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6句 弟之所贵者,恭也

 爱我所爱D 2019-10-21

《尔雅》中说:“恭,敬也。”

当弟弟应珍贵的品德是“恭”,要敬兄长。“恭”敬兄长,就是对兄长,谦逊而有礼貌。古代弟弟去见兄长时,要恭恭敬敬施礼。迎接兄长时要恭候,当兄长事业有成时要去恭喜。今人见了兄长虽然已经不像古人那样合掌作揖,讲究拱手礼了,但对兄长说的话还是要洗耳恭听,不对的,要无则加勉,说对的,要遵命顺从。要有真情实意,少说那些恭维话、讨好的颂词,这都是些言不由衷的套话,说多了会疏远兄弟感情。

如《礼记·曲礼上》说的:“在貌为恭,在心为敬,”不管是恭,还是敬,合二为一就是恭敬。

恭敬也是兄弟之间一种谦让之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千百年来流传这样一个众所周知的美谈,它告诉人们凡事都应该懂得谦让之礼,用它来诠释“恭”字,更能举一反三。《三字经》中有“融四岁,能让梨”的故事。说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给小儿子孔融,但孔融没接,却拿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给哥哥吧。”父亲为此夸赞孔融从小就懂尊兄知礼。父亲的做法也没错,更符合中国式父母疼爱孩子的方式,总是宠爱小的,父亲可能觉得,他与哥哥姐姐相比,还趋于弱势。

道德是启蒙教育的基础,家教是德育的老师。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的身传言教将渗入人们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

故事总是美好的,而现实生活中,如果爸爸妈妈把苹果放在桌子上,弟弟妹妹们便常常会很自然地伸手去拿最红或最大的那个苹果。所以家长要从小教育孩子:“好孩子,要知道把好东西让给别人,包括比自己大的哥哥姐姐,不能总是想着自己。而在学习上,则要向身边那些勤奋的孩子学习,不能向后看”。

山野有云雾,事情有真假,观念也有差别,凡事都要搞清楚。社会上,有人喜欢拿“个别”当“普遍”说事儿,不管大人孩子都要学会鉴别。东西方在此类问题上,认识有着根本分歧。有人曾这样比喻说,有一个孩子学会了说谎,并在说谎中不断得到好处。他内心本来喜欢吃那个又大又红的苹果,但嘴上却为了讨巧妈妈,就说:“妈妈,我想要最小的,把大的给哥哥吧。”妈妈听后很高兴,就把那个大苹果“奖”给他。以此还引申出,想要大的,不一定直接说出来的结论。可以用大人喜欢的假话骗得。

我以为这纯属文字游戏和歪理邪说,是把个案或大人的一些复杂心理,强加给小孩子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是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一个张嘴喜欢问为什么的懵懂小孩,内心会如此复杂吗?他们懵懂的意识中,怎么能固有“性本恶”的假说呢?如果当今社会真的能用世俗之风,把一个3-5岁的童心熏染成这么复杂、诡诈,那这孩子长大后,也太可怕了。社会核心价值观,去哪里了?虽说童言无忌,但也不能无忌到,能这么思考问题或讨巧大人。

而有些所谓教育家也这样认为,孔融让梨,显然不符合他们对学龄前儿童培养的教育理念。并举例说,在西方家庭中,有几位家长为了观察孩子们之间的友爱程度,也把大小不同的苹果放在一起让他们挑选,结果呢?

答案一:家长表扬了选小苹果的孩子,批评了拿大苹果的孩子,致使选大苹果的孩子,染上说谎的坏毛病,理由很简单,因为他通过选择苹果懂得,选小更能赢得大人的青睐。所以他就经常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形成撒谎和揣摩别人目的不良心态。这些教育家们还因此得出,这种言不由衷的坏毛病,很可能会让他们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从文字逻辑看,这似乎很有道理。实际上,是教育家们再次把大人选择做事的复杂方式,强加给童心。

答案二:在另一个家庭中,家长不但鼓励了挑选小苹果的孩子,赞扬他的友爱精神;同时也表扬了挑选大苹果的孩子,称赞他勇于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尽管,谁都无法断定这些孩子长大优秀或不优秀?但拿大苹果孩子的利己主义思想(这在商品社会也可以被誉为是竞争意识)无疑比拿小苹果的孩子严重。尽管从小懂得让梨的孩子长大后,不一定能成为圣人,但友爱和奉献精神,在他们身上早就体现了。

