶集似地涌来涌去,但这位匠人连瞧也不瞧一眼,不停步地往前走。

    他的徒弟站在树旁看了个够,跑着赶上了匠人石,说:“自我拿起刀斧跟随先生,从不曾见过这样壮美的树木。可是先生却不肯看一眼,不住脚地往前走,为什么呢?”匠人石回答说:“算了,不要再说它了!这是一棵什么用处也没有的树,用它做成船定会沉没,用它做成棺椁定会很快朽烂,用它做成器皿定会很快毁坏,用它做成屋门定会流脂而不合缝,用它做成屋柱定会被虫蛀蚀。这是不能取材的树,正因为它没什么用处,所以它才能这么长寿。

    匠人石回到家里,梦见社树对他说:“你将用什么东西跟我相提并论呢?你打算拿可用之木来跟我相比吗?那楂、梨、橘、柚都属于果树,果实成熟就会被打落在地,打落果子以后枝干也就会遭受摧残,大的枝干被折断,小的枝丫被拽下来。这就是因为它们能结出鲜美果实才苦了自己的一生,所以常常不能终享天年而半途夭折,自身招来了世俗人们的打击。万物无不如此。而且我寻求没有什么用处的办法已经很久很久了,几乎被砍死,这才保全住性命,无用也就成就了我最大的用处。假如我果真是有用,还能够获得延年益寿这一最大的用处吗?况且你和我都是‘物’,你这样看待事物怎么可以呢?你不过是几近死亡的没有用处的人,又怎么会真正懂得没有用处的树木呢!”

04

    庄子的第二个故事也是类似的。庄子说,南伯子綦在商丘一带游乐,看见长着一棵出奇的大树,上千辆驾着四马的大车,荫蔽在大树树荫下歇息。子綦问:“这是什么树呢?这树一定有特异的材质啊!”仰头观看大树的树枝,弯弯扭扭的树枝并不可以用来做栋梁;低头观看大树的主干,树心直到表皮旋着裂口并不可以用来做棺椁;用舌舔一舔树叶,口舌溃烂受伤;用鼻闻一闻气味,使人像喝多了酒,三天三夜还醒不过来。

    子綦说:“这果真是什么用处也没有的树木,以至长到这么高大。唉,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就像这不成材的树木呢!”宋国有个叫荆氏的地方,很适合楸树、柏树、桑树的生长。树干长到一两把粗,做系猴子的木桩的人便把树木砍去;树干长到三、四围粗,地位高贵名声显赫的人家寻求建屋的大梁便把树木砍去;树干长到七、八围粗,达官贵人富家商贾寻找整幅的棺木又把树木砍去。所以它们始终不能终享天年,而是半道上被刀斧砍伐而短命。这就是材质有用带来的祸患。因此古人祈祷神灵消除灾害,总不把白色额头的牛、高鼻折额的猪以及患有痔漏疾病的人沉入河中去用作祭奠。这些情况巫师全都了解,认为他们都是很不吉祥的。不过这正是“神人”所认为的世上最大的吉祥。

05

    第三个故事是,有个名叫支离疏的人,奇丑无比,他的下巴隐藏在肚脐下,双肩高于头顶,后脑下的发髻指向天空,五官的出口也都向上,两条大腿和两边的胸肋并生在一起。他给人缝衣浆洗,足够勉强度日;又替人筛糠簸米,足可养活十口人。国君征兵时,支离疏捋袖扬臂在征兵人面前走来走去;国君有大的差役,支离疏因身有残疾而免除劳役;国君向残疾人赈济米粟,支离疏还领得三钟粮食十捆柴草。像支离疏那样形体残缺不全的人,还足以养活自己,终享天年,又何况像形体残缺不全那样的德行呢!

    庄子通过两颗看似无用的“大树”和一个残疾的怪人来说明,那些看似“有用”的树和人,都会受人利用、遭人砍伐、不能长久生存下去;而那些看似“无用”的树和人却能免遭祸害、颐享天年,长久地生存下。庄子通过他们的有用和无用,来阐述了人生的哲理,有用和无用都是相对的,一些看似无用的东西,实际上是有大用;而一些看似有用的东西,实际上却会带来祸害。一方面说明了事物都有“有和无”的两面性,也阐述了“有用和无用”的相对性。这和老子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以及“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06

    好了,今天我们分享了老子和庄子对于“有和无”以及“有用和无用”的思想精髓,我们可以看到,在道家思想中,相对于“有”老子和庄子都更强调“无”的意义和价值。当我们看到事物有用的一面时,其实发挥作用的价值,往往是事物的另外一面,但我们常常只能看到其“有”的一面,而忽视其“无”的一面。

    老子说,车轮正是因为“无”才能转动;房屋正在因为“无”才能居住;器皿正在因为“无”才能容纳。而庄子通过三个寓言故事来说明,一些看似无用之人、无用之物,才是真正的有大用,才能长久地生存下去,这才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

  
(2019/10/2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