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味菊崇尚阳气,除了临床上的观察与反思,其根本还是 源于对中医经典理论的认识,他积极大量引用中医经典理论来 充分阐述这个问题。《内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 折寿而不彰。”(《素问・生气通天论》)可谓是中医崇阳扶阳思 想之源头。祝味菊认为:“人之有生,贵有阳气也。”并通过详细 解释《内经》中的有关条文,来说明人体阳气随着年龄而发生 变化之规律:“幼年稚阳未充,壮年真阳始固。及其向衰,阳日 消而阴愈盛,则去生亦愈远。《经》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 起居衰矣,言阳气已消磨过半也。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 言阴气盛而阳用益衰也。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 虚上实,涕泣俱出矣,言阳气大衰而生机日蹙也。人以阳气为 生,天以日光为明。宇宙万物,同兹日光;贤愚强弱,同兹气 阳。向阳花木,繁荣早春;阴盛阳虚,未秋先衰。《经》曰:智 者察同,同有真阳也;愚者察异,异乎体质也。愚者不足,智 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 由此而得出结论:“善养阳者多寿,好戕阳者多天。阳常不足, 阴常有余。” |
|