正如一个叫戴维的老外,用自己行为对此给予佐证:他们小时候,妈妈也拿来几个大小不同的苹果说:“孩子们,这个最红最大的苹果,你们都有权利得到它,但大苹果只有一个,你们可以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几块,你们把自己那块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享有那个大苹果。”

结果干得最快的自然是哥哥,因为妈妈让他与比自己小好几岁的弟弟妹妹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身强力壮的他没法不赢。这种西方版的“孔融让梨”假说,不过是“戴维争梨”,是原始社会争食方式(我不愿说弱肉强食这个词)。家族把修炼孩子的品德,简单当成“谁干得快,就能分得大好处”的利益诱惑,实在不妥。而且是不分年龄大小,男孩儿女孩儿,体弱体强,这显然不是好方法。这显然是极端主义。若作为品德课,显然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不管东方版或西方版的故事,它提供给人们的都是一种价值观?正确与否,这很重要。与传统美德“孔融让梨”不同,在“戴维争梨”的故事中,戴维和他的兄弟姐妹们不论年龄大小,力量有多悬殊,有没有劳动技能,比如3以下的孩子,都沦为妈妈眼中可以靠竞争取胜的一份子,这好像与动物争食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是方法变了,一边是靠牙齿撕咬,一边是靠使用工具,争抢成了最终目的。而“孔融让梨”之说,抑制的是一种人性弱点、贪念和物欲,培养的是一种常人缺少的谦让美德——一种从小就肯把好处让给兄弟姐妹的人间真情。有这种真情的人,就不会因为一所房子,一些遗产,而不念手足之情。

若抛开上述文字游戏,深究文章的立意,也能分出高低。一个故事,虽然有两种讲法,不同结论。但一个是争抢,一个是礼让,从中世界观一目了然。

中国人习惯以身作则,相信榜样的作用,这是一种美德,也是解决争端的方法。比如古时,有个皇帝要奖赏大臣每人一匹马。无奈马儿有高有矮,有肥有瘦,怎么分才能让大家都满意呢?皇帝百思不得其解,就把这个“难题”交给宰相处理。

到了分马那天,宰相先让百官各抒己见,都拿出理想的分配方案,结果是众说纷纭,为了各自利益争得面红耳赤。这时候,宰相才转身走向马厩,牵走了其中一匹最矮、最瘦的马。于是乎,大家不再争论了,纷纷在相互谦让中,很快就把马匹分完了。这说明,问题虽然存在,但并没有死结。榜样有镜子的作用,从这面镜子中,人们很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而自私自利与傲慢等同,是一种轻浮。中国汉代西南地区有一个小国,名为夜郎,这里的人们生活在一个极其封闭的环境里,于是乎,人们就患上一种无知而又狂妄自大的毛病。《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说:“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其实夜郎国只是一个偏远的郡国(相当于今天自治区规模的一个小县城),面积很小,人口也不多,物产更是不丰富。只是由于周围的邻居比它更小,就如武大郎站在“七个小矮人”中,有鹤立鸡群感。所以夜郎国的国王与臣民,便认为夜郎国天下最大。

国王在巡视国境时,问臣子:“周边哪个国家最大呀?”臣子对国王说:“当然是夜郎最大!”

国王望着前方的高山问说:“天下还有比这更高的山吗?”

臣子回答:“没有了。”

国王又指着一条河流说:“我看这就是世上最长的河流了。”

臣子们齐声回答:“大王说得对。”

致使,当汉朝宫廷使者来到夜郎国时,傲慢无知的夜郎国王,因为不知道夜郎还不及汉朝统治的一个县大,竟然居高临下地问来者:“汉朝和夜郎哪个大啊?”

这犹如当代某个傲慢无礼、浅薄无知之人,自以为是地问大科学家钱学森:“你懂科学吗?”

问史学家范文澜:“你懂历史吗?”

问知名导陈凯歌:“你懂电影吗?”

问企业家马云:“你比我钱多吗?”实在是让人啼笑皆非!

其实这样的无知小弟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他们有一个共性,不屑一“恭”,都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很有学识,很超群。当然,这也是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视盲行为。更可悲的是,他们的傲慢不恭性格中,还附加了特有的奴性,在一些被权势和金钱武装的大哥面前,他们又会“恭敬”过头。要么只会卑微地仰视,要么频频弯腰屈膝献媚,姿态实在不雅,我曾结识过这样的小弟,您呢?世上有很多这样的小弟,心态都十分势力,都说君子如玉,而这些人的品格和品相都很粗糙、低俗。需要传统文化,给予打磨洗礼,提升形象。把“恭”字,牢记住心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